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13873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问のすゝめ(劝学篇)日汉对照.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本篇是我在读书之暇随时写下来的。从明治五年(1872)二月发表的第一篇起,到明治九年十一月发表的第十七篇为止,截至现在,发行总数约有七十万册,其中第一篇不下二十万册。加之以前版权法不严,伪版流传很多,其数也可能有十多万册。假定第一篇的真伪版本共达二十二万册,以之与日本的三千五百万人口相比较,则国民一百六十人中必有一人读过此书。这是自古以来罕有的发行量,由此可以看出近来学问迅速发展的趋势。本书所载论文,有的是随时适应急需而写的,有的是展望远景而作的。因系匆匆执笔,所以各篇中可能有的意义很浅近,有的却近似迂阔。書中書記論説、随時、急須為、遠見、怱筆下、毎編意味甚近浅、迂闊如。现在把它合订成一本,

2、骤然通读全书,或者会感到前后论旨不相连贯,但如稍为深入思考,在文句之外加以吟味,就可以发现全篇的论旨是不相违背的。今合一本、一時合本通読、或前後論脈相通似覚雖、少心潜文外意玩味、論主義決違発明。本书发行已有九年,先进学者如已看过以前出版的单行本,当然不必再读这一合订本,合订本只是为着今后的进步人士编订的,爰将本编的经过和体裁简述如上。第一篇“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说天生的人一律平等,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本应依凭身心的活动,取得天地间一切物资,以满足衣食住的需要,大家自由自在、互不妨害地安乐度日。天人上人造人下人造言。天人生、万人万人同位、生貴賤()上

3、下差別、万物霊身心働天地間物資()、衣食住用達、自由自在、互人妨安楽世渡給趣意。但如环顾今日的人间世界,就会看到有贤人又有愚人,有穷人又有富人,有贵人又有贱人,他们之间似乎有天壤之别。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広人間世界見渡、人、人、貧、富、貴人、下人、有様雲泥()相違似。理由很明显。实语教说:“人不学无智,无智者愚人。”所以贤愚之别是由于学与不学所造成的。次第明。実語教()、人学智、智者愚人。加之,世间有困难的工作,也有容易的工作,做困难工作的叫做身分高的人,做容易工作的叫做身分低的人。大凡从事操心劳神和冒风险的工作是困难的,使用手足从事劳力的工作是容易的。因此把医生、学者、政府官吏、做大买

4、卖的巨商和雇用许多帮工的富农叫做身分高的贵人。由于身分高贵,家里也自然富足起来,从下面的人看来就高不可攀了。但如追根溯源,就可以知道这只是其人有无学问所造成的差别,并不是天命注定的。賢人愚人別学学。世中仕事、仕事。仕事者身分重人名、仕事者身分軽人。心用、心配仕事、手足用力役()。医者、学者、政府役人、大商売町人、奉公人召使大百姓、身分重貴者言。身分重貴家富、下()者見及、本()尋人学問力相違、天定約束。俗语说“天不给人富贵,人们须凭勤劳来获得富贵。”所以如上所述,人们生来并无富贵贫贱之别,唯有勤于学问、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富贵,没有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諺()、天富貴人与、人働与。前言、人生貴賤貧富

5、別。学問勤物事知者貴人富人、無学者貧人下人()。所谓学问,并不限于能识难字,能读难懂的古文,能咏和歌和做诗等不切人世实际的学问。这类学问虽然也能给人们以精神安慰,并且也有些益处,但是并不象古来世上儒学家和日本国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可贵。学問、字知、解()難古文読、和歌楽、詩作、世上実文学言。文学人心悦()調法、古来、世間儒者和学者申、貴()。自古以来,很少汉学家善理家产;善咏和歌,而又精于买卖的商人也不多。因此有些具有心机的商贾农人,看到子弟全力向学,却担心家业中落,这种做父亲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这类学问远离实际不切合日常需要的明证。古来、漢学者世帯持上手者少、和歌商売巧者町人。心町人百姓、

6、子学問出精見、身代持崩親心心配者。無理。畢竟()学問実遠日用間合証拠。所以我们应当把不切实际的学问视为次要,而专心致力于接近世间一般日用的实学,如学习伊吕波四十七个字母,练习写信记账,学会打算盘和使用天秤等等。更进一步,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学科。例如地理学介绍日本国内及世界万国的风土情况;物理学考察天地万物的性质并探究其作用;历史是详记年代研究古今万国情况的典籍;经济学是从一身一家的生计讨论到国家世界的生计的学问;修身学则阐述合乎自然的修身交友和处世之道。今、実学問次、勤人間普通日用近実学。譬()、四十七文字習、手紙文言()、帳合仕方、算盤()稽古、天秤()取扱等心得、進学箇条多。地理学日本国中世

