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10531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用汽车设计的特点和要求:(1)专用汽车设计多选用定型的基本型汽车底盘进行改装设计(2)专用汽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总体布置和专用工作装置匹配(3)针对专用汽车品种多、批量少的生产特点(4)对专用汽车自制件的设计,应遵循单件或小批量的生产特点,要更多考虑通用设备加工的可能性。(5)对专用汽车工作装置中的某些核心部件和总成,如各种水泵、油泵、气泵、空压机及各种阀等,要从专业生产厂家中优选(6)在普通汽车底盘上改装的专用汽车,底盘受载情况可能与原设计不同,因此要对一些重要的总成结构件进行强度校核。(7)专用汽车设计应满足有关机动车辆公路交通安全法规的要求(8)某些专用汽车可能会在很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其

2、使用条件复杂,要了解和掌握国家及行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使专用汽车有良好的适应性,工作可靠,是要设安全性装置。专用汽车底盘的选型:所谓二类汽车底盘,即在基本型整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所谓三类汽车底盘,一般是在基本型车的基础上,去掉货箱和驾驶室。常规的厢式车、罐式车、自卸车等通常是采用二类汽车底盘改装设计。底盘选型时应满足如下要求:()适用性()可靠性()先进性()方便性总布置的原则:(1)尽量避免对汽车底盘各总成位置的变动.因为些总成部件位置的变动,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也可能影响到整车性能。但有时为了满足专用工作装置的性能要求,也需要作一些改动,如截短原汽车底盘的后悬、燃油箱和备胎架的位置作适当

3、调整等。但改变的原则是不影响整车性能。(2)应满足专用工作装置性能的要求,使专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3)装载质量、轴载质量分配等参数的估算和校核为适应汽车底盘或总成件的承载能力和整车性能要求。应修改总体布置方案。(4)应避免工作装置的布置对车架造成集中载荷;(5)应尽量减少专用汽车的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装载质量(6)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整车总体参数包括尺寸参数和质量参数两大部分:尺寸参数1外廓尺寸外廓尺寸即指整车的长、宽、高,由所选的汽车底盘及工作装置确定,但最大尺寸要满足法规要求:车辆高不超过4m;车辆宽(不包括后视镜)不超过2.5m;外开窗、后视镜等突出部分距车身不超过250mm,车辆长:货车

4、不超过13m,半挂汽车列车不超过16.5m,全挂汽车列车不超过20m。2汽车的前、后悬直接涉及到汽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一般要求都在25以上,至少不小于20。前悬应满足车辆接近角和轴荷分配的要求。前悬与驾驶室、发动机、转向器、前保险杠等总成布置有关。后悬应满足车辆离去角和轴荷分配的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即对于客车和全封闭厢式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65倍;对于其它车辆,后悬不得超出轴距的0.55倍,但最长不得超出3.5m。在实际改装过程中,后悬变动比较多。例如对于自卸车,一般要将所选的普通汽车底盘的后悬变短,而对于有些罐式和厢式汽车,则要将后悬加长。(二)质量参数1.装载质量me

5、对装载质量,要考虑以下两方面:(1)用途和使用条件如货流大,运距长,宜用大吨位,便于提高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而对于货流多变、运距短的运输,则宜采用中、小吨位车辆。(2)合理分级在装载吨位级别上,要分布合理利于专用车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对于同一底盘,在设计时应尽量提高装载质量。2整备质量m0所谓整备质量是指专用汽车带有全部工作装置及底盘所有的附属设备,加满油和水,但未载人和载货时的整车质量。整备质量是一个重要设计指标,对运输型专用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影响很大。据估计,载重汽车整备质量减少10%,可使经济性提高8.5。3.总质量ma所谓总质量是指专用汽车装备齐全,满载(规定值)货物及乘

