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10929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行政管理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中文摘要和关键词2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含义3(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4(二)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与思想5(三)新公共管理的操作规则与手段 5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6(一)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和价值的批判 61对新公共管理的人性假设的批判62对新公共管理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市场价值的批判73对新公共管理主张私营企业管理理论适用性的批判7(二)对新公共管理的操作规则与手段的批判 8三、新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8(一)治理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的替代9(二)治理对新公共管理核心思想与核心价值的替代和超越 10(三)治理对新公共管理操作手段和规则的替代和超越 11参考文献13摘要 新公

2、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是7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浪潮中的重要实践和理论。由理论基础、核心价值与思想、操作规则与手段三个层次构成,学者们围绕这三个层次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批评,90年代以来的治理(governance)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价值与思想、操作规则与手段三个层次进行了超越与替代。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理论基础 核心价值 操作规则 治理新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批评和替代模式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含义 开始于30年代的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扩张,长期奉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政策,加上石油危机的影响,进入 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空前的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

3、任危机。1(p46) 为此,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很快兴起了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它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很快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序p4)“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和理论,从实践上讲,他是一组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旨在克服政府面临的危机、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从理论上讲,他是基于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考量,对行政(administration)与管理(management)概念的再认识,对公共部门的抨击的回应,对经济理论的变革、对私营部门变革和技术变革的再审视,3(pp1-23)以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政府自

4、身管理手段、过程、模式的重塑为主线,以解决新时代政府管理社会和管理自身事务问题为宗旨,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的管理理论和心智的努力。 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内涵,政治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有不同的论述。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种是OECD组织的认识,认为新公共管理就是增强和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力的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公共组织的生产绩效,目的是提高人员、发展、合格人才的招聘以及绩效奖励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二是:充分利用私营部门。胡德(Hood)则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待“新公共管理”,包括七个方面: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绩效的明确的标准和测量;格外重视产出和控制;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

5、化。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强调资源利用更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欧文.休斯(Owen.E.Hughes)从一般管理的框架入手得出了新公共管理的综合性的框架。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的内部要素、管理的外部构成要素三个部分。3(pp64-66) 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定位,学术界存在两大基本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出现具有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中提出的“典范”或“范式”(Paradigm)意义,是政府管理科学的革命性的变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公共管理只是一种“寻求政府良好治理的一种努力”,是多种管理的工具和方法的“交响乐

6、”。 鉴于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公共行政管理被誉为“借用来的学科”,而“典范”这一概念作为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核心概念,是相对于逻辑学派解释科学结构和科学发展问题的时候提出的,“典范”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不确定的概念,库恩本人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典范”这一词语。为避免“典范”在科学哲学层面的争论。我们打算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价值与思想、操作规则与手段三个层次概括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同时新公共管理的批评和新公共管理替代模式的提出也是围绕这三个层次进行的。 (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与传统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

7、stration),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基础是政治与行政二分和官僚组织(Bureaucracy)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这里的经济学主要是指50-6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包括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作为经济学方法在政治学中的运用,用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采用“经济人” 假设解释整个传统上属于政治学、行政学研究范畴的问题,其推论的结果是市场力量应该最大化,政府的作用应该相应的减少,建议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制度设计。同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模式不具有更好的责任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灵活性,需要向灵活的、负责的、

8、成本收益对称的市场机制转变。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发源于科斯(Coase.R)引入交易成本概念对企业组织和市场边界的研究,后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交易成本泛指“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成本比较的角度研究制度的选择和设计,认为“在公共部门,如果采用签约的形式来降低行政经费并且造成某种竞争,将有可能使某些交易付出较低的成本。”3(p16) 委托代理理论旨在探讨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激励和监督问题,为了减少公共部门的代理问题,新公共管理强调诸如合同等市场化方案的运用。 最后,私营部门的管理也是“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20世纪末,人类在科学技术革命的

9、带动下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改变了私营部门的组织管理模式。私营部门为了适应环境,很快进行了管理变革,新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模式层出不穷,公共部门在私营部门获得成功的巨大影响下,开始引进在私营部门中卓有成效的管理方式。诸如绩效评估,目标管理,灵活化的组织、弹性的组织模式、人力资源开发等,形成了重视结果,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二)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与思想 以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具有如下的核心价值与思想。 首先,人性假设是组织分析和行为分析的起点,新公共管理采用经济人的假设,导致对传统约束规则、激励规则的

