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河新闻报道.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1073556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溪河新闻报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溪河新闻报道.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报道榆溪河1、建设中的榆溪河工程随着我市为保护生态环境结合城市滨水区开发和减免洪灾损失,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市政府于2004年决定实施榆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截止现在,第一、第二期工程已经顺利完成建设任务,第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榆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集景观、园林、绿地、休闲、环卫、防汛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这项工程,北起迎宾桥北1300米处,南至永济桥南,总长7公里,总面积371公顷,其中河道面积70公顷,滩地面积301公顷。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滨河支路工程、雨污截流工程及景区建设工程四项内容。全工程估算总投资4.23亿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 榆溪河是榆阳人民的母亲河

2、,它犹如一幅优美的绿色长卷将榆林的新老城区连接起来。 此次工程治理的重点是针对河道整治及两岸景观,计划等第三期工程建成后将初步形成“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生态景观,努力把榆林建成“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花草中”的滨水城市。2、榆溪河古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图)http:/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雨量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406.8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发生,对植物生长十分不利,绿化科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计划投入常绿针叶树2763株、落叶阔叶树7568株、灌木90272株(其中花灌16792株)、宿根花卉1358平方米

3、,总共46个品种。工程结束后,榆溪河畔将成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赛似小江南”的绿意盎然、临河亲水的滨河公园。这在以前是我们榆林人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的榆溪河两岸有了靠水走廊,设置着亭台、护栏、供游人休息的座椅,青石铺地,人们可以随处休息游玩。仲夏之夜,走在榆溪河边的小道上,微风吹来带着河水的气息,让人觉得无限惬意。3、我市召开榆溪河两岸规划建设座谈会会议紧紧围绕优化榆溪河两岸的生态景观,就两岸规划实施方案与规划用地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榆溪河是贯穿我市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因此,通过改造建设榆溪河两岸的生态容貌,对于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城市品位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此次榆溪河两岸改造总规划面积为3

4、2.7平方公里,包含北部红石峡生态保护区和南部三岔湾绿化生态区。两岸空间打造,遵循大开大合的空间设计理念,以打造大生态、大景观、大文化的生态滨水空间为目标,形成生态保护、文化旅游、都市休闲、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生态新区。会上,规划内涉及用地的榆阳镇各村负责人表示,对榆溪河两岸进行规划建设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发展前景喜人,他们将积极支持配合我市的规划建设,同时希望市政府进一步拿出整体方案,细化发展规划,并维护村民的合法利益。区长苗丰在会上指出,榆溪河是榆林的母亲河,打造建设好榆溪河,是我区义不容辞历史任务和政治责任。苗丰要求,在榆溪河两岸的改造建设过程中,要把规划建设与榆林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背景

5、相结合,尊重现有的规划布局,要联合开发,整体建设,各村要统一思想 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苗丰最后强调,在加快榆林中心城区的建设,我区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好、完成好榆溪河两岸的改造建设工作。艾保全在会上指出,榆溪河发展建设要坚持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城市休闲、商贸宜居的定位,把榆溪河两岸建设成大水大绿生态长廊、休闲娱乐长廊、景观文化长廊和时尚商务宜居长廊,打造成榆林中心城区的核心景观区和中心城市地标名片。艾保全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将榆溪河两岸的改造建设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要广泛的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科学规划,精密部署,放眼长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认真谋划榆

6、溪河两岸的改造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平衡各方面利益,按照公平公正、统筹安排、集中安置的办法,加快推进土地统征、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榆溪河发展建设项目明年顺利开工建设。4、陕西省榆林市榆溪河综合整治规划、设计 榆溪河是榆林市的母亲河,它由北向南从榆林市区中部穿过。就区位而言,榆溪河由城市边缘地带进一步转化为城市中心地带。就环境来讲,榆溪河拥有宽阔的滨水滩地和长达10公里以上的城市滨水岸线,是榆林市核心区现存最大的开敞空间,极有条件形成展示城市滨水特色的标志性景观区。一、水利工程规划规划先从水利工程入手,确定榆溪河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其中芹河口以上设计洪峰流量为547m3/s,榆阳河口以

7、上设计洪峰流量为715m3/s,现南郊滚水坝处设计洪峰流量为740m3/s。 榆溪河市区段控制堤距为71m-180m,河道设计纵坡2.2,平均设计水深(50年一遇)2m,堤防设计安全超高0.6m,波浪超高1.0m。 设计堤防工程结构以浆砌石堤防为主,辅助部分土堤。为满足沉沙、景观蓄水、提水灌溉需要,规划设置拦水橡胶坝4座、拦河闸1座。一般状态,一号坝充水并打开配建水闸,地面径流不经景观蓄水段,经排沙渠下泄。景观蓄水段充水和补水时,关闭一号坝配建水闸,上游径流经水库、沉沙池、一号坝库区系列沉沙后,清水从一号坝顶溢流进入景观蓄水段。芹河日常径流不经过景观蓄水段,直接从排沙渠流入下游。汛期榆溪河、芹

