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09322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犯》教学设计[3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犯罪教学设计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 闫孟佳一、 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心中有法”。具体对应的内容为:“了解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漫画赏析和案例比较,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2.通过合作探究,懂得不良行为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要防微杜渐。3.通过案例分析和视频思考,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要求,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难点:青少年怎样加强自我防范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 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导入播放视频预防青少年犯罪抢

2、劫罪学生思考:小刘为什么被判刑?这给我们什么警示?小刘触犯了刑法,我们要遵守法律,预防犯罪。环节二:学习目标展示环节三:了解罪与罚活动一:漫画赏析学生思考:这些行为都触犯了哪部法律?刑法教师总结刑法的作用及含义活动二:行为比较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对比分析两种行为有何不同,并完成表格。行为严重程度触犯法律 处罚 行为性质 行为一较轻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严重刑法刑罚处罚犯罪通过表格请你总结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学生总结犯罪的基本特征1.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

3、特征2. 触犯了刑法 法律标志3. 应受刑罚处罚 必然后果活动三:案例再现林森浩投毒案思考:(1)从上述案例中,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结合材料分析。(2)我国刑罚的实施机关和对象是什么?(3)上述案例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林浩森投毒致同学死亡体现了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林浩森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触犯了刑法;最终被判处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体现了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性的特征。(2)我国刑罚的实施机关为审判机关,对象为犯罪分子。(3)案例中的主刑为死刑,附加刑为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学生总结犯罪的法律后果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

4、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环节四:加强自我防范活动四:合作探究-陈某的故事(要求分为六个小组,每两组讨论一个问题,时间3分钟。每组组织答案,学生代表总结发言。)探究问题1.绘制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2.思考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我们该怎么做?3.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活动开展1、请学生代表在黑板上绘制犯罪路线图不良行为违纪一般违法犯罪联系现实:不良行为 违法犯罪打架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杀人罪偷窃 达到偷盗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等时盗窃罪结论: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5、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2、思考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我们该怎么做?原因:陈某缺乏道德修养,自制力不强,缺乏法治观念;怎么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3、学生代表总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思考与警示:观看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通过观看视频,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教师总结:怎样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环节五:课堂小结环节六:课堂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