人民币汇率72207.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14756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币汇率722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民币汇率722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民币汇率722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民币汇率722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币汇率722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汇率72207.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行了历史上第四次汇改。人民币汇率告别长达10年的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体制,而进入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确定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取向。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人民币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二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当天的8.2765:1改为8.11:1,一次性小幅升值2%;三是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此后,人民币升值之路,大体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7月2006年6月这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缓慢走高,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首次破8,但此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过一个多月的焦灼期,

2、先后有5次在8元大关反复,真正最终破8是在6月26日以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正处于上一景气周期的中期,股市也开始由熊转牛。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8年8月随着2007年中国经济景气周期的登顶,人民币升值幅度也迅速加大,短短两年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从8:1升值6.8:1附近,升值幅度高达15%。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也快速增长,泛滥的流动性又把中国的股市和楼市推向了高峰。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开始面临困境,到了2008年上半年,沿海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三阶段:2008年9月2009年2月突然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人民币

3、汇率进程进入了第三阶段。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对美元都显着贬值。中国的出口也面临极大压力,但仍保持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维持在6.81-6.85的区间内。由于这一时期中国重新盯住美元,导致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其他货币大幅升值。第四阶段:2009年3月至今美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对欧元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发生显着贬值。由于中国考虑到此前人民币升值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企业打击甚大,因此人民币依然紧盯美元,这就导致人民币对其他主要货币发生贬值。2005年至今,即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

4、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此阶段,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缓释升值压力,淡化汇率引发的外部矛盾,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改革奠定基础。人民币的汇率变化,直到1997年之后才被国际舞台所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一度以高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为国力强劲的体现,在外贸和外汇储备几乎为零的情况下,颇有几分自娱自乐的味道。进入改革开放初期,贯穿于新兴经济体的发展理念同样吸引了我们,“出口导向”的重商主义思想成为主流,人民币贬值一度成为常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人民币面临的主要是贬值压力。正是由于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使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没有进一步扩大,中国也因此成为当时许多国家

5、所称颂的对象。进入21世纪,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贸易实力的迅速发展,外汇储备进入高速积累时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也逐渐体现出来。在全球贸易结构失衡严重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把责任归罪于人民币。2003年2月,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提案,要求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让人民币升值。一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博弈一直延续至今。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总体判断应该是利大于弊。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创出新高,而且继续升值的趋势非常明显。此外,比起人民币对单一货币中间价,有效汇率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情况。自汇改以

6、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呈现“有升有降”的情况,但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测算,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4.41%,保持了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值倾向。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一国货币的升值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出口下降,降低通货膨胀,但对处于发展和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来说,情况则更加复杂。首先,人民币升值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当前为了应对流动性过剩,央行主要采用了发行票据、正回购等手段,使公开市场操作成为对冲外汇占款的被动工具,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质疑和挑战。而人民币大幅升值,会使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变得更加严重,导致货币政策操作更加被动,这使货币政策往往处于两难境地。其次,升值对不同行

7、业和企业产生复杂的影响。其中,对于产品销售类企业,如果产品价格以人民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造纸、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其生产成本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如果产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外采购(如石油、石化、纺织和钢铁行业),要看采购成本下降能否弥补因产品价格下降造成的损失;如果产品价格以外币结算、原材料从境内采购(如医药、家电、化工和有色金属行业),其负面影响最大。对于非贸易部门的企业(如房地产、交通、电力等部门),由于以人民币计价资产,人民币升值会推动外资流入和资产价格上涨,从而间接受益。从另外角度来看,汇改之后,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间接增加了企业

8、财务成本。对金融业来说,对国内银行的实际影响有限,但对其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减少市场风险,应当成为各银行的共识。而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会推动资本市场的扩张,同时也会产生潜在的泡沫风险。再者,人民币升值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走出去”战略有深远的影响。我国这些年出口虽然增加很快,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在国际上还有着较大的差距,借助人民币升值将会促进企业直面挑战和压力,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最终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同时,人民币升值,将引导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投资,这能够缓解大量外汇储备的压力,同时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人民币

