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080701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139 大小:3.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管线迁改工程:陆肖站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资料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土建14标陆肖路站排水管线迁改工程顶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可修改编辑1 / 1精选资料目 录一、编制原则、依据11.1 编制原则11.2 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32.2 施工平面布置32.3 顶管施工必要性32.4 技术保证条件42.5 工程地质42.5.1工程地质42.6 水文地质72.6.1上层滞水82.6.2第四系孔隙水82.6.3基岩裂隙水82.6.4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82.7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92.8 气候102.9 地下管线分布情况102.10 周边环境情况132.11 主要工程数量142.12

2、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14三、施工计划163.1 施工进度计划163.2 材料与设备计划163.2.1材料计划163.2.2设备计划16四、施工工艺技术184.1 技术参数184.2 工艺流程184.3 主要施工方法184.3.1施工降、排水184.3.2顶管工作井施工274.3.3手掘式顶管法铺管施工394.3.4废弃管道封堵654.3.5基坑回填及道路恢复714.3.6构筑物施工714.3.7地下管线保护方案75五、危险源辨识与安全施工措施805.1 危险源辨识805.1.1危险源分析与评价805.1.2其他灾害产生的危险源825.1.3危险源清单835.1.4危险源应对措施835.2 组织保

3、障875.2.2机械安全管理895.2.3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905.2.4安全检查905.3 技术措施91六、施工监测936.1 监测目的936.2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设、监测方法936.3 管线专项监测976.4 监测数据的分析、预测和反馈996.5监测成果内容1006.6 控制沉降与隆起的主要技术措施101七、应急预案1027.1 应急组织体系1027.2 应急救援流程1027.3 应急救援联系电话1057.4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能及职责1067.5 事故处理程序和措施1087.6 物资储备1097.7 人员保证1117.8 报告、处理程序1117.9 应急措施1127.9.1突水、

4、突泥事故应急预案1127.9.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1137.9.3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137.9.4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1137.9.5起重伤害应急措施1147.9.6防汛应急措施1147.9.7基坑开挖出现险情时的应急措施1157.9.8火灾的应急措施1157.9.9管线破裂应急措施1157.9.10管内塌方应急措施1167.10 应急响应1167.11 应急演练117八、质量保证措施1228.1 质量目标1228.2 质量保证体系1228.3 质量保证主要措施123九、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1249.1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249.1.1文明施工目标1249.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1249.

5、1.3文明施工管理制度1249.1.4文明施工措施1259.2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1259.2.1环境保护体系1269.2.2主要环境影响的控制保证措施128十、劳动力计划131十一、施工方案附图133可修改编辑IV / 5一、编制原则、依据1.1 编制原则1、 本方案系认真阅读研究了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陆肖站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和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陆肖站排水管线综合方案设计设计文件内容,严格遵守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编制。2、 根据我公司丰富的施工经验、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水平,能够确保业主要求的工程质量及工期的能力条件进行编制。3、 秉承“优化配置、经济实用、安

6、全文明、确保质量工期”的宗旨进行编制。4、 秉承“科学、合理、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原则进行编制。1.2 编制依据1、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陆肖站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7.01。2、国家现行有关市政工程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规程、图集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7、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

7、8);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T5972-2006);13、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1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15、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16、(试行)(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17、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7.2);18、现场管线调查实测

8、资料和管线顶管施工的作业条件;19、国家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20、通过阅读图纸及现场考察所得到的工地自然条件、地区资源条件等;21、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建201237号22、进一步加强地铁施工降水顶管及市政管线深沟槽工程等重大危险源管理建质2014115号;23、成都地铁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办法(成地铁制2016100号);除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外,所有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均应符合招标时已颁布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的相应规定和要求,标准与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以要求高的为准。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陆肖站排水

