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1345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必修三文言文测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36分)一、(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犬豕(sh) 邂逅(hu) 汤镬(hu) 泾渭分明(jng)B瞋目(chn) 觇视(chn) 鲰生(zu) 载舟覆舟(zi)C睥睨(n) 遗赠(wi) 列观(gun) 宏兹九德(c)D溷藩(hn) 谥号(sh) 谄媚(chn) 草行露宿(l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疏浚 湮没 户牖 毁家纾难 吻颈之交B杀戮 逡巡 弩笨 号呼靡及 意气洋洋C矫诏 诛连 马厩

2、 戒奢以俭 睚眦必报D鞠躬 荟萃 须臾 鸣琴垂拱 墨守成规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执事:执行事务的人,此处为敬称,您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许君焦、瑕许:允许D惟君图之图:考虑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去四十里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B沛公不胜杯杓 刑人如恐不胜C沛公安在 安能屈豪杰之流 D道芷阳间行 间至赵矣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B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C若入前为寿 若:如果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斥骂B买五人

3、之头而函之 函:用棺材收殓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猝:最终D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7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解除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罢免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较 D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整理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乱易整 敢以烦执事 B即患秦兵之来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若属皆且为所虏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臣乃敢上壁B其疾病而死 其可忽乎C项王按剑而跽曰 缇骑按剑而前D激于义而死焉者

4、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 10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之B何厌之有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D死生,昼夜事也11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为巡船所物色 而君幸于赵王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予羁縻不得还D公为我献之 妇女无所幸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吾得兄事之范增数目项王籍吏民,封府库 宁许以负秦曲道芷阳间行吾羞,不忍为之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A/ B/ C/ D/13下列文言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B赵王畏秦欲/毋行C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D众谓予一

5、行为/可以纾祸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C吴之民方痛心焉 D颜色不少变二、 (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

6、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

7、向之自多于水乎?”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小看,认为少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接近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语:告诉或谈论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B吾非至于子之门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顺流而东行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莫己若者B何厌之有C求人可使报秦者D我之谓也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有两个“于

8、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缜密。B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C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D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第卷(共84分)三、(18分)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及课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1)曲士不可以语于

9、道者,束于教也。(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1)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2)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3)怨不在大, ;载舟覆舟, 。(谏太宗十思疏)(4)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谏太宗十思疏)(5) ,不仁;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四、(1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闭剑东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

11、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

12、,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是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