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138720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训练实验小学 王园园 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文章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在谈作文教学时,就曾经多次强调“作文教学要看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那么

2、,如何进行对学生修改作文的训练呢?我觉得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 一、培养修改兴趣,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列举、分析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义上说,与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改”出来的。譬如,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都是几经斟酌修改后才定下来的。古今中外的名家们尚且如此重视修改,对于小学生当然就更应该如此了。 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

3、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 我都能坚持与学生一道写作,并把自己的习作打印后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亲自写作的举动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兴趣。其次,应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文)去感化学生, 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应靠

4、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并来吸引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 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教师应给学生自改作文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将写作的初稿带到学校当场自改,其他同学还可以善意地提出可借鉴的意见,使文章增色不少,再让作者和读者反复品读、比较,感受自改与互改作文带来的喜悦。 二、示范统一符号,教师树立修改作文的好榜样。 教师的示范,不光只体现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

5、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 如果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小语课本中,从第七册开始便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修改符号,到达六年级已要求学生能综合使用。因此,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 除了用书本上的一些规范符号外,还可补充一些学生易懂的修改符号,如“”表示句子有毛病、“。”表示好词句等。让学生明确这些符号的特定意义后,教师在批改中就可标上这些符号,再加上启发性批语,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形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三、教给修改方法,让修改作文成为良好的习惯。 1示例

6、修改:这种方法是根据某次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求,选择一、两篇含有“共性”问题的“例文”,引导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对“例文”进行“合作”式的修改,让全体学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实践中,获得修改作文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能。 2读中自改。让学生读,凭语感来修改作文。这种方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默读修改,让学生边默读边想,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由大处入手,让他们从谋篇布局出发,致力于整篇修改。第二步,轻声细读修改,改错别字和检查标点符号。第三步,朗读修改,斟酌用词造句是否准确。最后这一步是关键,应鼓励学生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也满意了,才定稿誊清。 3学生互改。学生学会了自改后,可以让学生互改。互改不仅可以

7、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还可以激发批改兴趣,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答辩改。有其中一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再由老师或学生围绕这篇作文提出有关问题,请该学生回答。比如可以问:“你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选择材料的理由是什么?”然后由该学生对其回答论辩,从中得到启发,再进一步对草稿加以修改。 5自存自改。引导学生把以前写的作文、已经修改过的作文,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读,进行修改润色。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过头来看修改前一时期的作文,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修改意见。这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学生也很感兴趣。“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一旦形成,便会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写作水平必将大有提高。因此,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