6、员时的质量。对于作业型专用汽车,如起重举升车、高空作业车等,总质量主要由改装后的汽车底盘质量和专用工作装置质量确定,无需考虑装载质量。为了部分弥补专用汽车装载质量的下降,可采用原车底盘允许的最大总质量,合理地利用原车底盘的超载能力。一般最大允许可超过原车型总质量的5左右。4.轴载质量最大轴载质量是专用汽车在公路行驶时使用受限制的一个技术参数,也是公路和桥梁设计载荷标准的依据。(1)轴载质量的计算专用汽车总质量ma和专用工作装置备部件质量及其质心位置确定后,就可计算轴载质量。下图为某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布置图,设m1、m2为整车前、后轴轴载质量,根据力矩平衡有:(2)轴载质量的限值轴载质量(轴荷)

7、的限定值是确定车辆总质量确定的依据。5轴载质量的分配原则所谓轴载质量分配是指车辆某一轴的承载质量占整车总质量的百分比,应分空载和满载两种上况考虑。改装后的专用汽车轴载质量分配应尽量和原车型靠近。对于单车在满载条件下,长头车的前轴质量应达到25,平头车的前轴质量应达到30,对于半挂汽车列车,在空载时,鞍式牵引车驱动桥轴载质量至少应达到汽车列车总质量的25。在确定轴载质量分配时,还应满足以下原则:轮胎磨损均匀。如对于4x2型单胎车辆,前、后轴应各占12,对于42型后双胎车辆,前轴应占13,而后轴应占23。允许轴载质量的限制。轮胎负荷系数。所谓轮胎负荷系数是指轮胎所受到的静负荷与轮胎额定负荷之比。一

8、般取0.9-1。操纵稳定性。要求改装后的专用汽车在各种工况下,应具有一定的不足转向。质心位置。在横向,应使左、有车轮的承载质量分配均等,其最大偏差不得大于3%4%。在纵向,要满足前面提到的轴载质量分配条件。在高度位置,应使质心尽可能低。从车辆行驶稳定性考虑,质心高度应满足以下条件:底盘改装部件的布置:一般以底盘车架的上平面线作为高度基准,以前轮中心线作为纵向基准,以汽车中心线(纵向对称平面)作为横向基准。(一)发动机的布置应使整车质心在横向尽量落在纵向对称垂直平面内。尽量降低发动机的位置,以便于传动系的布置和降低整车的质心高度。但要注意保证适当的地隙及和转向拉杆等杆件间的运动间隙。曲轴中心线与

9、车架上平面必要时可有一定的倾角。一般取14,以减少万向节传动的夹角。发动机维修保养方便。(二)传动轴的布置对于需要变动轴距的车辆,要对传动轴作重新布置,在布置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满载静止时,两传动轴的夹角不大于34。过大的传动轴夹角,会使传动效率降低,磨损加快。(2)若轴距加大后,传动轴要加长,此时要计算传动轴的临界转速。(三)制动系统的布置应注意以下事项:1管路的布置2储气简的布置3附加耗气装置的布置(四)电器装置的布置1.附加耗电装置的电源当专用工作装置的驱动系统或控制系统需要电源时,可直接接上底盘电路、但此时应校核底盘所装用的发电机、蓄电池塘的功率和容量是否足够,必要时应相应地增

10、大。2电器装置的接地专用汽车所用电器均是负极接地(搭铁)。对于加油或运油车,要有疏导静电的措施。在加油或供油的专用工作装置(油罐、管路、附件等)与车架及地面管道之间都要有导线或导体相连,并通过金属链条或专用导电橡胶板条接地。3导线的布置需延长导线时,应尽量采用与底盘上型号、颜色相同的导线,通过插接件或接线住相连。当导线穿过车架纵横梁时,应有保护装置。导线的固定管夹的间距应在200800mm之间。取力器的布置:(一)前置式1发动机前端取力2发动机后端取力3夹钳式取力器(二)中置式1.变速器上盖取力2变速器侧盖取力3变速器后端盖取力(三)后置式1分动器取力2传动轴取力主车架的改装:(一)主车架的钻

