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107093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团团圆圆过中秋2.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尊老敬老过重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秋天里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即敬老节,了解节日文化、感受节日魅力,体会节日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尊重老人,学会关爱老人,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和人们独特的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能说出重阳节的来历、常见的习俗和活动。2.具有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通过采访他人、观看影像资料和图片,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能辨识尊重老人的常见做法

2、。随班就读学生个人目标:1.知道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要登高、可以看菊花等。2.能够说出尊敬老人的行为,如:捶背、倒茶、送礼物等。3.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活动。2.培养尊敬长辈、尊重老人的意识和情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准备:1.视频:小敏制作重阳糕2.视频:全国敬老活动新闻3.写绘作业:重阳习俗的收集4.课前预学单:收集家中长辈年轻时和现在的照片5.两场情境表演模拟练习6.小敏的发言和小敏家长辈的发言7.重阳糕一份,菊花酒一瓶教学流程:一、品尝美食 走进重阳通过美食引入,知道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节日的感

3、情。二、小组交流 了解重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更深刻地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加深感受。三、聊天采访 感悟尊老利用新闻视频,学生的采访调查,延伸到自己家中的老人为社会为家庭做的贡献,拉进学生与老人的距离,从心底由衷地敬佩老人。四、情境表演 学会敬老通过情境表演,实现生生互动的自我教育目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升华。教学过程:活动一:品尝美食 走进重阳【活动过程】1. 播放小敏学做重阳糕的VCR,让小敏与大家分享品尝美食。2.人们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板书: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设计意图】知道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节日的感情

4、。3.今年的重阳节是哪一天呢?有谁留意过?老师为同学带了一张挂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设计意图】通过挂历寻找,进一步强化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同时为教师下面的活动做准备。4.为什么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重阳节呢? (课件介绍: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所以把这天叫作重阳节。)活动二:小组交流 了解重阳【活动过程】1.小组交流:写绘作业我知道的重阳习俗(汇报预设:)(1) 小敏,你知道重阳节吃什么?吃重阳糕:在这一天,大家都吃重阳糕,意寓健康长寿。(2) 小雪,你知道重阳节喝什么?饮菊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

5、俗。据说喝了菊花酒可以祛除百病。(3)登高:就是登山,是重阳节里最重要的活动。 谁在这个节日里登过山了给大家讲讲你登高的感受。重阳节这天,大诗人王维也在登高。学生和教师一起吟诵古诗。(视频)(4)赏菊:观赏菊花。秋天里你们看到过菊花吗?常州市的青枫公园每年都会举办菊花节,大家可以观赏。(5)佩茱萸、簪菊花:茱萸是一种植物。在重阳节里,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或插在头上,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认为这样可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出示佩茱萸、簪菊花的图片)【设计意图】小组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从而更深刻地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加深感受。2.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对重阳节有什么感受? (活

6、动真多、活动有意思)3.小结: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活动三:聊天采访 感悟尊老【活动过程】【设计意图】知道重阳节又叫敬老节,感受社会各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激发学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愿望。1.师:现在的重阳节还有一个新的名字呢,你们知道吗?(板书:敬老)你知道为什么又叫“敬老节”吗?(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在数字中又是最大的,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在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2.师: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了“敬老节”这个日子,这种传统美德就更加能发扬光大了。每年这个时候,全社会都开展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全国新闻

7、,敬老节的视频)【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扩大课堂教学的知识面,让学生增长见识。3. 小敏心中的爷爷奶奶师: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每一个家庭都有老人。(PPT选取播放有代表性的,孩子们课前收集的爷爷奶奶年轻时和现在的照片)【设计意图】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就是一种生活体验,同时还与老人有了互动沟通。学生通过对长辈的“采访”,开始了解长辈并从心底由衷地敬佩自己的爷爷奶奶。这源于生活的一个很普通的道理:爱,是因为了解。(这里给学生自由地向小伙伴夸赞爷爷奶奶的时间,教师可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师:同学们在小组里夸得真起劲,小敏跟全班同学夸一夸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8、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自愿上台发言,把小采访中感受的爷爷、奶奶的“事迹”一件件摆出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对爷爷、奶奶们的道德感悟。4. 爷爷奶奶眼中的小敏师:小敏的爷爷奶奶真了不起呀,为社会为家庭做了这么多贡献。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把小敏请来了,让我们掌声欢迎!您的孙女小敏在家表现怎么样?5.师:请静静地观察一会儿小敏的爷爷奶奶,他们与年轻时有什么变化?【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要给学生们1-2分钟观察时间,还可以提醒孩子们相互观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到老人们曾经的年龄与美好,现在的沧桑与疲惫。发现:脸上有皱纹、头发白了、牙齿越来越少了、拿不了重物、走不动路了.师:年轻时

9、,爷爷、奶奶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现在他们年龄大了,体力、精神都不如以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人呢?(板书:尊老)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预设:捶捶背、敲敲腰、聊天、讲故事解闷、做家务、送礼物等。)小结:我们班都是有爱心、懂得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与爷爷奶奶分享重阳糕。【设计意图】联系家庭,形成家校合力;老人现身课堂,给孩子即时的真实感,是提高品行训练实效的好方法。活动四:情境表演 学会敬老【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说一说、情境模拟的方式,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意识和行为习惯。1.表演情景剧: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表演如何尊敬老人的情景剧,以下故事二选一,加上动作、对话。请两小组

10、上台展示。(1)故事一:“敬老节”这天,小明主动帮爷爷奶奶做事。第二天,他就又恢复原样了,不听老人话,写完作业让老人给他收拾书包。(预设:小明的做法不对。小明“敬老节”那天做得很好,但不是“敬老节”的时候,他也应该这样做,才是孝敬老人的表现。)(2)故事二:小强在家很听爷爷奶奶的话,是个孝顺的好孙子,可是在外面看见其他老人有困难需要帮忙,他就装没看见,不去理睬。(预设:小强见到其他老人有困难时应该主动去帮助。)2.小结:无论是家中的老人还是社会上的老人,我们都应该尊重,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敬老、爱老的好孩子。在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养成尊敬、敬老、爱老、助老的好习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

11、去。(板书:美德扬)【设计意图】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表演,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融于直接的体验中。这种模拟、体验,往往能实现生生互动的自我教育目的,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升华。全课总结:【设计意图】课件播放重阳节的相关图片,再次感受民族节日文化。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在美丽的秋天还有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去了解重阳节,参与重阳节的活动,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引读板书:秋高气爽美德扬,尊老敬老过重阳)课后延伸:师: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要来临了,你想有怎样的方法为你身边的老人表达一份敬意呢?(送贺卡、做重阳糕、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师:尊老敬老不仅仅是在这一天,而是(板书:全年365天)心动不如行动,快动起来吧! (常州市兰陵小学 刘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