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13807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工程施工调查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地铁 3 号线二三期工程土建 7 标施工调查报告整理:批准:日期:2016年1月11日中铁八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分公司、工程概况1、概述本标段包含一站两区间,即川藏立交站,武川区间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和川 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另含武侯立交站至川藏立交站区间盾构吊出井。1.1 川藏立交站川藏立交站是成都地铁 3 号线二期工程的第 11 个车站,车站位于三环路西一段 与太平园中三路交叉路口处,车站横跨太平园中三路,位于三环路市政绿地内,东西 向布置。车站北侧为锦翠花园南苑和大合仓以及三吏堰支渠,南侧为大西南摩配市场 和百草园小学。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18+3

2、10.000,设计 起点里程YCK18+234.500,设计终点里程YCK18+419.500,车站总长度185.00m,总 建筑面积为10026.00 m;其中车站主体7520.00 m(公共区2911.00 m;设备区3103.00 m?,轨行区 1506.00 mJ,附属 2506.00 m?,其中出入口 1726.00 m?,风道面积 680.00 mo站台中心里程覆土 3.1m,标准段线间距14.0m,标准段宽19.7m,车站主体基坑 深度约16.43m。车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2组风亭、1个消防水池和1个地面冷却塔。 A号、B1、B2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南侧,沿三环路辅道布置,B2号出入

3、口为预留;C 号出入口位于车站北侧,沿太平园中三路布置; 1 号风亭位于车站北侧小里程端, 2 号风亭、消防水池、冷却塔位于车站北侧大里程端,均位于市政绿地内,涉及绿化搬 迁和健康绿道破除。车站主体和2号风亭施工涉及太平园中三路路口处公共厕所拆除。车站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围护桩 +内钢支撑结构型式;围护桩为 1200mm2200mm旋挖桩,车站端头洞门范围内采用1200mm1800mm玻璃纤 维筋旋挖桩,桩间土网喷支护,轨排井部分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1.2 区间本标段区间为武侯立交站(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2盾构区 间,区间总长4310 单线延米。区间分界里程分别为:武

4、侯立交站(盾构吊出井)川藏立交站(YCK17+418.0 YCK18+231.5)川藏立交站设计区间终点(YCK18+416.5YCK19+713.687),其中, 盾构吊出井里程为(YCK17+401.5YCK17+418.0)。2、工程、水文地质情况按照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初勘阶段岩土工 程勘察报告取用。2.1 工程地质2.1.1 地下车站本标段范围内车站包括川藏立交站,位于岷江水系II级阶地。车站起点沿线上覆 2-3-2粉质黏土(硬塑)和第四系全新统人工杂填土( Q4ml),总厚度约2.082 4.02m。其下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沉积、冲洪积层(Q32fgl

5、+pl)卵石土,3-4-4粉 细砂(密实)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卵石土中;卵石土,厚度大,松散密实;下伏基 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根据钻孔揭露,其埋深为32.22m,部分地段泥 岩差异风化现象明显,全风化层厚度变化较大,部分地段缺失,该层泥岩属膨胀岩。车站顶板多位于粘性土、粉土、砂卵石土中,主体结构多位于卵石土夹砂层透镜 体中,车站底板多位于卵石土夹砂层透镜体中,部分地段位于泥岩风化层中。沿线部 分地段粉土、砂土属液化土;卵石土分选性、均一性、自稳性均较差,渗透系数大、 透水性强、含水量丰富;下伏泥岩属膨胀岩;沿线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深,地下水对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6、性。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一般。2.1.2 地下区间隧道洞身将主要穿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pl)含大粒径、高强度漂石的 卵石土和上更新统(Q3fgl+pl)卵石土夹透镜体砂层。局部地段上下断面将穿越不同 岩土层,存在岩性软硬不均影响问题。沿线卵石土分选性、均一性差,自稳性较差, 尤其是局部存在大粒径、高强度漂石分布,渗透系数大,透水性强,含水量十分丰富 泥岩属膨胀岩,具弱膨胀性;沿线地下水位由于受周边工地降水影响,埋深相对较深, 但隧道洞身均位于地下水位下,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 性。综合判定隧道围岩基本级别为V级。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一般。2.2 水文地质2.2.

7、1 地表水 三吏堰支渠沿三环路方向位于车站往大里程方向左侧位置,沿车站主体外侧平行距离约11.8m,渠深约2m,浆砌渠底结构,淡季水深约0.2m,水流量较小。2.2.2 地下水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土层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下水主要有3 种类型:一 是赋存于填土里的上层滞水,二赋存于卵石层的孔隙潜水,三是基岩裂隙水。2.2.2.1 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粘土层之上的填土层中,受大气降水、沟渠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为其主要补给源。由于其水量相对小,对地下工程基本无影响。2.2.2.2 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孔隙潜水赋存于卵石层中。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的工程资料、再结合本 次初步勘察的抽水

