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114202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doc(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及意义一是课程改革的需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详尽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办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

2、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持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教研室提出了语文阅读计划,学校要积极创办书香校园,要求学生以书为友,和书为伴。鉴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是势在必行。二是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选择较盲目。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粗糙低质、甚至拥有较强暴力色彩的书籍进入了学生选择的领域。而一些较为文雅严肃的作品少人问津。别的,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极端功利色彩,误以为课

3、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相关的参照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再则,个别学生凭潮流看书,亦步亦趋,自主性不够。2、方法较陈旧。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从问卷检查中发现,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后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办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很少去关注和尝试。由此可见,方法陈旧、呆板是阻拦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3、研读不够深。从检查中还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时未能做到专心去感觉、去理

4、解、去领悟,而只是走马看花的消遣式看书,主动探究、钻研欲望不强,遇到困难就避而趋之,违背了读书的本意。4、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在课外阅读的展开上进行了安排,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还有就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发展不平衡;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阅读消费较少;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退化。关于怎样提高引导学生阅读的效果有时仍是感觉无从下手,没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收效大的引导模式。这是我县课外阅读怎样深入展开所面对的一个困难。它需要教师拥有有效引导的理念,掌握有效引导的方法和策略,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阅读价值日益展现的今天,探索小学语文课外

5、阅读引领的有效性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三是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展开课改实验以来,我校教师更多地学习了现代教学思想,教学观点不断更新,越来越感觉只着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办、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所以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在认真审视学校师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将“发展”作为总的价值追求,成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经过研究广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写作和阅读能力得以显然的打破;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探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师全面提高。为此我们确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6、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借签国内相关学校的指导经验,结合我校的阅读展开实际而确定的。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展开拥有指导意义,进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涵养。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二、课题的研究界定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关于课内,相关于教材、课文而言,就是学生利用上课以外的时间,去阅读书报等,并领悟其内容。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它是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字、文学、文化,是对生命个

7、体精神生命的提升,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的熏陶。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和开放性;2、自主性和合作性;3、趣味性和专题性。所谓课外阅读指导,和一般的语文课不同样,学生有更强的自主性,老师们把阅读课的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等目标上,力求使他们走出校门后仍能随和书交朋友,并纷至沓来地从中吸取精神的养料,健全人格的发展。“策略”是一门艺术或技巧,是指为获得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是见教师从学校学情出发,恩赐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

8、,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优秀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拥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综合性。选择或制订指导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第二,可操作性。指导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成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相关明确详尽的内容。第三,灵活性。指导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

9、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以便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三、理论依据1、阅读心理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喜悦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术,这种技术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组成的总和。美国着名学者诺?波特指出:“谈到读书,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对读书的目的认识得越清楚,读书的信心就越坚定长久。”明确目的实在是阅读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确了,不单给阅读增强了动力,也给计划的拟定、读物的选择、方法的选定等一系列问题找到了根据,找到了出发点。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大大有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内发性的学习动机,是一种最积极的

10、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内发性的学习动机,是一种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说过:“成功的真切诀假如兴趣。”这一名言已充分证了然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和研究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获得知识、广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动力。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只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不会知足于课堂所得。他们很想认识新事物。但他们的阅读兴趣却有着潜在的、自发的和自觉的区别。潜在的阅读兴趣是指拥有诱发的可能,但还没有成为现实的阅读兴趣。自发的阅读兴趣是指按学生的意愿随时阅读,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自觉的阅

11、读兴趣则是以明确阅读目的为基础,认真地进行阅读。教师应做好教育引导工作,适度拓展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潜在的、自发的阅读兴趣转变为自觉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认识课外阅读对他们本身拥有广阔知识面,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作用。2、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理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成心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

12、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进而使自己认知结构获得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概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课外阅读指导强调的正是: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使者。4、马斯洛

13、的需要层级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指出,需假如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突出了知足需要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他把人的需要看作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认为只有高层次的需要的追求和知足才使人更充分、更幸福,并首次提出了超个人的动机或超越性动机的观点,认为自我超越并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基础就能自发出现的心态,而是人性一种切合规律的高度发展和执着追求。应该指出,超个人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内在价值,而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润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关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它把人类的一些知识,经过科学的方式整合成适合你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