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冠军Word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83124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棋冠军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象棋冠军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象棋冠军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象棋冠军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象棋冠军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象棋冠军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棋冠军Word(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届 1956年 北京 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李义庭、侯玉山、何顺安第2届 1957年 上海 杨官璘、王嘉良、刘忆慈、惠颂祥、任德纯、徐天利第3届 1958年 广州 李义庭、何顺安、杨官璘、张东禄、刘忆慈、徐天利第4届 1959年 北京 杨官璘、李义庭王嘉良(并列)、刘剑青、何顺安、武延福第5届 1960年 北京 胡荣华、何顺安、杨官璘、朱剑秋、李义庭、孟立国蔡福如馬宽方孝臻(并列)第6届 1962年 合肥 胡荣华杨官璘(并列)、李义庭、蔡福如、孟立国、刘文哲第7届 1964年 杭州胡荣华、蔡福如、何顺安、王嘉良、杨官璘、李义庭第8届 1965年 银川胡荣华、杨官璘、王嘉良、臧如意、孟立国

2、、李义庭第9届 1966年 郑州 胡荣华、臧如意、蔡福如、杨官璘、陈柏祥、王嘉良第10届 1974年 成都 胡荣华、杨官璘、赵庆阁、蔡福如、王嘉良、孟立国第11届 1975年 北京 胡荣华、蒋志梁、杨官璘、刘殿中、钱洪发、戴荣光第12届 1977年 太原 胡荣华、朱永康、黄少龙、梁文斌钱洪发并列、王嘉良第13届 1978年 郑州胡荣华、杨官璘、柳大华、李来群、郭长顺、蒋志梁第14届 1979年 北京 胡荣华、柳大华、傅光明、王秉国、蔡福如、蒋志梁第15届 1980年 乐山 柳大华、徐天利、李来群、陈孝坤、王嘉良、言穆江第16届 1981年 温州 柳大华、李来群、徐天利、王嘉良、杨官璘、于幼华第

3、17届 1982年 成都 李来群、胡荣华、吕钦、钱洪发、赵国荣、郭长顺第18届 1983年 昆明胡荣华、吕钦、林宏敏、柳大华、黄勇、赵国荣第19届 1984年 广州 李来群、胡荣华、赵国荣、刘殿中、柳大华、喻之青第20届 1985年 南京胡荣华、赵国荣、陈孝坤、徐天红、卜凤波、孙志伟第21届 1986年 湘潭 吕钦、徐天红、卜凤波、林宏敏、许波、胡荣华第22届 1987年 蚌埠 李来群、赵国荣、柳大华、阎玉锁、刘星、于幼华第23届 1988年 呼和浩特吕钦、胡荣华、赵国荣、邬正伟、徐天红、蒋全胜第24届 1989年 重庆 徐天红、胡荣华、赵国荣、张晓平、陶汉明、李来群第25届 1990年 杭州

4、 赵国荣、李来群、胡荣华、阎文清、于幼华、熊学元第26届 1991年 大连 李来群、吕钦、许银川、徐天红、阎文清、林宏敏第27届 1992年 北京 赵国荣、徐天红、胡荣华、刘殿中、张强、吕钦第28届 1993年 青岛 许银川、吕钦、苗永鹏、柳大华、赵国荣、卜凤波第29届 1994年 郴州 陶汉明、吕钦、于幼华、许银川、胡荣华、赵国荣第30届 1995年 吴县 赵国荣、许银川、吕钦、柳大华、卜凤波、崔岩第31届 1996年 宁波 许银川、吕钦、李智屏、刘殿中、胡荣华、赵国荣第32届 1997年 漳州 胡荣华、吕钦、许银川、林宏敏、万春林第33届 1998年 深圳许银川、阎文清、卜凤波、金波、李来

5、群、赵国荣第34届 1999年 镇江 吕钦、许银川、陶汉明、金波、孙勇征、李来群第35届 2000年 蚌埠 胡荣华、许银川、吕钦、聂铁文、卜凤波、张江第36届 2001年 西安 许银川、王斌、孙勇征、于幼华、金波、吕钦第37届 2002年 宜春 于幼华、陶汉明、刘殿中、董旭彬、陈富杰、郑一泓第38届 2003年 武汉 吕钦、万春林、王斌、许银川、徐天红、苗永鹏第39届 2004年 重庆 吕钦、刘殿中、许银川、聂铁文、潘振波、张申宏第40届 2005年 太原 洪智、潘振波、李鸿嘉、汪洋、卜凤波、万春林第41届 2006年 深圳 许银川、赵国荣、吕钦、王斌、汪洋、卜凤波第42届 2007年 呼和浩

6、特 赵鑫鑫、吕钦、赵国荣、程吉俊、洪智、王跃飞第43届 2008年 广东佛山 赵国荣、洪智、吕钦、赵鑫鑫、许银川、蒋川第44届2009年 云南昆明 许银川、吕钦、苗利明、柳大华、蒋川、王斌第45届2010年 河北石家庄 蒋川、王跃飞、赵国荣、王天一、郑一泓、党斐历届象棋全国个人赛男子冠军简介杨官璘 (1925.5.29 2008.1.4) 我国首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 1925年生于鱼米之乡的广东省东莞县农村,六、七岁起学棋,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少年时致力于古谱研究。 当过裁缝,23岁开始在广州游乐场打擂,并经常和南国名手卢辉、董文渊在一起切磋棋艺,研究古谱、残局,功力精深,从而为后来驰骋棋