8、河泄洪时,若洪峰流量大于排沙渠设计流量,所有橡胶坝全部跨坝,拦河闸开闸泄洪。在泄洪时,各蓄水段少量沉沙同时被冲除。二、生态景观规划规划布局因势利导,从曲折变化的河岸线中汲取灵感,依据岸线走向及不同地段与水环境的关系,空间层次上以“水”为主线,潺潺溪流或开敞水面,与绿色生态节点相互穿插,水、绿空间开敞与围合相互呼应,使榆溪河充满“水”与“绿”的灵动。根据基地的自然结构,榆溪河景观带的功能结构概括为“三带贯榆林、四区起锦绣”。1. 绿野仙踪迎宾桥以北段充分利用现状良好的林木条件,大力开展林木培育工作,再现榆溪河历史上两岸农耕渔猎的图画,体现远古自然与人工朴素的和谐共生关系,表现“绿野仙踪”主题。2

9、. 记忆故里迎宾桥至榆溪桥段利用现状开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氛围,通过不同的景园体现榆林丰富的历史文化特征,以雕塑、水景、场地、植物等构成生态型城市绿地,体现人文的关怀和城市历史的积淀,表现“记忆故里”主题。3. 梦里水乡榆溪桥至榆阳桥段是首期建设地段,也是规划最重要的蓄水段,充分利用较开阔的水面和周边的文化氛围,以水上活动和综合性的游乐活动为主要功能,再现“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的“梦里水乡”主题。通过多样化的娱乐运动,满足人们不同的物质文化需求。4. 诗意栖居榆阳桥至永济桥即中心公园,是榆林市的市级综合性公园。主题为回归自然、展示人类未来终极的生态理念及“诗意栖居”的追求。以气势磅礴的

10、高大乔木和开阔的绿色空间,构成层林尽染,绚丽多彩的大园林景观。三、绿化环境设计通过植物景观的营造,把榆溪河景观带建设成开放式大型带状绿地,突出“翠染两岸,四季绚烂”的景观主题,分段建设标题性景区,形成段段不同,景景有别的自然风景林。1绿野仙踪:在规划的总体构思中,本段主要体现的是时间轴上的“远古”时段,以原始自然生态为特点,河道防护及水土保持为主要功能,保留现有大量的杨树、柳树,片植新疆杨、河北杨形成大面积的林带。在乔木下及树林边缘地带配置多种植物,以混植为主,丰富林相变化,突出一个“野”字,形成自然野趣景观。再现“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的优美场景。2记忆故里:本段主要体现的是时间轴

11、上的“过去”时段,更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绿化配置设计中,在以骨干树种普遍绿化的基础上,以特色植物和观赏性强的植物对重点区域进行绿化美化,运用植物造景手法,表现主题,突出一个“雅”字,形成一种“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然花”的场景。3梦里水乡:本段是时间轴上的“现在”时段,是游人活动的主要区段。规划在弘扬河套文化和满足人类活动需求的同时紧密协调与环境的关系,绿化采用较丰富的树种,但以乡土树种为基调,点缀蔷薇科开花植物和以叶色为主的彩叶植物,突出一个“彩”字,强化植物四季不同的景观特征,使人感受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的世界。与蓄水河段水体相应,再现“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的意

12、境。本段景点和活动场地较多,针对不同景点进行重点配置,部分铺装广场规则式种植庭荫树,形成林下铺装广场。4诗意栖居:本段体现时间轴的“未来”时段,规划树立新的生态观,迎合将来人们重新回归大自然的趋势,人类在高度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是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对人与自然环境新的认识。规划以大面积的广义的绿化,创造享受自然野趣的生态空间。利用丰富的地形地貌特征,依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布置多种植物,形成密林、疏林草地、岸边湿地等不同的植物景观,达到春有花开、夏有荫凉、秋有叶果、冬有枝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特色滨河景观区。本段植物配置突出一个“幽”字,展现“深入清净里,妙断往来趣”的场景。百度百科榆溪河1、 榆溪

13、河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汇入无定河,最后流入黄河。 榆溪河整治工程一、二期工程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后,4个橡胶坝全线蓄水。三期工程也将于今年7月底完成建设任务,届时,榆溪河将初步形成“一池清水,两条绿带”的生态景观。 榆溪河是连接榆林市新老城区的纽带,根据榆林市榆溪河及滨河地区整治规划,工程范围北起迎宾桥以北1500米外,南至永济桥桥南100米处,全长7000米。规划总占地面积301公顷。工程内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滨河支路工程、雨污截流工程及景区建设工程,概算工程投资4.23亿元,工程分五期实施。计划于2009年10月全部完成。 据榆林市建设局市政建设科副科长李树平介绍,工程建成后,榆溪河防洪标准将在20年一遇的基础上提高至50年一遇,保证了河道两岸防护区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蓄水工程在河道内形成长3.8公里,宽6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