9、管线迁改工程。是因陆肖站的实施,需将对地铁实施有影响的既有雨污水管线进行迁改。陆肖站为成都地铁6号线一、二期工程工点设计的第37个车站,车站位于中柏大道与中和一线十字的南侧,车站沿中柏大道南北向布置。中柏大道为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约40m;中和一线为东西向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40m。车站周边现状均为空地。本工程为污水管顶管专项方案,雨水管采用明挖施工,详见相应方案说明。根据设计方案,本次迁改污水管情况如下:污水(1)中柏大道东侧d700污水管:现状与中和一线交叉,与中和一线交叉口东侧的污水交汇后向南汇流,埋深约5.57.5m。处于松散/稍密卵石层,该季节地下水深度为9m13m,

10、管线条件较好,周边为空地,管线迁改条件一般,需加强支护。(2)中柏大道西侧d700污水管:现状与中和一线交叉,与中和一线交叉口西侧的污水交汇后向南汇流,埋深约6.5m,处于松散/稍密卵石层,该季节地下水深度为9m13m,由北向南排放。上下游与既有污水管平顺连接。根据设计要求,污水管管径改为d800(WB-1WB-4,WC-1WC-13),采用顶管施工,沿线接入污水支管。2.2 施工平面布置陆肖站污水管迁改采用顶管施工,顶管施工前进行降水井、土方开挖、顶坑护壁施工,顶管施工需考虑设备管材吊装、管内坑上的渣土清运、降排水、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及施工场区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平面布置,详见附图1。2.3

11、 顶管施工必要性新建污水管道位于位于中柏大道与中和一线十字的南侧,车站沿中柏大道南北向布置。,中柏大道西侧污水管管径为d800mm,中柏大道东侧污水管管径为d700mm,埋深5.57.5m左右,因管道埋深较深,如采用开槽施工需要放台阶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开挖面太大,与站点围护桩同时施工,施工作业面有限。且周边管线较多,建筑物密集,容易对构建筑物造成影响,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结合施工设计图及现场实际情况,不具备开槽施工条件,故拟采用顶管施工工法。2.4 技术保证条件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召开技术交底会,说明工程的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对工程施工重点进行技术交底,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

12、悉、研究所有技术文件和图纸,全面领会设计意图,做到人人心中有数。2、熟悉现场情况根据对工程设计图纸的研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踏勘、熟悉施工现场。结合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情况,深入理解工程实际施工的重点、要点和一般情况。提出所存在的疑点,并予以详细的分析、研究。要求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达成统一认识,并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技术交底纪要”,作为施工时使用的技术文件和施工指导依据。3、工人入场教育施工工人进场前,组织、召开施工工人技术交底会,说明工程的意图和功能要求,使工人了解工程施工的重点、要点和一般情;进行安全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达成统一认识,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配合工程技术人员,顺利完成

13、工程施工任务。2.5 工程地质2.5.1工程地质根据钻孔揭示,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粉质黏土、黏质粉土、细砂及卵石,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泥岩(K2g)。本工程主要岩土层分层详细描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勘察范围内人工填土层广泛分布,主要为杂填土,局部为素填土,地层代号。杂填土:黄褐、灰褐等杂色,松散稍密,干燥稍湿,主要由混凝土块、碎石及少量黏性土等组成,其中含20%30%的块石,粒径范围1015cm,局部为道路路面,混凝土层厚度250mm300mm。该层在本车站范围共30个钻孔揭露,层厚0.503.20m,层顶

14、标高483.91485.45m,层底标高481.51484.75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均匀性差,多为欠压密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素填土:黄褐色、灰褐等色,松散稍密,稍湿。以黏性土为主,夹杂少量卵石、碎石等组成。该层在车站场地内共有26个钻孔揭露,层厚0.704.40m,层顶标高483.22485.30m,层底标高479.00484.04m,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结构疏松,具强度较低、压缩性高、荷重易变形等特点。2、冲积-洪积土层(Q4al+pl)1)粉质黏土灰褐、黄褐色,可塑,主要由黏粒组成,含少量粉粒,手搓捻略有砂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在场地内共37个钻孔揭露,层厚1.004.50m,层顶标高479.00484.61m,层底标高477.50482.14m,层顶埋深0.805.50m。标贯实测击数平均值N=7.8击/30cm。压缩模量为6.28MPa,压缩系数为0.27 MPa-1 ,为中等压缩性土。2)黏质粉土灰黄色、灰色,中密,湿,呈土块状,手捏易碎,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