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113799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集体备课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娄底华达学校集体备课教案 年 级: 学 科:主 备:参 备:组 长 审 核: ( 年 月 日) 分管校长审核: ( 年 月 日) 26、月光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认识到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3、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幽静”、“断断续续”、“仿佛”等词语造句。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思路;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第二大段的第二层,贝多芬进到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

2、曲子,特别是贝多芬弹第二首曲子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分清事物和联想是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难点:课文中对月光曲内容的描述,意境较深,是本文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1、生字词幻灯片若干张。2、图画幻灯片三张:贝多芬在茅屋中弹奏月光曲;平静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3、小黑板一块,上写“水天相接”、“微波粼粼”、“洒遍了银光”、“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等词语。4、放月光曲的音乐录音两段。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分析课题,检查预习,处理生字词,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全文。2、分析阅读课文,从开头到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第一首曲子,使学生知道贝多芬同情盲姑娘;盲姑娘不但

3、爱音乐而且懂音乐,是贝多芬的知音。二、教学过程1、分析课题(板书:月光曲)。月光曲是本课的课题,它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钢琴曲的名字。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贝多芬谱写这首钢琴曲的故事。检查预习的情况,提出生字新词进行教学。本课的生字词共有10个,通过字词幻灯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读音、字形、笔顺和字义掌握的情况。其中“芬、谱、茵、键”都是声旁直接标音的形声字;“幽”的笔顺较难;“券”容易和“卷”混;“幽静”、“恬静”、“陶醉”等词语与理解课文关系密切,可以在讲读课文时进一步讲解。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并能说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4、通过质疑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什么是传说?(2)贝多芬刚弹完一首曲子,盲姑娘怎么会知道他就是贝多芬呢?(3)盲姑娘眼睛是瞎的,怎么能看到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呢?(4)为什么贝多芬弹完第二首曲子,没有向兄妹俩告别,就飞奔回客店去了呢?阅读第一段课文。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了解这一段简单介绍了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重点读最后一句话。提问:(1)什么是传说?(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下面应该写什么?小结:“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可能是真的,

5、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一般的民间传说都较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这一段写了“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下面就应该写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了。全文从这里分为两大段。阅读第二段,到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第一首曲子。(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提问: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听到了琴声?“幽静”是什么意思?(板书:听到)琴声为什么断断续续?当贝多芬听到别人弹他的曲子,弹得很不熟练,他可能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板书:走近)(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提问

6、: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了什么?(板书:听到)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谈话以后,可能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板书:走进)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妹妹的话,要读出那种想弹而又弹不好,感到为难的语气,和渴望听到贝多芬演奏的感情。哥哥的话,“是啊”,语气中充满对妹妹的爱和对妹妹的歉意;“可是”后面的话,他不忍说出,语气中带有不满情绪。妹妹安慰哥哥的话,要表现出她很懂事,可是心里也很难过。(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贝多芬走进茅屋看到的情景。提问:贝多芬走进茅屋看到了什么?茅屋的情景,说明这家人的生活怎么样?贝多芬知道琴声为什么断断续续了吗?这时,他的心情怎样?(4)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这一段写贝多芬决

7、定为盲姑娘弹琴。指导朗读:贝多芬回答皮鞋匠的问话。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弹琴,这句话充满了热情,态度非常诚恳。(5)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盲姑娘听到贝多芬弹琴,心情非常激动,她马上想到了这是贝多芬在弹琴。提问:在贝多芬弹琴的时候,盲姑娘怎么样?“入神”是什么意思?贝多芬弹完一曲时,盲姑娘是怎么说的?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盲姑娘赞美贝多芬的话。要用赞赏的语调来读,第二句要比第一句读得高一些、重一些。第一句还在回味刚才的音乐突出一个“熟”字;第二句感情越来越激动突出一个“深”字;第三句猜想到为她弹琴的可能是贝多芬本人,第一个“您”字后面要有较大的停顿,表现出惊喜的心情。(6)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8、这一段主要写贝多芬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提问:贝多芬听到盲姑娘赞美的话后,为什么又给他弹一曲呢?他可能是怎么想的?(板书:听到 再弹)贝多芬再弹一曲,弹的是哪一首曲子?小结:夜深人静,从茅屋里传出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引起了贝多芬的注意。促使他走近茅屋,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兄妹俩是那么喜欢音乐,又是那么可爱,可是穷困得连张音乐会的入场券也买不起,这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于是,他走进茅屋,看到弹琴的竟是个盲姑娘,他的心情非常激动,决定为盲姑娘弹一曲。一曲弹完,盲姑娘热情地赞美他的弹奏,并且听出他就是贝多芬,使他感到自己遇上了知音,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著名的月光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第二课

9、时一、教学内容和要求1、把全文读完,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中语言的美和月光曲音乐的美,使学生知道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2、总结全文,使学生掌握全文的思路并分清课文中实在的事物和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1)用幻灯片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2)朗读学过的课文。2、继续阅读第二段课文。(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的环境。提问:课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月光?(指名学生背李白的诗静夜思)这时茅屋里是什么样的情景?按照图画描述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时茅屋内的情景。(用幻灯揭示图画)(2)指名读第九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兄妹俩听月光曲时的情况

10、和月光曲的内容。提问:“好象”是什么意思?皮鞋匠在听月光曲时好象看到了什么?按照图画描述月光照耀下海面的美丽景色。(用幻灯揭示图画)(出示小黑板,根据提示的一组词语,想象月光照耀下大海美丽的景色。)皮鞋匠在听月光曲时,真的看到大海了吗?(开录音机,欣赏月光曲中表现平静的大海的一段音乐。)(指导朗读,表现出大海的平静和美丽。)海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按照图画描述大海波涛汹涌的情景。(用幻灯揭示图画)(开录音机,欣赏月光曲中表现海面上波涛汹涌的一段音乐。)(指导朗读,表现出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激烈变化。)贝多芬的曲子开始是那样优美平静,为什么忽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谁能体会一下贝多芬当时的心情?妹妹在听

11、月光曲时的情形怎样?“恬静”是什么意思?妹妹是个盲姑娘,本来看不见,课文中怎么说看到了?(3)齐读第十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贝多芬飞奔回客店谱写月光曲。提问:“陶醉”是什么意思?贝多芬为什么要飞奔回客店谱写月光曲?(板书:飞奔)小结:通过朗读课文、观察图画和欣赏音乐,我们好象和兄妹俩一起听到了贝多芬在演奏月光曲。贝多芬的音乐是那么美,那么富于变化,他把自己的感情全部用音乐表现出来了。贝多芬的音乐使我们想象出月光照耀下大海美丽壮阔的景色,我们也象那兄妹俩一样,被动人的琴声陶醉了。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月光曲就是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情况下谱写出来的。3、再次让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4、默读课

12、文的重点部分,从“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到“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以这部分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分清课文中实在的事物和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实在的事物:蜡烛、月光、窗子、茅屋、琴键以及贝多芬弹琴发出的琴声。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银纱,皮鞋匠和盲姑娘听贝多芬弹琴时看到的大海上的景色等。5、朗读全文,总结全文。(1)概括段意:第一段:简单地介绍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第二段:详细地介绍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整个过程。(2)归纳主要思想内容:这篇课文生动地记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6、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的意思”。(2)用“幽静”、“断断续续”、“仿佛”造句。附板书:月光曲听到 听到 听到走近 走进 再弹 飞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