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106064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五年级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阅读教学教 师赖蓉单 位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课题名称祖父的园子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像作者这样的童年的乐园,每个孩子心中都或多或少向往或眷念着这样一方天地。

2、祖父的园子里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孩子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阅读教学中要从孩子的情感体验出发,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联想、想象,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同时,结合本文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反复品读重点语段,并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能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自由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

3、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课文读通读顺。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环节的组织内容落点1步骤1、2、3学习方式1、扣题导入,走近萧红课件资料简介作者,有人说,萧红是一朵盛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字,大气的文字。她的

4、命运如此悲惨,那么她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激起学生思维活力2、初入园子,感受景物的自由(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园子的段落。(第2节、第13节)(2)引读第2节,读出园子的美和生机勃勃。(3)自由读第十三节。我想,读着这些文字,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两个词,(无拘无束、自由等)。对,你的感觉和文中的我“的感觉相通了,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这一段中用了十个“就”,读起来是不是觉得啰嗦?(文字朴素清新;反复手法)体会作者反复句式的妙处。点拨:相同句式一次次的出现,作者就一次次的在回味着祖父的爱,像涓涓细心,甜甜地滋润着心田。1、自读课后“作家卡片”

5、,看课件资料;2、自读第一节,走进园子,说说初步印象;3、齐读第2节,说说“我”在这个园子里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4、自由读第十三节,说一说:这一段中是怎样写园中的自由的?注意勾画出那些有趣的、特别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抓住排比句,特殊句式“愿意就”品析。美读13小节。指名配乐读,读出我的自由,读出快乐,读出爱与温暖。内容落点2步骤1、2、3学习方式1、涵咏文句,感受“我”之“自由”(1)默读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反复朗读,想像画面,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再与小组同学交流。预设几个重点句子,(2)学生交流时,相机出示重点句子,点拨:A、第3节,引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

6、体悟乐趣。B、第4节,引导学生用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C、第11节,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D、第12节,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小结:祖父在园子里栽花、下种,我其实是在 玩闹 自由 快乐 幸福2、精读深思,体会祖父之“爱”说、议、读相结合,(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书:爱)(3)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4)深入文本,读书体验

7、。(出示句段)让我们带着祖父的笑,轻轻地在嘴里读着这首爱的小诗,在心里暖暖地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5)出示说话练习的填空。试着填空。师引说,重点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思考“我对着天空,大声地说 自由的。”还可以怎么说(也、最、更、不、要、想)?并说出自己这样填的理由。点拨:因为我自由,所以在我眼里看什么才都是自由的,用其它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是一种巧妙的方法!1、默读312节,注意那些最有趣、最好笑的细节,反复朗读,想像画面,把你认为闹的最有意思的地方圈画下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再与小组同学交流:哪些句子让你强烈感受到园子的自由?全班交流汇报。 2、出示自读要求。思考:我不仅得到了

8、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感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再入文本,读书体验。(出示句段,自由读)说话练习。先自已品读,再试着填空。更进一步地思考“我对着天空,大声地说 自由的。”还可以怎么说(也、最、更、不、要、想)?并说出自己这样填的理由,内容落点3步骤1、2、3学习方式1、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小结课文写作特点:作者既写自己在园子的生活,还借园子里的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这就叫借物抒情。引导: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就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就能写好自己我们的习作。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思维聚焦在课文隐含的教学价值上。2、品味祖父形象,感受爱和温暖3

9、、回归课题,拓展: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愿望A、对于萧红来说,天堂就是(引导学生圈出课题中的“园子”一词)。B、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怀念那一段美好的岁月。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更是作者精神的家园。课件资料介绍:萧红在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去世了,后妈不喜欢她。爸爸因为她是女孩也不喜欢她。祖母有洁僻,非常爱整洁,不喜欢小孩子闹腾。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给了她太多的爱和温暖。19岁那年,疼爱她的祖父去世了, 20岁的她就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在饥饿寒冷和病痛的折磨中,在个人生活的缕缕伤痛中,在战火和敌机的追袭下,她先后在哈尔滨、青岛、上海、日本、等地流亡写作。祖父的园子

10、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配乐出示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942年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这个才女病逝了,只有31岁。而祖父的园子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园子里的花草树木也成了她记忆中最美好的回忆。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这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怀念。激发学生再次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稚拙之美,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原著和她的其他作品的愿望。1、总结盘点,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再次默读3-12小节,找一找,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体会到什么就说什么。结合课件资料,体会园子的精神意义,了解课文背后

11、的原作呼兰河传的文学价值。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组织终点拓展升华,走进生命的园子精读深思,感受祖父的慈爱走进趣事,感受童年的快乐走进园子,感受景物的自由起点作业或预习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用文中词语填空,用一句话说说这园子给你的初步印象:这是一个( )的园子。作业: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个语段。课外阅读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为本单元口语交际活动作准备。自我评价本文节选自小说呼兰河传,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的第二、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祖父的园

12、子,教学时,我就从这两个自然段入手,第一课时主要安排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第二课时主要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父的园子快乐、自由的特点,体会祖父给萧红的爱和温暖。文章看似平淡,实则蕴藏着作者深深的情感,那么,教者就要引领学生将这种感情通过对字里行间的咀嚼,在品味语言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开放自由的感悟方式去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阅读规律,我以课文第十三自然段为切入点,抓住文眼“自由”两字来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从第2节和第13节入手,欣赏园中景物的自由生长;品味312节,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寻找自由的根源

13、祖父的爱,是祖父的爱给了“我”一颗自由的心,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再跳出文本,抒发自己渴望自由的心灵,最后通过资料拓展,升华主题,引导学生读一读园子背后的故事,把学生视角引向经典原作呼兰河传。由浅入深,由浏览到研读细节再到精读深思,使学生对“自由”的理解逐渐深刻与丰满,做到形散神聚,重点突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段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更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在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精妙的同时,感悟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且运用文中句式练习说话,进行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回归课题,引导学生了解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的人生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祖父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加深情感体验,拓展“生命”的意义,增加文本厚度,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