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13872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期中测试物理试题座号: 第一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人说话的声音是声带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2、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警报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3、把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子上,一会儿瓶壁上会出现很多小水珠,这是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5、神舟八号和天宫一

2、号的对接成功,标致我国登月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功。如图所示是美国两名宇航员蹬上月球的情景。在月球上说话必须借助 才能实现,这是因为 不能传声。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7、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车内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时 (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8、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 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 Km/h

3、。9、如下图所示,向右作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则小车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10、某运动员在一次100m比赛中,前5s跑了40m,之后又以12 m/s的速度跑到终点,则这个运动员这次比赛的平均速度为_m/s。合_Km/h。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2.郑州快速公交(

4、BRT)已开通运行。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则运行2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m。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2、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

5、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3、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4、下列发声体发出的声音,人能听到的是 A、医院里的“B超” B、旗帜在风中振动(约50Hz)C、蝴蝶飞行时扑翅(约2Hz 3Hz) D、风暴发出的声波(10Hz 15Hz)5、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A.速度和路程成正比 B.速度和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而变化 D.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6、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

6、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7、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4cm、5.45cm、4.25 cm,则此物长应是A、5.44cm B、5.45cm C、5.15cm D、5. 47cm8、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1:1 B、9:4 C、2:3 D、4:99、吉他手在演奏时,演奏员的手在弦上来回移动,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 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10、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

7、客,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11、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列车飞驰 B、骏马奔驰 C、心驰神往 D、雪花飞舞12、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人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A、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王速度最大 D、三人速度一样大13、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A、3m/s B、30m/s C、300m/s D、3000m/s14、下列温度最接近230c的是A、健康

8、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15.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6、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A、刻度尺仔细测量该硬币的厚度B、刻度尺多次测量该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

9、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18、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1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放在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 B灌入模具里的钢水凝成工件C夏天自来水管外表面会“出汗” D冬天窗玻璃上常结冰花20.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C. BC段温度不

10、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三、实验探究题(第1题4分,2题8分,3题10分, 共22分)1、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c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cm。2、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在琴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其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是她在实验时所用琴弦的数据: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丝200.3B钢丝200.7C尼龙丝300.5D铜丝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11、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格中编号为_的琴弦。(2)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或猜想)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 。(只填数字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4)根据以上经验,如果小兰想要探究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格中的标号为_ 的琴弦。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在图3中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分析图4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8分,共16分)1、小星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进行探究活动。(1)小组成员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了自行车后轮的周长为180cm。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种测量方法:_。(2)小星骑车在学校操场百米跑道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小亮测出自行车后轮转50圈用时30s。小星骑车的速度是多大?2、图为王刚同学星期天乘坐出租车的发票。(1)王刚同学乘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 min 。(2)请计算王刚同学所乘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