10、再思考和再评价。使得传统上重视组织理性的官僚制规则转向重视个体理性的市场规则。通过市场这种成本收益对称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行政(administration)人员转化为管理(management)人员,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其次,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界限和关系模式。改变福利国家的过渡干预,还权于社会,严格限制政府的界限和规模,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化是其主导方案,就是将公共服务的提供通过市场的方式进行,改变传统上所有的公共产品都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模式。 再次,与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限制政府的边界和规模这一逻辑一致。新公共管理更加重视战

11、略管理,确定组织的目标和重点,制定政策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将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分开,政府主要从政策和战略层次上进行管理。而让具体的执行事务交给市场解决。于是政府通过公共关系,与外界组织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与非政府部门积极协调,与公众和新闻媒体良性互动成为新公共管理的题中之意。 最后,政府内部的管理价值、原则、机制的重新审视,进行“重塑政府”。在政府的管理当中引入私人管理模式。一是“重理”观念的引入,“重理”即“为了显著改善严格当代意义上的业绩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而在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重新设计管理程序”。二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公务员中立的原则提出挑战。三是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调

12、整,政治对行政官员具有很大的决定力量和影响力,公务员不再是传统上的政策的执行者,公务员需要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公务员直接和公众接触,对自己的管理责任负责,公务员与政治家之间通过合同进行管理。 (三)新公共管理的操作规则与手段新公共管理的操作规则与手段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市场化的操作手段,一个方面是将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部门,诸如规范政府产权;放松管制:出售国有单个企业或资产。另一方面是将公共活动以签订合同的方式转包出去。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去,以私人与私人的竞争、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竞争、公共部门之间的竞争。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提高公共服务的绩效。 与市场化的逻辑要求相一致,政府对于自

13、身的管理和对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也发生了众多的变革。在自身管理方面:政府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平面化的趋势发展.比如英国的“下一步行动方案”(The Next Steps)和新西兰的公司化改革等。政府进行管理流程的再造,核心在于以结果和绩效为导向,诸如采用目标管理(MBO)、全面质量管理(TQM)、成本核算、财务控制、绩效预算、绩效工资等,英国的雷纳评审(Rayner Scrutiny Programme)和财务管理新方案(FMI),澳大利亚的高级文官绩效评估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也有许多具体的操作办法,诸如,建立良好的公私伙伴关系,制定政策标准,

14、保障市场秩序,放松管制等。 公共管理的操作规则与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中可以列举出许多。这些操作规则以市场价值、私营企业管理价值作为核心。二、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 新公共管理从提出到实践一直面临着众多的批评,这些批评总体上由理论上的批评和实践上的批评构成。理论上主要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与价值提出批判性的分析和见解。实践上主要针对“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承诺与具体操作规则的真实效果之间的反差和距离而提出。 (一)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和价值的批判前面已经论述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与价值。对此的批判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新公共管理的人性假设

15、的批判,二是对新公共管理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市场价值的批判,三是对新公共管理主张私营企业管理理论适用性的批判。 1对新公共管理的人性假设的批判 新公共管理借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公共组织,分析的起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学者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经济人假设的真实性问题。经济人的动机并不代表政府组织中政治官员和官僚的真实动机,人会在群体中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和人际关系的影响,组织实质上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和网络。人性是复杂的,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其次,经济人假设所造成的组织管理的约束和激励问题。经济人假设要求按照“胡萝卜加大棒的约束激励机制”。这忽略了官员的伦理和自律在约束官员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16、,“欺诈、腐败、内线交易等似乎已成为地方性的流行病。”3(p296)同时经济人假设使政治家和官僚在公众面前变成了不受尊重的人,官员的士气受到影响,“士气不振的工作者显而易见不能有成效的工作。”3(p297) 2对新公共管理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市场价值的批判 对市场价值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公共选择的核心。但对市场的推崇和过渡的宣扬,使得新公共管理的陷入了一条腿走路的误区。波利特(Politt.Christopher)据此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新右派考虑国家问题的“令人欢迎的面孔”。学者们对新公共管理除了指责其意识形态的倾向外。还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崇拜的弊端。 首先,市场本身是不完善的,新公共管理从市场出发指出了政府的缺陷,但是,市场发挥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和政治环境、法律环境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