7、坛,秣兵厉马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于中炮对屏风马的各种布局变化,擅长析解弃马陷车局。能攻善守,残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来制胜,劣势谋和。 四十年代居广州,享誉广东,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广州。杨官璘人称“魔叔”,是因为他那水滴石穿的残局功夫已达炉火纯青之境界。 杨官璘以其内向的性格,执着的进取,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奋耕耘,不断攀登,他足踏南洋,汗洒海外,棋友如云为把中国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贡献。 1956年登上首届全国象棋赛的冠军宝座,成为第一位全国冠军。 1957年、1959年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 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

8、运会象棋赛冠军。 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 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次。 1977年,至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77年2月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获冠军。 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冠军。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成了名副其实的棋坛老元戎。 1982年获全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就中国象棋的发展史而言,民国时期一直到1960年,是一个

9、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时期,杨官璘则是这一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是旧时代成就的集大成者,橘中秘梅花谱留下的历史底蕴和民国时期各路高手争雄带来的发展都有较全面的体现,中残局功力深厚,对布局的研究初具规模。另当一提的是1960年15岁的胡荣华首夺全国冠军,标志者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和新时期的开始,布局研究成为中国象棋的主旋律,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延续近三十年的胡杨争霸,则成为中国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 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杨官璘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2008年1月5日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息,我国首位

10、全国象棋冠军-象棋泰斗杨官璘因患结肠癌晚期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4日晚18时30分不幸辞世,享年83岁。 李义庭 李义庭,湖北武汉人,素有“小神童”之誉,从小由其父指导学弈,后与罗天扬等交流,棋艺刚柔相济,精熟残局,善于运子取势,技术全面。先走擅长用用中炮巡河对屏风马和顺手炮横车等开局。 1937年生,12岁即开始学习棋艺,如疾风突起,进展神速,棋风亦如长江巨浪气势磅礴,广州棋坛高手曾益谦北上武汉,初见李义庭就曾预言“此子必将成国手无疑”。 后来在著名棋手罗天扬的带动指点下,于1954年崭露头角于上海大新游乐场,曾与杨官璘对弈四局,以二胜二负的成绩与之握手言和,当时的李义庭年仅17岁,所以

11、这个被报界称为爆炸性的新闻使南国棋坛,人人震惊。 1954年到上海与各地名手交锋,战绩颇佳。 1956年获第一届全国象棋赛第四名。 1958年,李义庭不负众望,获第三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9年获全国亚军。 1962年获全国第三名。 1959年至1965年间多次进入前六名。 1984年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文化革命之后,李义庭挂印封金,专心致志地从事培养新秀的工作,为我国的棋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李义庭潜心钻研棋艺,四方奔走搜寻人才,在新人辈出的时代,他退出比赛,甘当人梯,成为棋界共同瞩目的楷模。 事实上,罗天扬的循循善诱是李义庭成才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李义庭对后来居上的柳大华

12、,也同样热心扶持,倍加推崇,正如人们所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湖北棋坛,棋星新秀,人才辈出,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李义庭历任湖北省棋协副主席,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业余体校教练等职,1982年与1983年两次担任“三楚杯”大师级邀请赛的裁判长。 他著有中炮巡河炮专集一书,下集手稿写成后,与文革期间遗失,遂成一憾事。 胡荣华 胡荣华,1945年生于上海。 级别:中象国际特级大师,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胡荣华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60年在杭州五省市邀请赛中获得冠军,跻身于全国一流棋手之列。同年代表上海首次参加全国大赛,夺得全国团体、个人两项冠军,

13、创造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棋坛传奇。1962年至1979年间,他九次蝉联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在二十年间缔造了十连霸的伟业。1983、1985、1997、2000年又先后四次夺得全国个人赛冠军,2003年率领上海金外滩队夺得“千年银荔杯”首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胡荣华棋艺造诣极深并长年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被誉为棋坛常青树,有棋坛不死鸟之美称,2006年7月,时年61岁胡荣华获得另外一项重要赛事-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排名赛冠军,得到他的弟子、上海象棋协会副主席、企业家李文壅巨奖人民币100万元。2006年宝刀未老的胡荣华获得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象棋个人赛第七名。 胡荣华是中国象棋界的一代宗师,当代象棋学

14、派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最杰出的象棋手之一。胡荣华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四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1999年胡荣华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杰之一,2006年卸任上海棋院院长一职,现任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2006年起,胡荣华致力象棋改革,倡导的“后手胜得3分和棋各得1分”的赛制在当年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中试点使用、2007年主导的“黑贴时竞叫和棋黑胜”的全新赛制在全国顶级团体赛事-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中正式实行,引起了广泛的、褒贬不一的争论。 柳大华 柳大华,1950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汉 擅长中局搏杀,招法凶狠,有“东方电脑”“棋王”之称。1980年从胡荣华手中夺过了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1995年在北京创下了1对19人的蒙目棋最高纪录。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及棋路历程 1963年,获得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 1976年,柳大华获全国第十二名, 1977年获全国第九名, 1978年获全国第三名, 1979年获全国第二名。 1980年夺得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 1981年,曾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的世界纪录。由于记忆力惊人,人称“东方电脑”。 1984年,获特级大师称号 1988年,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