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997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提问艺术初探.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湛江市第四中学梁丹丹俗语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是培养其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效率之根本。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传授基本知识,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控制教学过程。它贯穿于语文课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通过提问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课堂提问是一问艺术,提问也要讲艺术。语文重在引导。如果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上能在上多下工夫,设计好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提问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位老师在上项链一课时,他提出这么一个

2、要求: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外,你们还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吗?大家兴趣倍增,思维的闸门打开了,设想了许多结尾进行交流、讨论、比较,还是一致认为课文的结尾更妙。这位老师的教学魅力之一即是他艺术的提问,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抓住发散点提问。我在教醉翁亭记时,对课文四部分作了这样的提示:醉翁亭记是由四组朴实的镜头用蒙太奇方法组合而成的,同学们,假如你们是摄影师,你们将用怎样的镜头拍摄这些美景?同学们是这样来欣赏这组美景的:首先出现的是一个“远景”,接着镜头摇动推进,以特写的方式停留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之上。接着是一组快速闪过的空镜头,山间早晚之景,四季景色得到生动再现。这样意味深长地表达出山水之乐

3、的无穷。紧接着是一个景、情兼容的“长镜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一气呵成,在欢乐气氛中尽情展现“与民同乐”的情趣。最后一个全景镜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群鸟欢鸣、太守醉归,把“与民同乐”之意,渗透到画面之外。通过兴趣盎然的提问,使学生理解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题,也体会了文章的无穷韵味。那么,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提问呢?这就需要教师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以下为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一些体会。一、要注意提问的态度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

4、,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二、提问次数要适度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文学分析法之后,阅读课大都剥夺了学生读书的机会,一味地由教师“满堂灌”。后来发现它不合启

5、发式原则,我们把启发式等同于“提问式”,于是大兴“满堂问”之风。于是,有人上课一开口便是问题,大问题套小问题,问题层出不穷。似乎阅读课就是提问题,不提问题就没法上了。提问并非多多益善,提问的次数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掌握一个度。过多,学生易紧张而来不及思考;过少,则缺乏必要的启发,学生听课容易懈怠。三、要有一定的梯度。对于某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不可能迎刃而解,这就要增加思考的阶梯。其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例如讲解“拿来主义”时,就应多设几级提问的阶梯:“拿来”是指什么而言?“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大意义何在?这一连

6、串的问题由浅入深,逐层深入,才能启发学生对“拿来主义”有一个逐层深入的了解。四、要选准提问的角度。一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问,但最佳角度只有一个。选准一个角度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减少理解障碍。如,项链一文中“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就显得太大,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理解文章中的两句话:“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而且都是因为你!”路瓦栽夫人的遭遇是不是因为丢项链这件小事?是不是因为佛来思节夫人?然后架梯设题,就可以推论出她的悲剧来自个人,来自本阶级和那个资本主义社会。五、要注意提问的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

7、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我们仍以造成路瓦栽夫人的悲剧原因这一问题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人方面的原因只是原因之一。关于个人方面的原因,书中有许多描述,很容易回答,但只提问到此,很显然深度不够,结论不完整。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呢?阶级和社会方面的原因,表现在哪里?玛蒂尔德没有陪嫁的资产就不能认识有钱的体面人吗?跳舞时不是还有三个像路瓦栽那样睡在小客室的客人及他们的夫人吗?这些都说明了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真正原因不单是个人性格所致,还有深层的社

8、会和阶级原因,即:纸醉金迷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以金钱论地位的阶级,提问到此才有深度。但深度还不够,如果联系当前中国社会现实提出几个问题,如为什么要“两个文明”一齐抓?加强个人修养的意义何在?这样联系社会现实提问,才真正有深度,文章的借鉴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六,要明确课堂提问的要求。语文课堂提问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层层地深入挖掘。2、问在忽略处。课文中有些词语往往不被学生注意,而教师应循着文路,把它提出来探究,以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

9、课文。3、问在矛盾处。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4、问在重复处。不少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5、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6、问在空白处。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此表达效果。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从而领会

10、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此外,还要注意抓住重点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要正确,要有层次坡度,要合情合理。七、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方法。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我们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和课堂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运用提问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渐进型提问。在提问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级而上。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层层设问,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2、集散型提问。集中一点发问,回答发散,同中求异,点上长花。既能激发学生围绕一个

11、问题发表意见,又能使全体学生加入答问的行列,甚至形成热烈讨论的气氛。3、训练型提问。把课堂提问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特点。教学时不能把“写的是什么”作为讨论的基调,而应多涉及“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4、引申型的提问。从课文中的中心事件引申开去,借题发挥,创造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巧设疑障,启发思维。5、设悬型提问。教学中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6、深究型提问。这类提问多用于细读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深究重点段落的句子含义。一般要求

12、学生回答出“为什么”、“说明了什么”、“表示了什么”。7、 辨析型提问。这类提问多用于精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比较,鉴别、选择、运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辨析能力。8、入境型提问。“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决不是枯燥的符号,它包蕴着活生生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入境”。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中的情境,把自己扮演成文中某一角色时,这种“参与感”一经产生,兴趣就会大增,受感染亦更深。9、矛盾型提问。问题是思维的路标。矛盾型提问旨在思维上设置对立面,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论争。当学生在头脑中存在矛盾时,学生最爱思考,思维最活跃。10、一问多能,直入重点课堂教学要力求透彻,讲究效率,用相当的问题取得最好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可适当加大问题的容量,力争做到一问多能。防止和杜绝零打碎敲的问题,避免课堂教学高投入,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