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9298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 岳怀花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或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只是其利用的工具或者手段,而不是支架或者依托,所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概念上来说很多然在实际操作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误区的。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在思想观念上存在错误的认识为了融合而融合 在很多课里,我们其实看到一些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用了用信息技术反而形成一种累赘的环节,比如说一些数学课刻意将一些本来可以直接手工完成的画图分析等可以做成视频,在视频中加以讲解,实际想想这个过程在课堂上

2、用老师的操作讲解真实地完成或许更有直观更易于理解,相关视频其实是可以放在教学资源里供一些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课下复习而不是课堂学习。把信息技术神化、把融合看作时尚,堂堂课、样样课都要用到信息技术,而没能从思想观念上意识到融合的实际意义,只是形式化和表面化地融合,纯粹是为了融合而融合,反映在教学上的不良后果就是,让课堂学习停留在了感官和直观学习水平上,弱化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2、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错误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 很多人认为融合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手段或是更有效的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方式,即把融合的落脚点放在了信息技术

3、的展示和学习上,而非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以辅助学习。在具体操作时,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或是使用了课件用了视频就是在进行融合。而在这种学习中,大家有没有想过对教学来说很多时候会产生超时超量“信息轰炸”、人机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另外课堂上给孩子们提供很多很多的教学视频很多小资料小片段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而没有做好引导的话,这种利用信息技术充其量就是超大量地提供资源给学生,而没有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去看资料如何去思考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一些资源可以给操作带来一些便捷之处,也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一些改变,但是信息技术充其量只是它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全

4、部。二、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目的是用好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公平。教育信息化也是一个长期探索实践的过程,对于以上问题,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些思考,也应该想想相应的解决方法。1、思想观念要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不是单纯地用信息技术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难题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的万能工具,对于我们老师来说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那么对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现状来说,我们一直强调将课堂还给学生,而实际对于一个简单的口号,我们需要做的确实很多,从理念上来

5、说我们只是变成教育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从实际操作来说,我们需要做好相关教学设计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而不是单纯提供知识。2、实际操作需要多注意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 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可见,教育教学改革提出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对于这点来说,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结构,中学教育有十几个学科,每一个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融合上来说不是一概而论,应当是具体学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