8、试验结果,卵石层渗透系数约为20-25m/d,属强透水性。2.2.2.3基岩裂隙水区内基岩为白垩系灌口组紫红色泥岩,地下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含水量一般较 小,但在岩层较破碎的情况下,常形成局部富水段。根据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工 程资料显示,渗透系数K约为0.0272.01m/d,平均为0.44m/d。属弱中等透水层。本车站基本位于卵石土层中,受地下水影响较大。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成都地区丰水期一般出现在7、8、9月份,枯水期多为1、2、3月份。本站范围内,丰水期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003.00m,水位年变化幅 度约23m之间。勘察区间为平水期,测得地下水位埋深一般910.00m,综合分析

9、 认为,造成水位变化较大的原因是受目前城市建设中部分建筑施工时大面积降低地下 水的影响。经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对钢结构均无 侵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中 等腐蚀性。2.3气象情况 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2C,极端最高气温38.3C,极端最低气温一5.9C ;多年 平均降雨量938.9mm,最大年降雨量1155.0mm,年降雨日104天,最大日降雨量 215.9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7mm;多

10、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28.3h;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 14.8m/s,极大风速27.4m/s (1961年6月21日),主导风向NNE。2.4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通过 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 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2.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标段场区内无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为人工填土、膨胀土、膨胀岩和风化lJU岩。2.5 岩土工程评价2.5.1 场地的稳定性本标段车站和区间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

11、0),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2.5.2 地基土的稳定性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泥岩,根据钻孔揭露,其埋深为13.8036.40m,部分地段泥岩差异风化现象明显,强风化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0.5 08.20m,部分地段缺失,该层泥岩属膨胀岩。2.5.3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本标段工程地处川西平原岷江水系I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车站及沿线地下水位埋深相对较深,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河流补 给,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2.5.4 场地的适宜性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地铁3 号线二期工程位

12、于成都平原区,为一稳定核块,区 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地震。场地内及其附近无影响 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为稳定场地,适宜建筑。3、地下管线车站地下管线种类、数量较多,按照不同产权单位分别进行了调查和初步落实迁 改办法情况,调查表详见附表 1 至表 5。4、房屋征迁情况川藏立交站车站的房屋征迁情况,详见附表 6。5、工期计划要求5.1总工期目标: 成都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2016年1月实质性开工,2017年9月洞通,2017年12 月轨通,2018年4月电通、热滑,2018年年底试运营。3.2本标段工期目标及节点要求:车站及区间规模和开完工时

13、间统计表序 号车站及区间名称规模工法开完工时间盾构过站/到 达1川臧立父站10026明挖顺做发2016.1.202017.4.2116、 17、 18 号盾构始发2川臧立父站武川臧立父区 间盾构吊出井区间1655m盾构法2016.7.262017.8.3116号盾构到 达调头3川藏立交站太平园站区间2655m盾构法2016.10.242017.9.14武川臧立父区间盾构吊出井m2明挖顺做法2016.1.202016.5.2616号盾构到 达调头后附:成都地铁3号线二三期工程土建7标工筹图。4、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初设)工程 部位站/区名称围护桩(m)降水井(m)土石方(m3)车站结构砼

14、 (m3)车站结构钢筋(T)防水层(m2)车站川臧立父站6594.22804111013.618723.363598.9632124.05区间盾构4310单线延米5、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5.1前期工作量大,任务重 本标段交通疏解、管线迁改、绿化迁移等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量大,任务重,压力大。政策性强、利益主体及协调部门多,工期紧、协调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应对措施:项目部成立征拆工作小组,专门负责配合业主征地拆迁工作。项目书 记任组长,配足配合业主征拆工作的人员,部门全力配合,责任明确,提前主动介入, 全面参与到前期工程中;与相关部门、产权单位和前期工程实施单位、业主等建立和 保持良好的工作

15、关系,全力配合业主按期完成前期工程。同时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和 摸排,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前期工程的设计,对征地拆迁、交通疏解、管线迁改 等方案的优化和深化提出建议。5.2 施工场地条件一般,临时驻用地解决困难 本标段川藏立交站地处三环路西一段川藏立交旁,车站主体位于三环路内侧绿化 带带内,横跨太平园中三路,周边地块为已建小区、大合仓商业用地和房地产商业开 发用地,目前商业开发地块工地在建中。应对措施:经现场踏勘后,项目部研究决定向城管及相关部门申请占用三环路内 侧绿化带作为项目部临时驻地。5.3 车站施工范围地下管线种类众多,数量较大,保护工作困难大 川藏立交站地下管线较多,而且纵向贯穿和横穿车站主体的管线较多,种类较 多,特别是危险管线(高压电力电缆、燃气管道、砼给水管道)以及大直径的雨污水 管道,如果不迁改,其保护难度相当大,措施复杂,而且制约车站工期。应对措施:积极主动地开展管线详调排查工作,调查个管线用户情况和数量,提 供现场迁改通道调查资料和迁改初步方案,主动参与和配合地铁公司、产权单位的迁 改方案核实工作,督促和配合迁改实施,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