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10800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2(鲁人版必修4)教材分析:本文是篇译文,繁琐的长句较多,学生初读时会感觉艰涩难懂,缺少兴趣。若是引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作者观点,便能化难为易。个别专业性强的术语可以存疑,“不求甚解”。教学设想:设计时结合从雕塑、绘画艺术中挖掘资源运用于语文教学,借助专业语言品读课文,通过品读指导绘画,使学生在绘画艺术与语言艺术的交融体验中,汲取语文素养,唤起审美体验。教学目标:1、研读文本,抓住重点句,探究作者观点,把握残缺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重)2、难处设疑,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探究领悟残缺美、虚实相生、文学空白的“余

2、味”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师教法:引导法、 释疑法、比较法、举例法、赏析法、归纳法学生学法:质疑法、探讨法、想象法、综合法、实践法一、导入(投影:罗浮宫外景)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是法国巴黎罗浮宫的外景,罗浮宫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和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并称世界三大博物馆。罗浮宫共收藏有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近40万件,其中艺术珍品3万件,更有被尊为罗浮三宝的三件艺术品,它们是什么呢?生:胜利女神,蒙娜丽莎,维纳斯。二、解题(投影:罗浮三宝图片)很好,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胜利女神雕塑的头部和维纳斯的双臂都已经缺失了,但是,这好象并不影响它们成为世界级的艺术珍品。下面让我们

3、把目光移向维纳斯。(投影:大幅满屏维纳斯图片)请大家阅读文中注解(1)。三、研习课文,探讨文章主旨1、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维纳斯是爱与美神,我们是否可以由此推测维纳斯雕像的创作者的本意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美的典型(生点头表示认同),但是我们又看到,维纳斯雕像由于某种原因缺失了双臂,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一个遗憾。然而,在本文中,作者对断臂维纳斯的观点是怎样的?“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2、维纳斯的双臂为何必须失去(1)失去双臂师:大家对作者的观点认同吗?(讨论3分钟)生1:我不认同。因为作者的表述太绝对了,我觉得没有失去双臂的维纳斯也是美的。生2: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如果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我们都要

4、把手臂砍掉。生3:我觉得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与其安上一双并不完美的手,不如留下一段空白,任由人们去想象。师:很好。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作者观点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作者观点的表述,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个判断中,关键词是什么。生:(广泛发表看法,并归纳)“如此”,”必须”。师:好,我们首先来看“如此”这个词。在这句话中,“如此”所起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生1:表程度。生2:表修饰。师:“如此”在句中一般也就是这两种用法。如果说表程度的话,那我们很好理解,它是为了强调维纳斯的“秀丽迷人”程度之深。有同学说表修饰,能不能说说理由?生:我觉得这句话中的“如此”似乎是想告诉我们,作者所说的是

5、“像这样的”“秀丽迷人”。师:很好,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思路再往下想,作者在文中是否对“秀丽迷人”做了具体的阐释?如果有,请大家把它找出来。生:“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不管你欣赏哪儿,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生:“浓浓地散发着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氛,或者可以说,正深深地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生:“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生:“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

6、呀!”师:很好。同学们从课文第三段中找到了有关“秀丽迷人”的具体的解释性的句子。我们可不可以把上面这些句子分一下类?比如具体的、抽象的,外在的、内在的?生:前面一句说的是外在的美、具体的美,后面几句说的是内在的美、抽象的美。师:我们能不能在比较一下这两种美在这一段话中的主次关系?生(思考)师(提示):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段中的一个关联词“而且”?它起的作用是什么?生:连词,表递进。师:很好,那就说明是以后者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作者所说的“秀丽迷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有所特指的。这样我们再来看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表修饰,是不是能成立?生:(点头表示赞同)(2)复原维纳斯失去的双臂

7、?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此精美的一件艺术品,在创作之初是双臂齐全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她失去双臂的呢?原文中是如何表述的?生:巧妙地遗忘、无意识地隐藏、偶然追求师:很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维纳斯失去双臂的真实过程。(投影)看来,维纳斯原本确实是有一双手臂的,各位同学能否充分发挥想象,为维纳斯量身定制一双你认为最恰当的手臂呢?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维纳斯在神话中的身份,这应该是我们还原双臂的重要依据。生(1):因为维纳斯是掌管生育的女神,所以我认为她应该手抱一个婴儿。生(2):从维纳斯雕像半裸的形象来推测,我认为应该是刚洗完澡,一手扶着浴室的门框,一手提着滑落的衣裙。生(3):我觉得维纳斯应该一手

