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14439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题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节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神农带着随从,攀上了高山。他亲自采摘各种花草,放到嘴里尝,并把尝到的结果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

2、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随从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他的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才把毒气解了。随从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劝他下山回去。他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就这样,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随从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随从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选自中华传统美德简明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

3、)“苦思冥想”的意思是_。它的近义词有_、_等。 (2)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_ (3)下面说法,有错误的是( )。 A.神农氏为了让百姓有吃的,能看病,就亲上山自品尝了一百种草药。B.神农氏利用灵芝草救了自己一命。C.“神农架”这个名字是用来纪念神农氏的。(4)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神农氏为说些什么呢? 【答案】 (1)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搜肠刮肚;绞尽脑汁(2)我们不能回去。(3)A(4)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

4、即可,不唯一。苦思冥想:尽心地思索和想象。根据其意思,苦思冥想的近义词可以是“ 搜肠刮肚、绞尽脑汁 、静思默想”中其中两个。(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 “品尝了一百种”是一个概数,泛指品尝之多。(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尽心地思索和想象;示例: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我们不能回去。A;示例:神农,你为了百姓,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太感谢你了!

5、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21.老朱因为退休离开了山林,山上只留下了老康叔。朱明泽、陈遗志接过了父辈的守山任务来到山上。2.因为本来他们是三人上山的,但是老陈因为救火而牺牲了,老康不愿意回想起伤心往事,所以说只有两人。3.第段画线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老朱离开这山那天身姿的沉稳挺拔,和前文的“弓着腰”“颤颤巍巍”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老朱要用自己

6、最好的姿态告别守护多年的山,体现了他对这山深深的感情。第段画线句:这里运用外貌描写,写了老康的头发短短一月全白了,表明老朱的离开让他非常悲伤与不舍,一个人的守山生活十分孤独寂寞。4.插叙。作用:补充交代陈遗志的父亲牺牲的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5.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明写作对象,饱含了对主人翁默默奉献、自我牺牲精神的赞美;含蓄地揭示小说的主旨:美好精神的代代相传。3大师上午九点钟的时候,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黄云山重重

7、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黄云山问:“你找谁?”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您是笔樵先生吧?”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的字,使点了点头。“笔樵先生,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折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无论如何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整,看此生努力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就可以闭目九泉了。”秋小峦说得极快,生怕耽误黄云

8、山的时间。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来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黄云山“哦”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性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可以向死去的父亲亲作个交代了。”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好吧。”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

9、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墨最浓处也能分并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恕老朽怠慢,请进!”他们一起走进画堂。黄云山问:“除了此画,还有吗?”“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待我净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杯茶,再寻出一个铜着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顷刻间满室芬芳。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能得积墨法炒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教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

10、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穷困,而从画面上又分明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得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黄云山说:“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次遗作展,他是一位可以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用你操心。”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

11、忙站起来,揩干泪,说:“笔樵先生,我该走了!”“不忙,在此午餐!”两个月后,“秋溪谷先生遗作展”在北京的美术馆顺利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他倾心交谈!”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1.文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将秋小峦鉴定过程和黄云山的态度补充完整。过程:简介父亲,求取鉴定 打开画卷,大气磅礴态度: 依旧不请客进门 激动地迎客入门3.“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你认为秋小峦恸哭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以“大师”为题,你认为

12、“大师”指的是谁? 1.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黄云山因来访者影响他的构思而不快的心理。2.多年以前,留信未果 泪光闪烁,请求看画 有些犹豫 有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3.一是被黄先生的真诚所感动;二是想到“父亲”的遗作终于能被绘画大师所认可并向外推介而高兴;三是为“父亲”过早去世,看不到他的画作在北京美术馆展出而遗憾。(能写出两点就可)4.秋溪谷和黄云山都是大师。秋溪谷一生尽管生活清贫,却乐观豁达、淡泊名利,执着追求艺术,画艺卓绝,堪称大师;黄云山在画坛享有盛誉,却对素不相识的求助者竭诚帮助,胸襟宽阔,具有大师风范。4梦想背后的故事王列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进入高二,学校

13、对学生进行分流。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电话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

14、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学校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却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