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107721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1.基本信息成果名称:让花儿美丽绽放以语文、历史教学为例探究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研究报告成果负责人:联系电话:学校名称:登封市东华镇第一初级中学研究小组成员:陈含雨 陈思 程宇翔 程怡菲 王恒 王少丽指导教师:程学军 刘秀霞 刘君2.摘要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 斌同 志 在民 主 促 进会 天 津 市委 员 会 和天 津 市 教育 科 学 院联 合 举 办的 “ 应 试 教 育” 转 向 素 质教 育 研 讨会 上 , 发表 了 题 为 实施科教

2、兴国战略 ,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的 讲 话, 其中 的 第四 部 分题 为“ 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 ”。而语文、历史教学担负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历史学科中重要体现。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凝聚着他们的智慧。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3.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 历史教学4.正文(1) 选题的依据李岚清副总理指出:

3、“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 斌同 志 在民 主 促 进会 天 津 市委 员 会 和天 津 市 教育 科 学 院联 合 举 办的 “ 应 试 教 育” 转 向 素 质教 育 研 讨会 上 , 发表 了 题 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的 讲 话, 其中 的 第四 部 分题 为“ 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 ”。 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2)研究价值素质教育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凝聚着他们的智慧。而语文、

4、历史教学担负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素质教育在语文、历史学科中重要体现。(3)、研究内容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进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朴素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卫生,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5、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一直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的思想源头。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

6、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强调教育者发挥创造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强调指出:历史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对提高全民族

8、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由此可见,语文、历史学科是对学生实施基础教育的全新综合性的文科课程,是集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多门学科相关内容整合而成的学科,在课程内容、学习方法及课程结构和课程目标等方面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它们突出加强对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创新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语文、历史这门课程将使学生的生活发生变化,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然而,在语文、历史教学中又该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以下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一)、改变应试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是进行素质教

9、育的前提 对于新世纪的教育而言,改变传统的旧的教育观念是语文、历史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狭隘的人才观念。传统的人才观念是认为只有上了大学,成为了学者、专家才是真正的“人才”,长期狭隘的人才观念,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本意,把基础教育变成了培养“专家”、“学者”等优秀人才的淘汰式教育。因此,教师要树立公平观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既要为高等学府输送优秀人才,又要为社会输送有素质、有责任的劳动者。其次,学校领导、教师都要改变传统的以分取人的眼光。不能将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唯一指标。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具备全面的眼光,既重视智育,也不能忽视德育、

10、体育、美育、劳育,我们一线教师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改变传统语文、历史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语文、历史学科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任课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历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把语文、历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上来。(二)、在语文、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正确的人生观,是进行素质教育根本。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其中语文课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如在

11、教学丰碑可以以战士的献身精神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树立远大理想。沁园春 雪这首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特级教师陈志聪说:“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江山多娇的祖国、爱人才辈出的祖国、爱语言优美的祖国、爱具有优秀民族特点的祖国。”2、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是“小皇帝”,唯我独尊。因此,在教学中加强集体主义观念的教育十分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课文,通过引导和启发,或者通过课内活动,帮助他们从个人的圈子走出来,关心热爱班集体,尊重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关心家庭,关心国家。3

1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许多科学技术都已跨入世界先进或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一些不好西方思想也渗入中国,使得一些青少年学生迷失方向,贪图享乐,没有追求,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抓住典型语文进行启发,帮助他们理解古贤人的崇高理想和宽阔胸襟,真正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深刻含义,懂得保尔.柯察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人生纂言,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叫语文教做人,学语文学做人,”从而达到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的目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优化语文、历史课堂教学,形成自己

13、的教学个性,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说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果。素质教育与教师个人素质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课前要精心优化和设计安排一节课45 分钟的教学活动。既要使语文、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趣味盎然,生动再现课堂蕴藏的无限魅力,又要从琐屑的讲授与练习中解放出来,提纲挈领,巧作点拨,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历史课本应该是极具有魅力的课,为什么长期以来不受学生欢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很多教师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上课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语文、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结合教师独特的个性,才能将课堂的魅力挖掘出来。因此,语文、历史教师要根据自身特点,

14、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在努力形成素质教育观念的同时,用自身的素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灿烂、中国历史的悠久、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四)、发扬民主,努力创设创新的良好氛围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保障。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显然,民主宽容的教学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不难发现,学生长期处于老师冷酷古板的面孔下,处于紧张害怕的环境中,会胆小如鼠,瞻前顾后,要想使思维活起来,谈何容易;反之,长期处于轻松愉快的良好环境中,学生会大胆、勇敢些,而

15、且创新人格也易于养成。有专家认为:“即使是没有智力刺激的条件下,只要有爱就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因为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思维会更活跃,创造力也能提高”。新课标也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师生的平等对话。所以教师应该和蔼可亲,语言风趣,以饱满乐观又积极的情绪出现在学生面前,转变“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关系,学会“爱”学生。语文、历史教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多思考、多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五)、展开想象,在想象中创新 ,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

16、,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了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字词练习与写作的过程中,适当地引发学生进行假设、推测、联想、想象,不仅能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正是新世纪所需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必备的思维基础。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可以精心从网上下载精美的图片,配上动听悦耳的音乐,声情并茂,使学生置身于模拟情景中。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后充分发挥想象,要求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让文中所绘之景唤起脑中形象,融入诗歌所创造的诗情画意之中,然后将脑海里的画面叙述出来,并展开创造性想象。 又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如神的“智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是从正面谈到了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