8、托着净水瓶,一手播撒着世间万物的种子,就像观世音。生笑,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师:大家是不是记得希腊历史上著名的特洛依战争是怎么引起的?(学生开始互相交流)有同学说了,是因为争夺一只苹果,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维纳斯的手上托着那只她赢得的苹果,是吗?生:(点头)师:好,刚才我们的同学大胆想象,为维纳斯双臂的复原提供了很多的方案,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做一个选择,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是最合理的?师: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公认结果的选择,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理由,每个人对“美”的认识也不一样。同样这个问题,在艺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让我们再回到课本,文中作者假设了复原双臂后将出现的情况,同

9、学们能不能概括一下?生:(概括)“再也不会被以前的、尚未丧失的往昔所打动”,;“艺术效果的高度本身已经迥然不同”, “根本不能产生超越丧失的美感”,。师:很好,我们再概括一下就是:难以打动人心,艺术高度下降,不能超越“丧失”的美感。师:(投影以上句子)那么,谁能告诉大家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生:是因为使欣赏者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让我们来回顾总结一下(投影):因为双臂的偶然丢失,维纳斯雕像给后世的欣赏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世界各地的人都为之倾倒;而我们一旦为维纳斯补上手臂,无数种奇妙的想象便消失了,感到满意的也仅仅是少数人而已。所以,作者在文章的一二部分中,通过“无”

10、“有”带来的艺术效果的正反对比,从逻辑层面论证了本文观点中的“必须失去”。3、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本文观点表述中的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失去的必须是双臂?研读本文中理解最困难的段落最后一段,让学生齐读,再使用提取主要信息的方法,把表意的关键词语找出来。(学生开始寻找,教师同时加以肯定)生:“为什么必须是两条胳膊呢?”“我只是想强调手的象征意义。”“手意味着的东西是什么呢?”“是千变万化交涉的手段。”“是媒介物”“是千变万化交涉的原则性方式。”师:好。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人要和外界进行感情交流,可以通过那些方式?生(七嘴巴舌):语言,手势,眼神,笑容,身体姿势师:那如果要进行物质交换呢?生:手。师:还

11、有吗?生:(不好意思)脚(学生笑)师:用脚和嘴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换动作。那么,既能和外界进行感情交流又能进行物质交换的首推身体的哪个部分?生:手。师:非常好!其实,作者在这几句话中反复想要强调的是:手是人和外界发生交涉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最丰富的方式。手的这种作用是身体的任何其他部位都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再来看下文“正因为如此”后的这句话,“正因为如此”用形象的语言进一步强调了手在物质传递和感情交流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师:那最后两句话又如何理解?其实,作者的最终用意也就在最后一句话。前面不是反复在强调手的重要性和丰富性吗,而维纳斯恰恰失去了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对于所有的热情赞美手的人来

12、说,不是极大的讽刺吗?但是,如果我们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因为手的重要性,维纳斯没有了双臂,我们心中要为她补上的愿望是更强烈的,因为手的变化的丰富性,给每一个欣赏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也是最大的,这不正是维纳斯成为艺术瑰宝的原因吗?所以作者说:“反过来,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投影余秋雨废墟中关于残缺美的话,并让学生齐读)师:如果要说留下想象的空间的话,身体其他部分的缺失也可以留给我们想象,为何必须是手, 而不是其它部位?也就是残缺都是美吗?显然残缺并不一定就美,只是经过与身体其它部位的比较和推理,作者认为手的缺失给欣赏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最大,可见缺

13、失是有条件的,残缺并不一定会增加艺术品的审美效果。4、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师: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明了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的原因,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文章首先从正面阐述了失去双臂带来的整体美的效果,再从方面论述复员双臂反而不会有这种“丧失”的美感,最后从侧面探讨了失去的必须是双臂而不是其它部位才能存在梦幻曲。5、总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去熟悉一种美学的理论,事实上,在“美”这个问题上,每一个人的看法和理解是不同的,甚至可以完全相反。所以,法国人常常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我们今天学习这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来感受一下作者严密的思维逻辑。一个看起来那么绝对的观

14、点,作者却能条理清晰、滴水不漏地把它阐述出来,进而能逻辑严密地加以论证,不仅如此,在行文的过程中,作者还不时地使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比喻,来增强说理的效果。作者未必是一位美学大师,但他肯定是一位语言大师。四、延伸教学在文学艺术中,残缺美吗?请举例说明。1、 齐白石画一枝,枝上有两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多么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只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2、3、4、5、6、7、8、9、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汤贻汾画鉴析览云:“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2、叶绍翁游园不值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着墙内满园春色灿烂夺目,失望后的意外精神补偿,弥足珍贵。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