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107533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器电柜连接板模具设计说明书.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模具的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我国而言,经过了这几十年曲折的发展,模具行业也初具规模,从当初只能靠进口到现在部分进口已经跨了一大步,但还有一些精密的冲模自己还不能生产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生产需要。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度、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竟争激烈。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冲压模具5.61亿美联社元,约合4

2、6.6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冲压模具市场总规模约为266.6亿元.其中国内市场需求为260.4亿元,总供应约为213.8亿元,市场满足率为82%.在上述供求总体情况中,有几个具体情况必须说明: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中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低于冲压模具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低格低许多,具有一定的竟争力,因此其在国际市场前景看好,2005年冲压模具出口达到1.46亿美元,比2004

3、年增长94.7%就可说明这一点;三是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冲压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数字之中。 模具CAD/CAM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八五”、九五“期间,已有一大批模具企业推广普及了计算机绘图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 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S,英国DEL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及space-E, 以色

4、列公司的Cimatron 还引进了AutoCAD CATIA 等软件及法国Marta-Daravision公司用于汽车及覆盖件模具的Euclid-IS等专用软件。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CAD/CAM技术/DL图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图的设计均已实现二维CAD,多数企业已经向三维过渡,总图生产逐步代替零件图生产。且模具的参数化设计也开始走向少数模具厂家技术开发的领域。 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轿车覆盖件模具,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

5、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有代表性的是集机电一体化的铁芯精密自动阀片多功能模具,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但总体上和国外多工位级进模相比,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模具表面强化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工艺成熟、无污染、成本适中的离子渗氮技术越来越被认可,碳化物被覆处理(TD处理)及许多镀(涂)层技术在冲压模具上的应用日益增多。真空处理技术、实型铸造技术、刃口堆焊技术等日趋成熟。激光

6、切割和激光焊技术也得到了应用。1.2 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现状1.2.1实现本项目预期目标和具备的条件在校期间,通过两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一年半的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材料成性原理、材料成性技术基础等塑料注射模具、冲压模的专业知识以及PRO/E、AutoCAD、Moldflow、Dynaform的多个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已初步具有设计模具的理论知识储备。并且,在校实习工厂进行了数控加工、模具拆装、测绘等各项实践活动和对涡轮蜗杆减速器的设计。在参考大量文献和专著之后,力求使模具结构合理,低成本,且能生产出能满足技术要求的制件。现学校实验室可提供注射机、线切割、数控加工中

7、心、雕刻机、数控车、数控铣、电火花加工机床、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在指导老师细心的帮助下,预期达到各项技术要求。1.2.2设计内容本题目的设计内容是线卡的模具设计。工艺是把条形的板料通过冲孔、落料和弯曲制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具体的是在单工序模具上把板料落料成需要的尺寸大小并冲裁出规定形状,然后是在弯曲模具上把板料弯曲成设计的形状。在制造过程中,主要的技术问题是弯曲过程中弯曲裂纹的防止和制件回弹的控制。最终完成的卡板模具设计是冲压过程工艺流程图一套,模具装配图两套,模具中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以及两个重要零件(如,凸模、凹模)的模具制造工艺的编制。第2章 生产工艺性分析2.1 工艺性审查2.1.1制件的

8、材料08钢为极软的碳素钢,强度、硬度很低,而韧性和塑性极高,具有良好的深冲、拉延、弯曲和镦粗等冷加工性能、焊接性能。但存在时效敏感性,淬硬性及淬透性极低。时效敏感性比08F稍弱,不宜切削加工,退火后,导磁性能好,大多轧制成高精度的薄板、薄带、冷变形材、冷拉、冷冲压,带用以制造易加工成形,强度低的深冲压或深拉延的覆盖零件和焊接构件。 4抗拉强度 b (MPa):325(33) 屈服强度 s (MPa):195(20) 伸长率 ():33 断面收缩率 ():60 硬度 :未热处理,131HB 2.1.2冲压结构的工艺性(1)冲压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的合理排样,减少废料。(2)冲压件各直线或曲线的连

9、接处,宜有适当的圆角。本设计采用的是少废料的排样方式,所以各连接处可以无圆角。(3)冲压件凸出或凹入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并应避免过长的悬臂与狭槽。(4)冲孔时,由于受到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宜过小,其数值与孔的形状、材料的机械性能、材料的厚度有关系。(5)冲裁间隙,弯曲模间隙及高度的确定,应符合制件要求。(6)各工序凸,凹模动作行程的确定,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稳妥,连贯。(7)卸料装置的动作空间的确定,应保证制件及废料的顶出互不干涉。(8)压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a受模具强度和冲压件质量的限制,其值不宜过小。本设计中a的值均较小,以至使得模具的结构比较复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模具的

