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13801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探规划2013.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十二五”规划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科学合理地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1矿产资源特点及优势矿产。(1)矿产资源特点。成矿地质条件好。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北亚造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有利。世界三大巨型成矿域有两个穿越我区,毗邻国家的32个

2、重要成矿带有16个延伸至新疆境内,具有发现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种齐全,分布广。已发现138种矿产,占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的80.7%;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96种(亚种124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32种,非金属矿产58种(亚种86种)。已发现5000余处矿产地(点),广泛分布于“三山两盆”,能源及盐类矿产分布在盆地中,金属矿产分布在三大山系中。预测资源量大。石油、天然气、煤炭预测资源量分别占全国陆上资源总量的30%、34%和40%以上。已查明的资源量仅占预测资源量的10%以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在已查明资源量的矿种中,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前五位的有27种,居前十位

3、的有41种。主要矿产资源预测量:石油209亿吨,天然气11万亿立方米,煤炭2.19万亿吨,铁90.89亿吨,铜6158万吨,镍1757万吨,铅3159万吨,锌6396万吨,金3514吨,钨349万吨,锑119万吨,稀土152万吨,锂36万吨,铍5700吨,钾盐7.93亿吨,钠硝石1.84亿吨,钾硝石1222万吨,膨润土64.7亿吨,磷矿15.23亿吨,饰面石材100亿立方米等。矿石质量好。富铁矿储量占全区铁矿总储量的36.65%;煤炭煤质多为低硫、低磷、低灰份,其中焦煤占煤炭探明资源储量的9.16%;拥有一批优质铜矿、优质耐火级铬铁矿和优级膨润土、白云母、蛭石、红柱石、钾盐等矿产。拥有特色矿产

4、。和田玉、钠硝石、钾硝石、皂石、蛋白土等矿产在全国独有。(2)优势矿产。自治区优势矿产有八大类,其中能源矿产有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煤、铀,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铬,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镍、铅锌,贵金属矿产有金,稀有金属矿产有铍、锂,化工原料矿产有钾盐、芒硝、钠硝石、钾硝石、钠盐,建材非金属矿产有膨润土、蛭石、饰面用花岗岩、石灰石、红柱石、石棉、白云母、石膏、皂石,宝玉石矿产有玉石、宝石。(3)矿产资源潜力。新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中亚成矿域的核心区域,是世界石油、天然气、铀、煤等能源矿产的重要富集区,也是超大型金属矿床的集中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重要成矿区带圈定了一批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发现了油气

5、、煤、铁、铜、镍、铅锌、钾盐、金等一批大中型矿产地。但是,由于地质勘查工作滞后,主要矿产查明程度低,石油为20.29%,天然气为15.45%,煤为11.75%,铁为13.86%,铜为6.83%,镍为7.86%,铅为4.67%,锌为4.85%,钾盐为20.18%;已勘查的金属矿区以预查、普查为主,勘查深度较浅,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加快地质勘查步伐,有望在能源矿产获得一批资源储量,有色金属和重要非金属矿产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2地质勘查工作现状。(1)区域地质调查。全区区域地质调查应测面积107万平方千米。目前,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已覆盖全区应测面积;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55.85万平方千米,

6、占应测面积的52.2%;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75.4万平方千米,占应测面积的70.4%;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完成31.37万平方千米,占应测面积的29.3%。(2)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0万150万化探完成87.48万平方千米,基本实现对新疆基岩区的全覆盖;15万110万化探完成21.28万平方千米,覆盖率达到13.3%,;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完成5000平方千米。(3)区域地球物理调查。120万1100万航空磁测完成140万平方千米,12.5万110万航空磁测完成约37万平方千米,120万1100万重力测量完成137.35万平方千米,12.5万15万重力测量完成5000余平方千米

7、。(4)水文地质调查。150万水文地质调查完成67.79万平方千米,120万水文地质测量完成62.83万平方千米。(5)矿产资源勘查。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已查明油气田87处,其中大型14处、中型26处;查明非油气矿产资源矿区1988处,其中大型204处、中型282处、小型及以下1502处;煤炭矿产地407处。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石油42.4亿吨,天然气1.7万亿立方米,煤炭2573亿吨,铁12.6亿吨,铜420.3万吨,镍138.1万吨,铅147.4万吨,锌310.4万吨,金207.7吨,钾盐1.6亿吨,钠硝石0.64亿吨。(6)矿山地质环境。查明矿山开发破坏土地面积3.25万公顷。矿山地质环境治

8、理面积3407.17公顷。全区所有县(市)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区开发利用的矿产有96种,非油气矿山有3320家,其中大型矿山47家、中型矿山140家、小型矿山1504家、小矿1629家。2010年矿石产量21643.34万吨,实现非油气矿业产值244.23亿元。(二)“十一五”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成果1地质矿产调查与勘查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投入非油气地质勘查资金13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近9倍。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5亿元,增长近3倍;自治区财政投入11.6亿元,增长近3倍;社会投入约100亿元,增长近20倍。“358”项目实施三年来,财

