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10041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 (4).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设计研究成果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的伊始,国家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凝结了几十年来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全新内容,成为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新教材第一学段的呈现方式以“实践活动”为主题,主要强调“实践”,强调数学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理解和把握这个新的领域,对于一线教师的数学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在倡导创新教育,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其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实践活动顾名思义:数学+实践活动

2、。实践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他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活动中学生积累经验、感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架起了课堂上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的桥梁,使数学各部分知识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血肉相连的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新教材中“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大多数数学老

3、师对实践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在教学中或穿新鞋走老路,或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仍存在着重书本知识,轻直接经验;重结论,轻过程;封闭学习多,开放学习少;机械记忆多,实际应用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将小学新

4、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设计作为一个实验课题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进而,改革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新教材中“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本实验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教学“实践活动”能力的实验教师群体。具体目标是:1、转变教师对新教材中“实践活动”的认识及教学观念;2、努力探索实施“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初步构建起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数字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3、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现实世界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字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

5、用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通过的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5、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一批实验教师,形成一批具有在新教材中具有实践活动教学能力的教师群体。三、实验方法及步骤本实验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学生前测差异也不显著,也就是说,实验前两组的条件是基本对等。本实验的周期为四年,(1)调查本校及周边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现状,为制定实验方案。提供依据:(2)拟订实验方案,组建研究班子,确定实验对象;(3)培训实验研究人员。2、首轮实验阶段(1)进行实验能力前测;(2)组织实验,召开实验研

6、讨会10次,及时推广先进经验、调整、充实、完善实验措施;(3)组织实验后测,进行实验小结,修改实验方案。3、第二轮实验(验证性)实验阶段(1)进行第二轮实验前测;(2)对实验组对照组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后测再进行分析、统计的基础上写出实验报告。4、总结阶段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善各种实验资料、准备结题。四、实验措施课题进行了两轮研究(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走进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及数学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认识到:书本知识的学习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实践学习,参与

7、学习,探究学习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不可偏废。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数学领域的知识,从中选择并确定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直接体验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进而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示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数学实践过程。它超越了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学,它是通过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和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生活

8、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题研究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它也不同于现行的数学活动课,它涉及的领域更广泛侧重从数学的角度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强烈的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二)营造开展实践活动的环境,以便实验的顺利开展。1、学校内提供的一小块实验基地,小到教室内的实验角,教师制作的教具、学具等;2、召集实验班的家长开座谈会,讲解本实验的目的,以切实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实践活动”的开展;3、加强与学校周边的社区联系,如超市、医院等开展各种活动,以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以正常进行。(三)探索在新

9、教材中实施“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课题组实验教师在4年多的探索实验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活动教学法和主体研究性学习指导的方法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阶段、实验体验阶段、解决问题阶段、表达和交流阶段。按照数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过程“选择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收集信息(或准备材料)动手实验(或其他实践活动)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总结评价”开展实践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帮助者、指导者和监控者参与活动,鼓励学生既要大胆尝试,又要认真检验,既要独立探索,又要充分合作交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法:1、情境激趣教学法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

10、“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对此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提出情境激趣法。a.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直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怎样打电话省钱?”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的趣味性b.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

11、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另一方面要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够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春游租车问题”“铺地砖问题”“购房问题”等,让学生在生活中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问题不能真实的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可以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观察思考如:教学“元、角、分”可在教室开展角色游戏“小小商店”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的知识。c.创设大课堂情境。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完“分数”问题在课后可让学生

12、去超市调查,寻找有关的分数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和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能力。2、问题教学法波利亚主张“与其穷于应付繁锁的教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选择一个有意义的题目,去帮助学生深入发掘题目的各个侧面,使学生通过这道题目就如同通过一道大门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少做题,彻底消除题海战术和机械模仿。由此看来选择综合性和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就显得尤为得要。例如:陈文老师设计的“树叶的面积”一课中提出的一棵树有多少片叶子?这是个现实的,开放的问题。由于

13、没有现成的答案,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因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为此,学生要到户外亲自进行观察、合作、统计、实验、估算等活动。这样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探索各种中就会用到许多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验教学法这是根据道尔顿制实验室法提出的,道尔顿制是1920年柏克赫斯特女士在马萨绪州的道尔顿中学首创的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原则是:自由、合作、计划。具体来说,就是把小内容定为按科目的作业大纲,师生签定以周、月为期的教学公约,然后由学生去各自实验,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考查,这是一种自定步调、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学习制度,采用了

14、弹性制的方法,要以根据学生进度快慢决定学习期限,其法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经验事实的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实验方法是一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它可以用来引导数学规律、法则的发现,启迪问题解决的思路,说明所研究的对象的某些数学性质,判断或验证数学性质或结果的真实性。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由来等,一般都是运用实验方法导出结果的。用实验方法处理数学问题必须从问题的实际情形出发,我们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比如,试试制作一个100以内的质数表。

15、先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思考方法:要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需要对2-100之间的每个正数数逐一实验。为了便于进行实验,可以利用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从2起有规则地剔除合数,以便尽快找出质数。首先,2是质数,大于2的2的倍数都是合数,所以将这些数去掉。这时,在2后边剩下的第一个数5是质数。然后将大于3的3的倍数去掉,在3后边剩下的第一个数5是质数。然后将大于5的5的倍数去掉。这样继续进行下去,经过有限次实验,逐步地将合数筛去,最后留下的数就组成一个100以内的质数表。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

16、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4、操作教学法众所周知,操作是一种由多种感官参与的以感知形式为主的认识活动。操作的本义就是抓在手里,其实质强调通过手的活动获取感知经验。操作言语思维。言语是以思维为基础,思维是以言语为条件的。二者的紧密联系,致使人一旦学会了语言,再也难以进行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