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090898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合集五篇 第一篇: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民勤街社区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 为了加强信访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特制定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 一、除法定假日外,每周的星期一上午为本单位领导干部接待日,其余时间为工作人员接待日。 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实行包案督导落实责任制。领导干部对接待中群众反映出来的信访问题,必须坚持信访工作“谁主管,谁负责和“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及时处理。 三、对群众信访事项,严格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认真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要求合法合理,具备解决条件的,由包片领导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属于认识有偏差,要求不合法不合理的,

2、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使其息访,群众对办理意见不服的,要告知群众向上一级反映问题的法律程序,引导群众依法信访;对群众重复上访要求复查、复核的信访事项,本单位认真给予复查、复核,并出具书面意见书。 四、按?信访条例?要求,对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将结果书面告知上访群众。办理难度很大的,经交办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时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五、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作认真记录,认真做好群众 反映问题的交办、催办、督办等工作。按区信访局规定时间上报各种信访材料。 六、领导干部、职工接待群众来访,一定要耐心细致,讲究工作方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加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

3、系,切不可不讲工作方式方法,粗暴强硬,拒群众于千里之外,激化矛盾。 第二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 一、信访效劳中心对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统一安排接访日程表,每天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和一名所、站长负责接访。 二、负责接访的领导干部和所、站长,必须在当天的上午8:00至下午5:00到信访办接访,不准缺席。 三、接待群众来访要主动、热情、礼貌,要认真听取上访人反映的意见和问题。 四、来访人反映的问题,属自己分管工作范围之内的,应予当场答复或明确提出处理意见;对不属于自己分管工作范围之内的,要认真做好记录,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接访,共同确定处理意见。 五、要向信访人宣传?信

4、访条例?,教育上访人依法、有序上访,做好上访人的稳控工作。 六、对接待的信访案件,接待领导承当“首接责任,要对接待、受理和督导全程负责,确保每一案件都落到实处。 第三篇:xx市司法局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xx市司法局局长接待日制度 为进一步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不断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增强与群众的联系,认真听取涉访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标准群众来访接待工作,根据国家?信访条例?的规定,特制定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效劳群众的思想,通过领导干部接访,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5、,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 二、工作目标 构建领导重视、责任落实、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推进信访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切实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具体要求 一接待群众来访领导 市司法局局长、副局长。 二接待群众来访时间 局领导接待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定期接待来访者为每月第二周星期三日上午遇节假日顺延,由司法 局局长或副局长接待群众来访,轮流排班。办公室提前三个工作日告知有关领导,接访领导要按时到位,当班领导如有事外出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待,应提前和其他领导协商,保证至少有一位局领导负责接待;不定期

6、接待来访者,除固定接待日外,需负责处理接待本月上访者反映的问题;对上访者反映难度较大,需要局主要领导协调或要求向其他领导反映问题的由办公室负责约定接访。 三、接待群众来访地点 定期接待来访:安排在局领导办公室听取意见。不定期接待群众来访:一般根据群众反映的内容和要求,视情况选择接待地点。 四、接待来访处理原那么、方法 实行“谁接待,谁负责的原那么。对能够当场处理的问题,接访领导直接解答或提出处理方法,责成有关科室办理;对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重大疑难信访问题,接待领导要说明原因并将反映的问题记录在案,提出处理意见,责成有关科室在规定的时间内负责调查处理。对已经或者应当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的

7、问题,接访领导责成有关科室或指导信访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五、接待群众来访确定事项的办理回告 一局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确定的办理事项,由警务督察处负责跟踪督办,有关承办处室一般应在30日内办结; 情况复杂的也应在60日内办结。办理结果的报告应由承办处室领导审签后报警务督察处备案,并通过办公室对需要答复信访人同时回复。 二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难以处理的重大信访事项,有关承办处室应向局党组和接访领导写出专题报告,由局党组研究处理。同时可以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限不能超过30日,同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 三对于不能接受的信访事项,要说明理由,引导信访人依法通过其他渠道解决。 六、其他 一负责信访

8、接待的领导或者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应当恪守尽职,秉公办事,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宣传法制、教育疏导,及时妥善处理,不得推诿、敷衍、拖延。 二办公室负责领导接待日的群众来访登记、反映情况的记录和领导处理意见的收集、案件的转办及归档等工作。警务督察处负责跟踪督办,做到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领导干部信访日接待制度1领导干部信访日接待制度 根据国家?信访条例?以及政府关于做好领导信访接待日工作的要求,为更好地效劳社会,维护群众利益,树立良好形象,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三、接访领导安排 为了保证接待日不空位,每个接待日安排一名领导

9、接待,如果接待领导因上级开会或外出等原因不能按时接待,由补位接待领导或其他领导按顺序到场接待。 四、接访的方式 接访领导随时随地来访,随时随地接待,面对面接待来访群众,处理信访问题。来访人员事先须与公司办公室取得联系,由办公室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安排接待。 五、接访的内容 重点解决来访人员在某方面提出的不合理现象和违法违规案件。突出以下内容: 一涉及众多群众利益的问题。 二易引发群体性越级上访和可能酿成突发事件的问题。 三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领导协调处理的问题; 四涉及重要方针政策的问题; 五需向领导反映并得到组织解决的问题。 六、接访的原那么 一对能够当场处理的问题,根据接访领导的处理意见,当场书

10、面答复来访人。 二对情况复杂的信访事项,根据接访领导的意见,书面交承办部门限期处理,同时当场书面告知来访人。 三对重大疑难的信访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那么,实行领导包抓处理。 四对政策性强的疑难问题,按照接待领导的要求,由分管科、所、办具体落实,限期办结。 五接待日负责接待领导要以接待为主。领导接待时,涉及到哪个科室业务的,哪个科室派人到场协助接待。 七、工作要求 1、接待领导的姓名、职务实行亮牌,工作人员佩戴工作证。 2、接待日工作人员由办公室负责,机关各部室负责人原那么不要外出,协助领导做好接访工作。遇到复杂信访问题,相关部室人员应随叫随到。 3、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案件举报和

11、信访接待工作。具体负责信访预登记工作,指派工作人员对领导接待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登记,每天登记情况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并存档备查;对领导交办信访件的处理进展情况,要加大跟踪督查力度,确保按时办结,保证领导接访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个个有结果。 4、对领导受理交办的信访件,各承办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及时处置,认真办理,按时报结。 第五篇:党政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党政领导接待日制度 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十条规定,经我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1、乡党政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参加领导为乡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主要协调处置突发性信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2、接待地点设在

12、乡信访接待室内,参与接待的领导要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领导接待日准时参加。乡排定的接待负责人因特殊情况无法参加接待的,由主管信访的领导负责调整。 3、参加信访接待日的领导干部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来访的接待和反映信访事项的处理, 4、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负责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应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做好解释工作,并交办相关部门。对跨乡、跨部门久拖不决的信访问题,接待领导要积极牵头协调。 5、接待室要协助党政领导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对领导交办的信访事项要及时督办、查办,促进信访问题的妥善解决;同时,要做好登记和相关资料收集及台帐整理工作,形成完整的档案。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