9、政累计投入20.84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60亿元。2基础地质工作全面加强,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力度,基础地质研究程度明显提高,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完成11.67万平方千米,覆盖率达到18.8%;15万110万化探完成11.28万平方千米,圈定了一大批有进一步工作意义的找矿远景区和靶区。新发现煤、铜、金、铁、铅锌等矿产地121处,发现并评价了卡拉先格尔铜矿、包古图铜矿、赞坎铁矿、迪木那里克铁矿、智博铁矿、查岗诺尔铁矿、备战铁矿等大中型矿床。截至2010年,新增资源储量:煤炭1550亿吨,铁3.6亿吨,铜179.9万吨,镍33.9万吨,铅锌23

10、7.1万吨,金72.7吨,钾盐0.25亿吨,钠硝石330万吨。3“358”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在三塘湖煤田、淖毛湖煤田、库木塔格沙尔湖煤田、大南湖野马泉煤田、伊拉湖艾丁湖煤田5个调查区圈定了赋煤区域4260平方千米,新增煤炭资源储量1277亿吨;罗布泊钾盐资源勘查预期提交新增钾盐资源量3000万吨;祁曼塔格找矿远景区铜、铁、钨、锡、铅锌、金找矿潜力巨大;阿吾拉勒、塔什库尔干铁矿远景区勘查取得重大进展,新增铁资源量6亿吨;鄯善县彩霞山铅锌矿、哈密市白山钼矿、若羌县喀拉达坂铅锌矿、伊吾县蒙西铜矿、哈密市土屋铜矿东矿区和延东矿区等重要矿床深部均见到隐伏矿体,且延伸稳定,矿床规模进一步扩大,可新增一批资

11、源量;完成了一批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提高了区内地质研究程度,圈定了各类磁异常1378处、化探综合异常225处,新发现铜、铁、铅锌、钼、金等重要矿(化)点362处,形成了6个大型开发基地和10个大型勘查基地。4国家305项目成果显著。在中亚大陆增生的时空格架、中亚大陆内部洋脊俯冲位置确定与成矿响应、山弯构造识别和成矿作用制约、前寒武纪成矿作用、增生体制下成矿作用、埃达克岩成岩成矿理论、矿床新类型新机制等基础地质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中亚型造山成矿理论框架。在成矿规律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建立了新疆跨境成矿带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集成、开发了新疆主要矿床类型找矿靶区评

12、价方法技术组合,提交了阿尔金八八白尖山外围铁矿、西昆仑喀拉果如木斑岩型铜金矿、西准噶尔莫阿特铜矿、拜城盆地古钾盐等一批可供进一步勘查的找矿靶区和大中型矿床勘查评价基地,编制了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图和成矿预测图,建立了中亚地质矿产数据库。5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初步建成了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油石化基地,并建成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和鄯善兰州原油输油管道,与“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一同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的大通道,原油产量增长40%。煤炭资源开发与深加工规模化、产业化稳步推进,矿山数量从2005年的561个减少到2010年的412个。建成了阿舍勒铜

13、矿、罗布泊钾盐等矿业开发基地,固体矿石产量增长96.4%。6主要矿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10年煤炭产量7258.96万吨,为2005年的2.53倍;铁矿石产量2220.67万吨,为2005年的4.26倍;铜矿石产量286.08万吨,为2005年的3.64倍;其他矿种产量也有大幅度上升,铅锌矿石达到54.71万吨,金矿石166.72万吨,钾盐251.28万吨。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资金31150万元,实施了80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恢复土地面积5.88万亩,其中建设用地2.68万亩、农用地3.2万亩;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缴存工作。完成伊犁

14、河谷地15万地质灾害详查,在新源县和巩留县各建立1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监测示范站。8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作进展顺利。吸引国内近60家大企业大集团和176家地勘单位参与我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加拿大“特拉维斯特”矿业公司等国外公司在天山、阿尔泰山开展金、铜、镍等矿种及炼焦用煤合作勘查。积极支持区内地勘单位和企业“走出去”,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展风险地质勘查工作。9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规划体系逐步完善。规划管理力度加大,调控能力增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编制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新疆维吾

15、尔自治区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废弃矿井治理规划,重点地州市、规划区(矿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2)矿业权市场和矿业秩序进一步规范。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初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严格按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审批、设置探矿权和采矿权,鼓励矿业权人勘查开发自治区优势矿产,严格审查探矿权和采矿权申请人的准入条件;规范和整顿矿业秩序工作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建立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矿山储量动态监测管理体系,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工作稳步推进,矿山

16、规模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取得初步进展。推进探矿权有偿转让和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成立自治区国土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地质勘查程度低,基础地质调查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投入不足,加之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限制,矿产资源勘查滞后,可供开发的大中型矿产地少。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增速度低于消耗速度,重要矿产探明保有资源储量占预测资源量的比例小。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综合利用程度低。矿山规模小,布局分散,开采技术落后,矿石回采率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深加工能力弱;存在“圈而不探”的现象,影响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