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109374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位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本组教材有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写的一面,臧克家写的有的人,以及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在语文园地中“趣味语文”讲的是鲁迅12岁时候的故事。而“交流平台”中则是要交流“自己心目中的鲁迅”以及交流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方法。而“口语交际*习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写一个人。由以上的介绍来看,这是一个在文化上以“认识鲁迅”,在知识体系上以掌握描写人物方法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为主题的典型的“主题单元”。二、单元主题教学理念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我们决定采用“主题教学”的理念

2、。所谓“主题教学”,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主题教学有利于将语文教材零碎散落的,甚至单一的内容统整起来。这种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主题教学让学生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话题。今在更大的空间 ,多角度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得到审美教育,情感熏陶,知识和能力的升华。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或许读过一些鲁迅的显浅的作品,但是并不真正喜欢读他的作品。这是因为鲁迅生活的时代离学生比较的遥远,学生很难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以及感受得到鲁

3、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再加上鲁迅的作品寓意深刻,思想深邃,语言内涵丰富难懂,这样学生就更难读明白了。从而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只停留在“大作家”的初步层面上。这就需要我们在主题教学的过程当中,围绕着主题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时代背景资料以及有关鲁迅先生的各种事迹和他的作品。其次,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结构完整地完成写人记事的文章。但是往往选材不够典型,描写人物时缺乏诸如心理、动作、神态等的描写。通过此次的主题教学,意在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四、单元目标A、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大意。新课标规定小学高年段要学习快速浏览课文,把握

4、文章大意。本组四篇课文中有三篇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均是篇幅很长的课文。如果学生无法达到快速浏览把握文章大意的要求,那么课堂的主要时间势必就花费在读课文上,这样其他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当中应该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以提升他们在广泛阅读课外名篇时快速接受信息的能力。B、读懂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鲁迅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受到损害、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感受他的崇高精神

5、。而这组课文就是极好的范例。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读懂课文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了解鲁迅,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C、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本组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很多。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三个句;少年闰土有“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句子;一面有“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等句子;有的人整篇也有四个难以理解的句子。而我们的学生恰恰不懂得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以及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我们要借助例句,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句子。D、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能运用

6、这些方法完成写人的作文。在本单元中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少年闰土给我讲“守瓜田”“捕鸟雀”等有趣的事例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老师便以此为例,教给学生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此外,本组单元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也很成功,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并学以致用。E、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所叙述事例离现在学生的时代久远,学生读起来不易理解。但如果我们让他们多去收集有关资料,那么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但关于那个时代以及鲁迅的资料也是很多的。因此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选取有效信息。五、单元安排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是“话题切

7、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链接生活-升华自我”。因而我们对本单元课文做了如下安排:A、整体感知单元主题。B、探究文本:先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C、比较拓展:学习一面和有的人;D、链接生活:学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交流对鲁迅的认识。再学习少年闰土。E、最后运用所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学写一个人的作文,来“升华自我”。(五)第五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1、作家及作品:(资料袋内容)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 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许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

8、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2、重点问题(1)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怎样的特点?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或为见多识广)(2)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

9、”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3、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4、写作方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5、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作者:周晔。2、重点问题(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护; 谈“

10、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他自己。(2)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句话的含义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 “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3、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4、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第六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