9、升值会对居民行为产生各种影响。可以看到,升值等因素对居民储蓄心理和行为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不少人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储蓄意愿被再次激发。但由于总体上居民拥有的外币资产数量较少,这种影响还是有限的。而升值对国内居民目前的非金融资产价值(如房子、黄金、收藏等),直接影响不大。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的最直接收益,就是内地居民国际购买力的提高(如出国留学、就医、旅游等),同时也对国内物价水平有一定的平抑作用。但总体上,我国居民持有外币的投资动机比消费动机强,持有外币的目的,更多地在于外汇交易和购买外汇理财产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升值问题将成为中国国际战略的核心。必须认清的是,人民币

10、升值符合国家长远利益,其直接目标是形成合理的人民币定价机制,以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目标则是建立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应的强势货币体系。一方面,近年来伴随汇率改革而出现的人民币升值,反映了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对人民币价值的低估。不管这种低估是体制还是经济贸易结构所造成的,事实上的人民币升值都是合理的货币价值回归。另一方面,只有拥有强势货币体系,大型经济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国际战略利益。毋庸置疑,美国的全球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美元化而巩固的。而欧洲在意识到这一点后,也围绕欧元展开了经济金融一体化,从而谋求国际竞争优势。在亚洲金融合作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并非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努力实现货币国际

11、化、建立国际强势货币的必由之路,这是长期性的战略导向。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促使外国逼迫人民币升值:一是中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双顺差下中国累积了约2.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庞大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升值的最大诱因:外国政府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有意低估人民币汇率,才使得近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如此迅速,从而导致外国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大量劳工丧失了就业机会。中国理应让人民币升值,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以上的局面。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人民币似乎重新与美元汇率挂钩了。2005年7月,中国宣布实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而改为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事实

12、上,自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了逾20%。可是,自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人民币似乎停止了对美元的升值,而在此期间,美元对主要货币,包括欧元、日元和澳元都有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则被外国批评为“占”了美元对主要货币贬值的好处,人民币变相地跟随美元对欧元、日元和澳元有相当幅度的贬值,从而扩大了对这些货币所在国家的出口。外国希望借舆论以及热钱流入以向中国政府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以回应这些国家国内日益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诉求。三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可能转向或者调整的期待乃至投机。近期关于中国是否通胀来临的争论相当激烈,尽管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通胀压力还相当温和,然而从

13、全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最近数月快速上涨,配合股市指数的大幅回升,再联想到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信贷余额的迅速增加,通胀的预期让人不能不担忧。在通胀预期下,中央银行的理性选择无非是加息和抽紧银根,而这样一来,人民币升值就指日可待了。本月11日,中央银行发布了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关于汇率形成机制的提法变为“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其中,“结合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的新提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且被外国机构和媒体解读为人民币升值的前奏。事实上,热钱在预期人民币升值前夕进入中国,既可以

14、分享在通胀预期下证券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攀升所带来的好处,也可以分享中国央行一旦承受不了热钱大量流入、资产价格快速攀升、通胀预期高居不下的压力而加息所带来的利息收入;如果中国央行加息,而美国维持低利率水平的状况没有改变,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还存在着实质的挂钩关系的情况下,套利活动一触即发,套利活动的结果是进一步逼迫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如果真的升值了,之前流入的热钱就会“财”“息”兼收。当然,利息上升,对资产价格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拥有大量热钱的国际对冲基金不会坐等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时候再撤出中国市场。这样一来,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和投机,对中国的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冲击不可小觑。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15、要实现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可能是一个契机本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还无法完全消除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要实现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可能是一个契机,因为升值可以增加进口,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借扩大对外投资来缓解中国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然而,经济转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民币升值无疑给正在复苏的出口行业“当头一棒”。因此,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人民币汇率稳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不断深化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包括真正让人民币汇率盯住一篮子货币而逐渐摆脱对不断贬值的美元的依赖,也是缓解人民币升值

16、压力的重要一环。可是,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外汇储备之中有超过一半的储备资产是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包括数额庞大的美国国债。换言之,中国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乃至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又使得中国短期内难以真正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美元汇率还将持续下跌的预期下,中国无疑还要继续面对包括国际投机热钱在内的各种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其中当然包含着几分无奈。我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来势汹汹的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不妨采取具有弹性的做法,因应美元对各主要货币的波动幅度,允许人民币对美元的上下波幅有所扩大,一方面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种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所回应,另一方面,也借人民币有限度的升值来配合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把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部门可能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中国经济处在复苏状态,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显然形成非常大的压力。人们担心人民币升值会不会使得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雪上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