7、界万国風土()道案内。究理学天地万物性質見、働知学問。歴史年代記万国古今有様詮索書物。経済学一身一家世帯天下世帯説。修身学身行修、人交、世渡天然道理述。在学习这些学问时,均可参考西洋的译本,书中内容大多用日本字母书写,学习至便。至于有才能的青年,则可兼学外文,对各项科学都实事求是,就每一事物深切追求真理,以满足当前的需要。学問、西洋翻訳書取調、日本仮名用便、年少文才者横文字読、一科一学実事押、事物従、近物事道理求今日用達。以上是世间一般的实学。如果大家不分贵贱上下,都爱好这些学问,并有所体会,而后士农工商各尽其份,各自经营家业,则个人可以独立,一家可以独立,国家也就可以独立了。右人間普通実学、

8、人者貴賤上下区別、心得、心得後、士農工商分尽、銘家業営、身独立、家独立、天下国家独立。治学的要道在于懂得守本分。学問分限知肝要。人们自降生到自然界以来,本来不受任何拘束。生为一个男人就是男人,生为一个女人就是女人,并且是自由自在的。但如仅仅高唱自由自在,而不懂得守本分,则易陷于恣情放荡。人天然生、繋()縛、一人前()男男、一人前女女、自由自在者、自由自在唱分限()知放蕩陥多。所以本分就意味着基于天理,顺乎人情,不妨害他人而发挥自己的自由。自由与恣情放荡的界限也就在于妨害他人与否。分限、天道理基人情従、他人妨一身自由達。自由界()、他人妨間。譬如花自己的钱,即使耽于酒色,放荡无忌,似乎是个人的自

9、由,其实绝对不然。由于一个人的放荡能成为众人的榜样,终至于紊乱世间风俗,有伤教化,因此他所花的虽然是自己的钱,而其罪是不可宽恕的。譬()自分金銀費、酒色耽()放蕩尽自由自在似、然()、一人放蕩諸人手本、世間風俗乱人教妨、費金銀人、罪許。自由独立又不限于个人,还适用于国家。自由独立人一身、一国上。我们日本是远处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古不与外国交接,仅凭本国的物产自给衣食,也并没有感到不足。自从嘉永年间美国人来日以后才开始对外交易,一直演变到今天这种情况。开禁后议论纷纭,其中有人叫嚣锁国攘夷,但所见异常狭隘,有如俗语所谓“井底之蛙”,其议论是不足取的。日本州東離一個島国、古来外国交結、自国産物衣食

10、不足思、嘉永年中人渡来外国交易()始、今日有様及、開港後議論多、鎖国攘夷()言者、見狭、諺()言井底蛙()、議論足。日本和西洋各国都存在于同一天地之间,被同一太阳所照耀,观赏同一月亮,有着共同的海洋与空气,要是人民情投意合,将彼此多余的物资相互交换,并进行文化交流,就不会发生耻辱和骄矜的感觉,而能同获便利,共谋幸福,并本诸天理人情而互相友好。只要真理所在,就是对非洲的黑人也要畏服,本诸人道,对英美的军舰也不应有所畏惧。如果国家遭到侮辱,全体日本国民就应当拚着生命来抗争,以期不使国威失坠。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是国家的自由独立。日本西洋諸国同天地間、同日輪照、同月眺、海、空気、情合相同人民、余彼渡、彼余我取、互相教互相学、恥誇、互便利達互幸祈、天理人道従互交結、理黒奴()恐入、道軍艦恐、国恥辱日本国中人民一人残命棄()国威光落、一国自由独立申。至于象中国人那样,觉得除本国以外似乎没有别国存在,一见着外国人就呼为夷狄,把他们看作四只脚的牲畜,贱视他们,厌恶他们,不计量自己的国力,而妄想驱逐他们,结果反为夷狄所窘。这种情况实在是不懂得国家的本分之故,如就个人来说,就是未能理解天赋的自由,而陷入恣情放荡的状态了。支那人、国国、外国人見夷狄()夷狄唱、四足畜類賤()嫌()、自国力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