10、使用寿命。(9)冲压件的精度和毛刺:精度等级按查有关资料取IT14由制件零件图资料可以知道:制件冲压工艺满足以上要求,采用精密冲压时的模具结构复杂,而且模具寿命较低,故本设计中的冲压采用普通冲压。2.2 结构形状特点 如图1,制件的结构不对称,整体形状不是很复杂,外形尺寸较大,难度在于两侧弯曲的部分,弯曲部分高度不一,且有横向弯曲,所以在模具设计时要注意弯曲部分的成型。制件属于一般批量生产,所以模具的生成效率要求不是高,具备一般的的使用寿命即可。冲压部分采用IT14级精度的普通冲裁模,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初步采用冲压和弯曲工序来完成,即首先通过冲裁模冲裁出制件展开毛坯的形状,然后再通过弯曲模

11、具弯曲成制件的形状。 图1 产品零件图通过计算最小弯曲半径确定制件是否能满足弯曲的要求,r/t=1/0.8=1.25rmin/t,故满足弯曲条件。所以,总体上该制件符合冲压成型的要求。第3章 工艺方案的论证3.1 分析制件的变形类型制件的成形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落料、冲孔和弯曲。(1)落料及冲孔落料是指把提供的板料裁剪成制件展开尺寸大小形状的毛坯,冲孔主要是把图示中的中间部分冲裁出来,这两步可以在同一模具上完成。图2落料冲孔(2)弯曲将通过第一套落料冲孔模具冲裁的毛坯放在弯曲模上,把制件的弯曲部分弯曲成型。如图3所示。图3弯曲3.2 工艺方案的分析初步确定采用如下两套工艺方案:方案一:剪裁冲孔

12、、落料分步弯曲剪裁主要是为冲裁部分准备出合适的条料,为了保证宽度方向上的精度可以在滚剪机上进行剪裁。然后在级进模上冲裁出弯曲部分所须的毛坯,最后是对毛坯的弯曲成型,先进行初步弯曲,再第二次弯曲成制件形状。弯曲部分的加工,分步弯曲可以使模具设计结构简单,但同时增加了模具数量,增大了制造模具的费用,也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方案二:剪裁冲孔、落料一次弯曲剪裁主要是为冲裁部分准备出合适的条料,为了保证宽度方向上的精度可以在滚剪机上进行剪裁,然后一次成型出弯曲部分的毛坯。复合模结构比级进模较为复杂,使用寿命偏低,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弯曲部分的一次成型,也可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7综上,再考虑

13、弯曲工艺安排原则: 尽量使毛坯或半成品的定位可靠、卸件方便。 应避免材料变薄或变形圆角区发生畸变。 便于试模后修正工作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减小回弹。 复杂形状的弯曲件一般应采用跳步模(有利于送料和安全生产)。 应避免使用斜楔进行校正弯曲。 必要时弯曲件可加添工艺连接带或采用对称弯曲,或将两次弯曲变为一次弯曲(有利于提高弯曲件精度)。综上,选用方案二。第4章 工艺计算4.1 冲压模设计4.1.1坯料的展开长度图4毛坯图已知:t=0.8mm,r=1mm,r0.5t 。这类零件弯曲变形区材料变形不严重,且断面畸形小,可按应变中性层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计算。弯一个90角弯曲件,其毛坯长度计算公式为:L=

14、 l+l+l= l+l+(r+Kt)式中 l毛坯展开长度(mm); l、l工件直边长度(mm); k应变中性层位移系数; r弯曲件内弯曲半径(mm); t板厚(mm);且r/t=1.25.查表4-3得中性层位移系数k=0.425,所以可算得中性层曲率半径=r+kt=1+0.4250.8=1.34mm。(1) 求AB长度AB=8.9+4.2+0.2+(1+0.4250.8)mm=17.5mm(2) 求CD长度CD=5.4+4.2+0.2+(1+0.4250.8)mm=14mm其他尺寸与件中尺寸一致。4.1.2排样及材料的利用率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根据工件的特点采用直排有废料

15、排样方式,如图5所示。图5排样图搭边宽度对冲裁过程及冲裁质量有很大影响, 搭边过大,材料利用率低;搭边过小时,搭边的强度和刚度不够,在冲裁中将被拉断,有时甚至单边拉入模具间隙,造成冲裁力不均,损坏模具刃口,因此搭边值的设置应当合理。本冲裁件的采用无侧压装置的模具,应考虑在送料过程中因条料的摆动而使侧面搭边减少。为了补偿侧面搭边的减少,条料宽度应增加一个条料可能的摆动量,故按课本式(3-19)计算:条料宽度=(+2a+Z)查有关设计手册,按表3-13查的最小搭边值:a=2mm,a=1.8mm;=0.3, Z=1mm,可得: =(+2a+Z)=(100+22+1)=105 其中 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侧搭边值; 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 Z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因此条料宽度:B=105mm;进距:h=73.3mm计算冲裁件的面积S,为 S=36.0(10.0+12.0)+28.0(17.5+14+3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