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8-16(完整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136532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8-16(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理8-16(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理8-16(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理8-16(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理8-16(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8-16(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8-16(完整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一、掌握:1,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镜下表现:病变主要位于粘膜浅层上三分之一,呈灶状或弥漫分布,胃粘膜充血、水肿、表浅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表现:胃粘膜萎缩变薄,黏膜腺体减少或消失并伴有肠上皮化生,固有膜内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3, 消化性溃疡的病变、结局和并发症:病变: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尤见于胃窦部。单个常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齐整、底部平坦。底部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周围的胃黏膜皱襞呈放射状。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病变相似,多发生在球部的前壁或后壁。 结局和并发症:愈合,如果溃疡不再发生,渗出物及坏死

2、组织逐渐被吸收、排除,已被破坏的肌层不能再生,由底部的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瘢痕组织填充修复。同时周围黏膜上皮再生覆盖溃疡面而愈合。并发症,出血(溃疡底部毛细血管破裂)、穿孔(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幽门狭窄、癌变(多发于长期胃溃疡者,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发生)4, 胃癌的病因和好发部位、病变、类型,扩散途径病因:饮食与环境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癌前病变好发部位:胃窦部小弯侧病变、类型:早期胃癌: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中晚期胃癌: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分为息肉型或蕈伞型、溃疡型、浸润型扩散途径:直接蔓延,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

3、转移、种植性转移)5,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鉴别良性溃疡(胃溃疡)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外形圆形或椭圆形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大小溃疡直径一般2cm溃疡直径常2cm深度较深较浅边缘整齐、不隆起不整齐、隆起底部较平坦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明显周围黏膜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黏膜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6, 食道癌的病因、病理类型和病变、扩散病因:饮食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病理类型和病变:早期癌:病变局限,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中晚期癌:肉眼,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鳞状细胞癌、腺癌、未分化癌扩散:直接蔓延;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7, 大肠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和

4、病变、扩散途径:病因与发病机制:饮食习惯、遗传因素、某些伴有肠粘膜增生的慢性肠疾病、大肠黏膜上皮逐步癌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病理类型和病变:隆起型(肿瘤呈息肉状或盘状向肠腔突出);溃疡型(肿瘤表面形成较深溃疡或呈火山口状);浸润型(癌组织向肠壁深层弥漫浸润,常累及肠管全周);胶样型(肿瘤表面及切面均成半透明、胶冻状)扩散途径:直接蔓延;转移(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8,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病因和发病机制:由肝炎病毒引起,肝炎发生与人体免疫有关基本病变:以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属于变质为主的炎症。

5、类型:普通型病毒肝炎,急性(普通型)肝炎、慢性(普通型)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9, 肝硬化的概念,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变、临床病理联系概念:是由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干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而导致肝脏变形、变硬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有毒物质的损伤作用病变:肉眼:早期肝体积正常或稍增大,晚期肝体积明显缩小。表面和切面呈弥漫全肝的小结节。切面见岛屿状结构,周围有纤维间隔。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被假小叶取代;中央静脉常缺如,偏位;包绕假小叶的纤维间隔宽窄比较一致,内有少量淋

6、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见小胆管增生。病理联系: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10,原发性肝癌病因、病理类型和病变、蔓延和转移、临床病理联系病因: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霉菌及其毒素病理类型和病变:肉眼: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中晚期肝癌,分为巨块型(肿瘤体积巨大,圆形,右页多见,切面中心出血、坏死,卫星状癌结节,不合并或仅合并轻度肝硬化),多结节型(最常见,常合并肝硬化,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融合成较大结节),弥漫型(癌组织弥漫于肝内,姐姐不明显,常在肝硬化基础上,少见)镜下:肝细胞癌(最多见,分化差异大,高分化者类似于肝细胞,排列成巢状;低分化

7、者异型性明显),胆管细胞癌(发生于肝内胆管上皮。癌细胞呈线管状排列,分泌粘液,癌组织间隙较多,一般不并发肝硬化)、混合细胞型肝癌(少见) 扩散:肝内蔓延(癌组织首先在肝内直接蔓延),肝内转移(也可沿门静脉分支播散、转移,肝内出现多处转移结节),肝外转移(通过淋巴道,可转移至肝门淋巴结、上腹部淋巴结后腹膜后淋巴结。晚期通过肝静脉转移至肺、肾上腺、脑及肾等处。侵入到肝表面的癌细胞脱落后可形成种植性转移。)二、 熟悉1,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表现:病变部胃粘膜充血、水肿、呈淡红色,可伴有点状出血和糜烂,表面可有灰黄或灰白色粘液性渗出物覆盖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黏膜抗消化

