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家长教材.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11117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家长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家长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家长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家长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家长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家长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家长教材.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校情重普及 量体裁衣看发展 突破常规现特色 高一年级组编制一、高一年级基本情况:高一年级共有14个班级,共有学生690名,其中男生339人,女生351名,通校生139人,住校生551名,音体美特长生194名。共有专任科任教师46名。二、高一入学以来我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1、配备了工作能力较强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主任绝大多数是有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历经考验的优秀教师,也是从高一到高三循环多次的骨干,不仅经验丰富、各有所长,而且年富力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爱生、奉献、勤奋、钻研,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令学校满意,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放心。而任课教师也非常成熟,有着扎实的专业功

2、底,丰富的执教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你们的子女在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培养下,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2、教学上,针对本届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及时调整了各科教学的课时比例,增加了高考科目的课时数,保证各科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我们严格教学管理,积极响应固原市政府关于转变教学观念,实施高校课堂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我们每天想为学生所想,干为教学所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研、示范课、比赛、竞赛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使课堂教学生动、高效,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3、学生管理上,我们强化学生品

3、德的培养,狠抓养成性教育,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入学即开展了军训活动,在军训里磨练意志,规范行为,形成能力,短短几天,使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军训中,学生也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实现了思想的飞跃,境界的升华,为高中三年的努力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我们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学生大班会、板报、值周班级制度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生活过程、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进行规范教育,并明确什么是有益可以做的,什么是违纪不可以做的。学生一日常规,宿舍、食堂等管理制度让学生铭记在心,对表现好的班级及学生个人及时表扬鼓励,对有差距的班级和个人督

4、促整改,形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 (3)我们强化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生活。 初中重视知识的积累,高中则侧重能力的提高,这就决定了初中生学习被动的多,死板的多,机械得多,而高中要求学会主动学习,掌握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形成知识迁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最后达到在突破知识的同时实现能力的飞跃。所以,高中阶段,学习科目多,任务重,要想真正学习好,就得真正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大家知道,“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习惯也决定了人生成败,为了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校科学制

5、定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有害时间,并注意做到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 各位家长,高一的学习生活比初中更加繁重,学校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时间都进行了科学有序紧凑合理的安排,只要孩子能够认真遵守,他们就会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而学校在管理上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要学生在,就必须有老师在,我们老师与学生的作息时间是同步的,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除了睡觉几乎都与学生在一起,每天都要早6:20前到校,晚上学生就寝后才回家,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半个学期的培养教育,高一学生进步幅度很大,呈现出稳定发展不断上

6、升的良好态势。 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令人鼓舞,但全面分析高一学生情况,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课堂听课认真程度、专注程度差,与老师互动探索的能力亟待进一步加强,缺乏主动学习,认真研究的意识,个别学生行为习惯不好,着装仪表不合规范等,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有待于全体高一师生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 三、家校联手,尽快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快速进步,保证他们成人、成才。 各位家长,目前学校可能有使您和子女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将努力改善不足。现在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家长、学生、学校的共同努力,使你们的子女在现有条件下,学得更好,更适应这里的环境和管理,千万不要因为某一方面

7、不尽人意而怨天忧人。为了使你的子女将来更有作为,为了使家庭学校更好地携起手来,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下边给各位家长提几条建议:1、关注孩子的思想变化并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孩子处于成长阶段,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新闻媒体、通讯传播速度快的惊人,你不知道的事情有可能他们全知道,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变化,如:言谈举止、接触人群、行为习惯等。家长一定要与班主任建立联系电话,子女在校有什么情况班主任好及时和家长联系,特别是如果更换了新电话的时候要记得在第一时间告之班主任。我们反对班主任对学生违纪随便叫家长,我们也不赞成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什么都不管依赖学校,甚至出了事找不到家长,学生

8、教育不能仅靠学校,要家校互动,各尽其责。 2、学校明令禁止的事情请家长予以配合。 (1)、禁止带手机、上网、早恋。 带手机、上网、早恋并称中学生的三大肿瘤,一旦染上,后果非常严重。以带手机为例,尽管现在不少家庭能负担起子女手机消费。但是学生带手机弊远远大于利。一是上课带手机,一旦有电话打进来,影响教学;二是在宿舍打、接电话影响大家休息;三是在教室里收、发信息严重影响学习;四是收到垃圾信息影响心理健康;五是手机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六是容易使子女形成依赖心理大小事经常给家长打电话。学校已设臵了电话超市,学生有事也很方便。 (2)、不要给钱太多,不要大手大脚的学生说钱就给,要多少给多少,这样会给

9、学生造成不好的生活习惯,这叫花钱买坏处。真正是得不偿失。也使孩子丢掉了节俭的优秀品德。 (3)、为了让我们的同学有更好的休息时间,确保学习更加有效,少接触校外的是非场所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依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经校行政研究决定,对校园实行的封闭式管理进一步强化,自今年六月份起实行学校中餐期间封闭管理,以减少日益复杂的校园外部因素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净化校园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整个校园形成一股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良好风气。 (4)、反对留长发、怪发、染烫发、在校就穿校服,整齐美观又实用。因此不需要名牌、高档服装。 (5)、禁止吸烟、喝酒、打仗、寄宿生私

10、自出校门、逃宿等现象的发生。违反了,学校将严肃处理。 4、帮助家长走出教育的四个误区 大家知道,当今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成败,关键是家长教育。要想教育好子女,家长首先要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独生子女的惟一性,使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成败带有“下赌注”的感觉,自己承受过的苦难,转化为强烈的补尝心理和惧怕心理,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因此,我觉得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应走出以下四个误区: (1)、丢掉补偿心,找回平常心。做父母的本应有颗平常心,因为生儿育女是最平常的事情。有平常心,就是让子女快快乐

11、乐地成为自己,成为“平常人”,即心地平和,能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健康的人。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很平庸,连普通人也做不好;而如果你按照平常人的模式培养孩子,也许经过或长或短的历练,孩子真能成为一个“人物”。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来实现你的原望。 (2)、丢掉反常心,找回正常心。用反常的眼光看孩子,是当今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就怀疑自己的孩子有毛病。当父母学会用正常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多有烦恼,少有惊喜,原因在

12、于不是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而是总盯着别人的孩子不放。 (3)、丢掉虚荣心,找回责任心。今天的父母面对孩子那么心急气躁,原因是虚荣。孩子考试没考好,是让你没面子,批评训斥;孩子有了点成绩或考上了好的学校,是给你添了光彩,于是到处炫耀。把孩子的一切和自己的荣誉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虚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工具,为了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这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 (4)、丢掉惧怕心,找回保护心。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关键是要会教育孩子。 现如今,有些家长,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却把爱变成了过度的保护,产生了惧怕心,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每天为孩子提心吊胆。但是,你不可能整天绕在他身旁,你有你的事业,孩子也有腿有脚,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因此,做父母的要保护孩子,不只是用自己的臂膀,还要教给孩子自己保护自己的能力,即给女孩一份勇气,给男孩子一份责任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