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107653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论 文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小学段 慧 琴2014年6月18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段慧琴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老师头疼。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在“数学广角”教学中,我以小明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为线索,设计了“密码门”

2、、“密码锁”、“握手游戏”、“穿衣搭配”等一系列活动,各教学环节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中享受着快乐。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共同研究,与学生一起构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

3、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

4、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比如:能收缩的躺椅的椅面和椅背成大小不同的角,我用图示展现在黑板上,问:“你更愿意坐哪种形状的椅子呢?为什么?”等等。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

5、活中的价值。三、创设问题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问题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问题活动之中,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激发求知欲望。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如下等式:632;60302;6003002;600030002然后提问:这4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得的商都是2?这时,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学习,不知不觉中学到不

6、少有用的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的浓郁兴趣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我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用电脑演示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用运动的观点说明角的概念,看到角的运动轨迹,为量角学习作了准备,也使学生看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运用多媒体中移动的功效,比较角的大小。通过直接比较,可以

7、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间接比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以及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多次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手、脑、口并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符合小学生由感知到表象,再由表象到抽象这一认识规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参与机会较多,

8、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五、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练习中我时常组织学生完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另外

9、,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是教师上课线索的体现,更是一本微型教科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突出知识的关键所在,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为此每节课的板书都要经过我精心去设计,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六、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

10、、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当我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立即表扬,“你真能干,你是咱班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了另外,我对他说,“你真聪明”;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我又说:“祝贺你,成功

11、了”等等,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如“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说”、“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