8、能力降低,胃液的消化作用,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遗传因素3, 胃癌的组织发生:胃癌的细胞来源;肠上皮化生与癌变;非典型增生与癌变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 熟悉1. 淋巴组织肿瘤概念、分类概念:指来源于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和浆细胞肿瘤等。分类:WHO分类:B细胞肿瘤;T和NK细胞肿瘤;霍奇金淋巴瘤根据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和生物学特点分类: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2. 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类型、病理变化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多见于年轻女性,好发于颈部、锁骨上、纵隔淋巴结,肿瘤细胞为陷窝细胞,粗大的胶原分隔病变的淋巴结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混合

9、细胞型:多见于男性,年长者,预后较好。肿瘤细胞与各种炎细胞混合存在,诊断性R-S细胞及其单核变异型均多见富于淋巴细胞型:少见,预后好。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存在淋巴细胞减少型:最少见,好发于老年人,HIV阳性者,预后差。病变组织中有极少量的淋巴细胞和大量R-S细胞或其多形性变异型瘤细胞。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病变淋巴结呈深染的模糊不清的结节状,典型R-S细胞难觅,常见的是多分页核的爆米花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少见,几乎无坏死和纤维化。3. 髓系肿瘤概念、分类 概念:是骨髓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根据受累细胞系的不同进行命名,包括粒

10、、单核、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来源的肿瘤。 分类: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增生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骨髓异常增生/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表现4.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病理变化急性髓性白血病:原始粒细胞在骨髓内弥漫性增生,取代原骨髓组织,在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广泛浸润,一般不形成肿块;外周血白细胞质和量的变化;肿瘤细胞主要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及窦内浸润,在脾脏红髓浸润,以及肝窦内浸润。在有单核细胞的肿瘤可见肿瘤细胞浸润皮肤和牙龈的现象。骨髓内、骨膜下形成绿色瘤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取代脂肪组织。可见各分化阶段的粒细胞,以分叶核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巨核细

11、胞数量增加,红系统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会发生纤维化改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加。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一、 掌握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细动脉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活动期病变以纤维素样坏死为主。慢性期血管壁纤维化明显,管腔狭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伴水肿及基质增加。皮肤损害,面部蝶形红斑;狼疮性肾炎;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关节滑膜充血水肿;脾体积增大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特点 关节病变:最常发生在手足小关节,表现为慢性滑膜炎。滑膜细胞增生肥大,滑膜下结缔组织多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血管新生明显,形成血管翳。 关节外病变:类风湿小结主要发生于皮肤,

12、其次为肺、脾、心包、大动脉和心瓣膜,具有一定特征性。3.艾滋病的病理变化 淋巴组织的变化:淋巴结肿大 继发性感染: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肺、消化道,炎症往往轻而不典型,肺孢子虫感染,弓形虫或新型隐球菌 恶性肿瘤:kaposi肉瘤,伴发淋巴瘤二、熟悉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其他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3, 艾滋病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病因:由HIV感染引起发病机制:HIV感染CD4+T细胞,HIV感染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 临床病理联系:早期或称急性期:咽痛、发热、肌肉酸痛;中期或称慢性期:全身淋巴结肿大,常伴发热、乏力、皮

13、疹等;后期或称危险期:持续发热、乏力、消瘦、腹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的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血液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一、 掌握1,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病因和发病机制: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损伤的介质机制要点为: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是肾小球损伤的重要机制,这一机制主要通过补体和白细胞接到的途径发挥作用;大多数抗体介导的肾炎由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抗GBM(肾小球基膜)成分的自身抗体可以起抗GBM(肾小球基膜)性肾炎;基本病变: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可导致肾球囊内新月体形

14、成;基膜增厚,基膜本身的增厚或基膜内免疫复合物沉积;炎性渗出和坏死,可伴有血栓形成;玻璃样变和硬化,HE染色嗜酸性物质沉积,为各种肾小球病变发展的最终结果;肾小管和间质的改变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型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无症状性血尿或蛋白尿,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比重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2,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由感染引起,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为最常见的病原体。病人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病理变化:肉眼,两侧肾轻到中度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充血,有的有散在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15、故有大红肾之称。光镜,肾小球体积增大,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血量减少,严重处血管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间质充血、水肿并有炎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内有IgG、IgM、C3沉积电镜检查,上皮下有驼峰状沉积物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三类,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引起的肾炎,型为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型又称免疫反应缺乏型肾炎病理变化: 肉眼:体积增大,苍白色,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切面见肾皮质增厚 光镜:肾小球球囊内有新月体形成,使肾小球球囊腔变窄或闭塞,出现肾小球节段性坏死,内皮、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性 免疫荧光检查:型为线性荧光,型为颗粒状荧光,型免疫荧光检查结果为阴性 电镜:可见新月体,型病例出现电子致密沉积物,肾小球基膜的缺损断裂。4, 膜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变化肉眼:双肾肿大,颜色苍白,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