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1086635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思想品德说卷稿华龙区第七中学 庞善民一、试题特点及启示思想品德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选择题、辨析题、观察与思考题、活动与探索题,与河南省中招考试题型相同。共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开卷考试。1科学布点,具有广泛性。试卷以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试题涉及到八年级上册各课,覆盖面广,又重点突出。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知识点来源于课本,题干材料来源于生活。试题难易度适中,能比较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试题序号对应教材主要考查知识点1第一课正确认识好奇心2第二课区分自尊、自傲和自卑3第三课走向自立4第五课消费者的权益5

2、第四课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途径6第六课、第八课公民的名誉权和隐私权7第七课文化的特点8第八课正确行使权利9第一课提高自控力10第一课学会主宰自己11第四课远离不良行为12第五课诚信的作用13第六课人人平等的表现14第七课换位思考15第八课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6第三课自立的表现17第八课权利和义务18第七课宽容有利于化解摩擦和冲突19第三课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培养自理自立能力20第五课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21第四课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启示:应该较多地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落实、梳理上。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2联系学生实际,具有人文性。如以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为素材,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引导考生

3、关注自身发展,形成正确的理念。再如6、10、17、18等 启示:注意与学生自身结合紧密地相关知识点、相关热点。如网络问题、珍爱生命、系列心理道德品质(挫折、意志、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合作竞争、诚信等等)。3依“标”据“本”,具有基础性。现在,知识考查不再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目标,但它仍然是能力和价值的载体。没有那些基础性的、主干性的知识作支撑,能力和价值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启示: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基本要求,吃透其精神实质,既不降低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也不随便提高要求,在联系实际和运用分析上下工夫。 试卷的不足:有些问题超出了陕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如20(3)诚信守则在陕教版课本上没有出现,学

4、生答题无从下手。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预测成绩与实际成绩对比最高分平均分及格率80-10070-7960-6950-5950分以下预测成绩755650%0513711实际成绩876258.4%181278从预测成绩与实际成绩对比看实际成绩高于预测成绩,由于我们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经基本达标了。2、各题得满分情况: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得分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题型选择题辨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号单选1-8多选9-161718192021满分人数3016562301从各种题型得满分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较好。选择题得分比较

5、高,特别是单项选择83%的学生得了满分,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到位,主要得益于课堂上要求学生及时理解记忆,并通过课堂达标练习巩固当堂所学知识。(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第21小题是涉及到“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中的知识。学生只是从字面上作答,如:在家不给陌生人开门,放学以后一起走等。没有能够答出歌谣中提出的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冷静讲智慧,用法律手段加强自我保护”。可见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3)、思维能力弱学生辩证

6、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20小题,这道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认为正方是正确的不需要反驳而导致失分。四 、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成绩的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挥优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1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根据华龙区教研室提出创出特色的高效课堂要求,课堂教学坚持 “学习者为中心”,坚持 “教会学生学习”,选择科学、有效的教法和学法,要注意实效性,实现当堂达标,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2

7、继续落实主体、主导原则,大力提高课堂效果。(1)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让学生学会思维。思维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一个孩子缺少思维力,终将在事业的发展中遇到更多的坎坷,并最终导致失败。课堂中让学生学会乐于思维,主动思维。遇见问题能主动寻找突破的方式方法。其次,要让学生真正的合作。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学解决不进行讨论;对难度过大的问题老师进行引导讨论;合作小组的纪律意识淡薄,小组讨论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合作小组的弱势群体只是看客等。为此,应注意合作的时机、合作的必要性、合作的扶手等。再次,让学生学会对基

8、础知识的掌握与梳理。基础知识是形成能力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清晰、牢固的掌握;要让他们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使自己能够轻松应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2)要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重视对问题的设计,特别是要注意学习导纲的设计。问题是学习的起点和主线。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计欠推敲。一是表现在问题的设计太简单,对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影响不大;二是表现在问题的设计启发性不强,缺乏层次,学生无从探究(过难);三是表现在问题的设计过于单调,平铺直叙,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在此,必须注意情景材

9、料的设计:今年的选择题除纯时政题外,其余的15个题全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下来考查的,看来直问直答的题目已淡出市场。在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去理解、去感悟,要改变过去那种生搬硬套讲知识,僵化呆板背划题的局面,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去提升自己。)为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应注意要有挑战性、层次性和人文性。其次,要引导、点拨到位。教师的引导应达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的效果。而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就怕学生不会,存在包办的现象;缺乏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特别是缺少对材料式问答题的解题指导;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不到位或不及时等等。为此,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

10、点:一要把握好“引导”的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必须遵从启发性的原则和激励性的原则。问题的处理方式确实要做到“引而不发”,不可轻易告诉学生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不可全权包办,又不可置之不理,要启迪学生、鼓励学生前进。二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课堂教学中不需要引导时,教师坚决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需要“引导”时,教师如“及时雨”,拍马即到,点拨精妙。再次,要把握好“引导”的方法。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品德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方法的培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特别是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诸如对单项选择题(还是从三个方面来

11、阐述的,即是什么-精心科学概括、为什么-注意因果关系、怎么办-措施得力,具体的问法有:说明-表明了、启示-警示我们、之所以,是因为、错在、得出的结论、原因、最根本的-最关键的、蕴含的道理、我们应该、理解正确-错误的是、有利于等),非选择题中的启示类、认识类、意义类、怎么办类、是什么类等要及时总结教给学生。第四,要重视语句的组织和综合。纵观近几年学生的试卷,可以看出学生对非选择题的解答,往往仅能捕捉到一点或仅触及皮毛,而不能完整地言简意赅的叙述好(特别是句子不精炼);另外对政治术语的运用不灵活,呆板僵硬(就是平常所说的不是行话)。 3、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一环扣一环

12、,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在教学中,我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实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