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143053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语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理解复习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课文内容部分)1、鲧禹治水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鲧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让它迅速生长以赶退洪水的方法治理洪水;大禹用导引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消除水灾。歌颂了鲧、大禹善良正义、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治洪过程具体讲了大禹开凿龙门山所遇到的困难。“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大禹治水的坚定决心。2、大卫文章是根据美国作家亨德里克房龙圣经的故事改写的,是圣经故事中的一个著名的传说。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以色列人大卫向扫罗王请战,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作者通过对大卫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2、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的少年英雄形象。3、夸父逐日是一篇文言神话故事,选自山海经。这篇神话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先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夸父逐日”比喻人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4、商鞅南门立木商鞅战国时期改革家,受秦孝公授权在秦国主持变法。5、出色的老师课文按照“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的顺序记叙了一个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黑人同学使“我”明白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所以是一位出色的老师6、两小儿辩日文章选自列子汤问。读了课文让我们明白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应具备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还

3、让我明白了做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侧重背诵的考察。7、种瓜得豆这篇课文是儿童科普读物,是说明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及应用。8、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文章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9、古诗三首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通过描写送别朋友时,与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浓浓深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写的,是一首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这是一首描写古原草的特点又兼及

4、送别的诗10、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变现了穷苦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1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五件事:深切的怀念、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劳动人民、憎恨黑暗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伯父的话,委婉地批评教育了“我”,读书要认真,不能囫囵吞枣。“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围黑洞洞的

5、”指的是当时黑暗的社会;“ 碰壁”指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这句话表现了他对反动统治的憎恨和顽强的斗争精神.12、船长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13、故宫按空间顺序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保和殿是殿试的地方。14、青花以“青花”为线索赞美了青花艺人执着追求、勇于创新的精神。文中较多的描写了我从“寻找复制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劳动和心路历程,其间有痛苦的沉思,有满眼的迷惘,有美好的梦想,有成功的喜悦。 在描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中,还同时写到了父亲神态情感的相应变化,从“不满意冷眼笑容”,实际上表现了当初父亲打碎

6、那尊青花的心机:他是要求儿子自己去创新瓷艺。理解句子“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在超越中得到传承”“修复和复制”只是维持青花的原样,青花的制作工艺只会止步不前,所以不是青花的归宿。“ 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是在继承祖辈制作青花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青花的制作工艺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制作出更完美的青花来。所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才是青花的归宿。15、陆羽与用具体的事例表现陆羽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叶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第一个事例:辨别江水,说明他十分精通茶艺; 第二个事例:拒绝做官,撰写茶经,说明他人品高尚、志向远大;第三个事例:推广茶艺。陆羽因精通茶艺、撰写茶经、推广茶艺被后人尊为“茶圣”16、

7、窃读记作者林海音。课文以“窃读”为线索,写了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书店。重点写了“我”是如何“窃读”和“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酷爱和对知识的渴求。重点理解“窃读”的滋味。17、理想的风筝作者苏叔阳。文章以“风筝”为线索,运用倒叙手法,讲述了“我”在春天里回忆起刘老师上课与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对工作与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抒发了对老师的深深怀念之情。回忆刘老师上课的情景,分别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历史课上笑谈自己掉腿,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个性格忠厚而乐观的人;历史课上动情的讲课,可以看出刘老师上课的认真、投入,以及对工作的热

8、爱和对祖国的热爱历史课上提问学生,专注倾听,紧张启发,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回忆刘老师放风筝,通过描写两个具体的情景表现刘老师的精神品质。刘老师亲手放飞燕子风筝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刘老师故意撒手,追赶线拐的情景,表现了刘老师抗争命运、挑战困难、顽强执着的精神。 对文中几句话的理解:“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酸涩”充满着学生对老师的同情与理解;“尊敬”是因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与学生亲密无间“那些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老师刘老师对工

9、作与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关于课题“理想的风筝”的理解在文章中风筝是刘老师用他那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制作、放飞的。一个年过半百、身有残疾的老师,却对工作与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追求,面对艰难是那样乐观。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在学生心田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一只只理想的风筝,这就是风筝的深层含义。18、校园交响诗是一篇散文。课题和五个小标题都以比喻的方式描绘校园生活。附,课内阅读练习题(一) 一、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鲧禹治水一课中,鲧治水的办法是(偷取息壤,驱走洪水),禹治水的办法是(疏通河道,导引洪水)。他们共同的精神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爱护人类)。歌颂了我国远古

10、先民们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2、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寄托了古人(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3、(普罗米修斯)被希腊人称为(“人类的大恩人”)。4、商鞅“南门立木”的目的是:(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的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5、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的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从而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6、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了太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7、

11、中国的一名航天员杨利伟。8、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颜色),而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这种光散射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9、童年的发现一课中,我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而不是发现了(进化论)。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10、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赠汪伦中,描写送别的诗句分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写野草生命力强的诗句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富有哲理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1

12、、船长一课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写的。课文表现了哈尔威船长(果敢、沉着、镇定,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赞扬了他(面对死亡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12、中国古代的钟不是用来( 报时的),而是(举行仪式的重要乐器)。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1、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由南到北,由西到东”说明(大禹带领人们治理水灾的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理水灾的时间长),从“终于”一词,可以看出(疏通河道、治服洪水是多么不容易,多么艰辛)。整个句子以(艰难险阻)来反衬大禹和人们(坚忍不拔)的精神。这句话告诉我们:大禹治

13、水工程艰巨,表现了大禹和人们的顽强意志和他们付出的艰辛与努力。2、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的吧?(人们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是人们围在大木柱的四周议论中的一句话。把木柱从南门扛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人们认为商鞅的做法不合情理,是在耍人玩儿的。体现了人们对商鞅的做法表示怀疑。3、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这:“我到要看看,这位左庶长说话算不算数。”(小伙子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谁能把这大木柱扛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两黄金”之后,一边走,一边嘟囔的一句话。小伙子对商鞅的做法持怀疑态度,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想试

14、一试左庶长说话是否言而有信,说到做到。4、小伙子噌噌噌的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吗?)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赏金,还因为他亲眼见到了这位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说话算数,有效。5、“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因为我读水浒传没有把内容搞清楚,还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委婉又不失风趣地批评教育“我”,读书要认真,不能囫囵吞枣。6、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这句话是对伯父神态的描写。伯父由车夫冒着严寒出来拉车,受了伤也无钱医治,联想到千千万万的穷苦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都是那黑暗社会、那国民党

15、的反动势力造成的。此时严肃的表情、无言地动作表现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对旧社会的无比痛恨和对劳动人民困苦的生活、不幸的遭遇的深切同情。7、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成长的人。三、结合课文内容,连一连。商鞅 战国时期 改革家 南门立木 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狄仁杰 唐朝 政治家 公证护法 刚正廉明、执法不阿拉曼 印度 科学家 拉曼效应 不断探索陆羽 唐朝 茶圣 茶经 淡泊名利、执着追求张大千 国画大师 临摹壁画 献身艺术课内阅读(二) (一)刘老师的风筝各式各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