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137875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宁波)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考点: 二氧化碳的用途;燃烧和爆炸实验。分析: A、根据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考虑;B、根据防震的方法考虑;C、根据人工降雨的好处考虑;D、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考虑本题解答: 解:A、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点燃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

2、;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外宽阔的地方躲避,故B说法错误;C、通过人工降雨可以使庄稼获得水分,能缓解旱情,故C说法正确;D、沙尘暴是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减少造成的,所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瓦斯的可燃性,了解防震的方法;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2(2012宁波)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天平称食盐B 稀释浓硫酸C 检查气密性D 过滤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A、称量药品要用托盘天平,托盘天平使用中要特别注意“左物右码”;B、稀释浓硫酸时,

3、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实验室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的操作为: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看是否出现气泡;D、过滤操作中注意事项较多,可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液面低于滤纸边远、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烧杯尖嘴靠在玻璃榜上、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的中间、漏斗下端靠在烧杯的内壁上解答: 解:A、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并且没有放纸片,称量食盐时要在天平中垫纸片,防止污染天平,因此A答案不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不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此B答案不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一般为:连接好装置,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

4、试管看是否出现气泡,因此C答案正确;D、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示中没用玻璃棒导流、漏斗下端没有靠在烧杯的内壁上,因此D答案不正确故选C点评: 此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了然于胸3(2012宁波)小科看到妈妈炒的一盘紫色高丽菜(一种紫色的卷心菜)的菜汁呈紫色,后来因为掺了醋变成了红色,在洗盘子时遇到碱性洗涤剂变成黄绿色下列也能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是() A柠檬汁B雪碧C食盐水D肥皂水考点: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 依据紫色高丽菜汁遇到碱性

5、洗涤剂变成黄绿色可知:要想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在黄绿色的物质必然显碱性,然后依据pH7的溶液显碱性分析选择即可;解答: 解:依据题干叙述可知紫色高丽菜汁遇酸性溶液(醋酸是酸性溶液)变红,遇到碱性溶液会变成黄绿色,所以要想使紫色高丽菜汁呈现黄绿色的物质应该显碱性,因为pH7的溶液显碱性、pH7呈酸性、pH=7呈中性,据选项物质的pH图表可知:肥皂水pH7,柠檬汁、雪碧pH7显酸性,食盐水pH=7呈中性故选D点评: 此题是与酸碱指示剂相关的考查题,依据题干结合学过的有关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即可顺利解题4(2012宁波)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

6、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 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解答: 解: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

7、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5(2012宁波)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B氨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D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分析: 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虑收集装置,并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解答: 解: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

8、法收集,正确;B、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碱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C、氨气有刺激性恶臭气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应净化处理,故错误;D、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属于“固体加热型”,双氧水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二者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不同;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对装置的选取方法和氨气的性质进行了考查,明确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才能正确解答,同时渗透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考查6(2012宁波)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故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C

9、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 A、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B、根据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进行解答;C、根据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但不一定全部将未溶解的固体溶解进行解答;D、根据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进行解答解答: 解:A、饱和溶液的含义可知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B、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

10、,所以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故B正确;C、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但不一定全部将未溶解的固体溶解,故C错误;D、向新鲜的萝卜中加饱和的食盐水,饱和食盐水会将萝卜中的水分吸收,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C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然后结合溶液的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7(2012宁波)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11、过滤AABBCCDD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 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B、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

12、化钠溶液反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D、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简答题(每空2分)8(2012宁波)今年5月,广州某果蔬批发市场捡出来来自某地的“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新课 标 第一 网(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

13、属于甲醛的物理性质(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用水多次冲洗(或食用时加入醋,使醋与甲醛发生反应)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 (1)根据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考虑;(2)只要能减少甲醛的含量即可解答: 解:(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气味、状态和溶解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只要能减少甲醛的含量即可:用水多次冲洗(或食用时加入醋,使醋与甲醛发生反应)故答案为:(1)物理 (2)用水多次冲洗(

14、或食用时加入醋,使醋与甲醛发生反应)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提出合理的建议,只要能减少甲醛的含量就行9(2012宁波)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为红色固体,氧化物和单质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1)反应中CuO (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2)氧化物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危害(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 2C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分析: 本题给的图好像很复杂的样子,其实就是涉及6种物质,所以不要被先入为主吓倒单质I为红色固体,在红色物质中只有铜是单质固体而氧化物I和单质III均为黑色固

15、体,黑色单质应该是碳,而黑色氧化物且能对应金属铜的只能为氧化铜而氧化物III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氧化物III为二氧化碳解答: 解:由于氧化物III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氧化物III为二氧化碳而氧化物II和单质II点燃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单质II一定是氧气,而氧化物II一定为一氧化碳同时单质II(已经确定为氧气)和单质III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氧化物III),所以单质III为碳氧化物III(二氧化碳)和单质III(碳)也能在高温的情况下生成氧化物II(一氧化碳)氧化物I和氧化物II(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I(红色固体)和氧化物III(二氧化碳),所以单质I为铜,而氧化物I为氧化铜,黑色固体这样就符合所有的限制条件结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