11、孔和焊接主车架是受载荷很大的部件,除承受整车静载荷外,还要受到车辆行驶时的动载荷,为了保持主车架的强度和刚度,原则上不允许在主车架纵梁上钻孔和焊接,应尽量使用车架上原有的孔。如果安装专用设备或其它附件,不得不在车架上钻孔或焊接时应避免在高应力区钻孔或焊接。主车架纵梁的高应力区在轴距之间纵梁的下翼面和后悬的上翼面处。因为这些部位纵梁应力较大,钻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二)主车架的加长设计因专用汽车法布置的需要,对主车架有时要进行加长。若用普通汽车底盘改装则需要将轴距加大,改装长货厢来提高运输效率,此时要将车架在其中部断开后再加长。也有将车架后悬部分加长的改装设计。车架加长部分应尽量采用与原车架纵梁

12、尺寸规格一样、性能相同的材料。车架的加长部分与车架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三)主车架加强板的设计加强板和主车架的固定最好采用铆接。加强板末端和铆钉孔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mm,铆钉的间距为70一150mm。当铆接有困难时,可在加强板上加工孔塞焊于纵梁胶板上,塞焊孔直径为20一30mm,塞焊孔与加强板端部的最小距离为25mm,孔间距为100一170mm。副车架的设计:(一)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基本同于原车架形状提高抗扭抗弯能力(二)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为了避免由于副车架截面高度尺寸的突然变化而引起主车架纵梁的应力集中,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应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三)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1)

13、止推连接板;2)连接支架;3)U形螺栓;厢式零担运输车可分:长头驾驶室式和平头驾驶室式两种。前者车厢而积利用率较低、空气阻力系数较大;后者车厢面积利用率较前者有明显提高,外形较协调。装有导流罩的平头驾驶室式厢式零担运输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小,适于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厢体构成:是由顶盖、底架(包括副车架纵梁、横梁)、前围、后围(后门框)、左右侧围六大块组焊而成。厢体布置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质心高度应满足GB725887的规定,车辆在静态空载条件下,倾稳定角不小于35。2)改装后最大总质量不应超过原车型的允许最大总质量,轴载质量应超过原车型最大轴载质量的3。3)厢体应有足够的内部高度和宽度,以便装卸

14、作业及集装容器的运输。车厢与底盘的连接:实际上就是将车厢底架(副车架)纵梁紧固在底盘的纵梁上。一般同时采用角铁连接与传统的U型螺栓连接,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骨架结构及加工方法:“井”字形的矩形框架。首先将组成车厢的六大块,分别加工为骨架分总成,然后将这六大块骨架分总成焊接成一个完整的车厢骨架。底架是整个车厢的安装基础,受力比较严重,因此底架的纵梁和横梁均采用槽形截面,并且两者采用纵横搭接的结构,以提高底架的强度和刚度。蒙皮的设计:蒙皮本身就是薄壁板件。通过一定形式的连接(如铆接、焊接、粘接等),将其固定在骨架的框架面上,成为车厢的内外表面。为了提高蒙皮的刚度,往往事先在薄板上压制成截面形状各异

15、的加强筋。从提高刚度考虑,弧形最佳,其次是三角形和矩形。对车窗密封条提出以下要求:具有良好的弹性,以保证密封可靠,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以保证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即在-40一50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均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便于成型和装配。冷藏汽车是指既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又装备有制冷装置,用于冷藏运输的专用汽车。保温汽车是指装有隔热结构的车厢,用于短途保温运输的专用汽车。冷藏保温汽车可按以下方式分类;(1)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为机械冷藏汽车、液氮冷藏汽车、冷板冷藏汽车、于冰冷藏汽车、水(盐)冰冷藏汽车。(2)按隔热车厢总传热系数瓦分为:普通隔热型车厢的冷藏汽车强化隔热型车厢的冷藏汽车冷藏汽车的制冷方式1.固体制冷(1)水冰及盐冰制冷(2)干冰制冷2.冷板制冷3.液氮制冷4.机械制冷冷藏汽车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燃油暖风机加热、电热丝加热、利用发动机冷却水水温和废气余热加热以及利用制冷机组制冷剂加热循环加热等。机械制冷冷藏汽车四大部件:动力装置、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整体式和和分体式冷藏保温汽车的热工参数主要是指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