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0723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阅读附答案 与一些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如设计、摄影等相比,书法的审美评价有一个清晰、成熟的规范和参照系,那就是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众多传统范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格调趋向,并不是每一种格调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只有选择最合乎自身气质与审美的范本入手,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想的书法启蒙教育,应该是给学习者开列一个由三至五种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由学习者根据自身喜好来判断、选择一种最契合的格调。与此同时,如果范本的内容本身也是文史经典,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就更好了。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他字体的可能性。

2、如果只是当作涵养,传统所谓的欧、颜、柳、赵都是可取的范本,但如果考虑到学习者日后可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那么入手时所选择的范本就要细加斟酌。当然,即便日后从事专业的篆书和隶书创作,楷书和行书的训练也是必需的根底和必经的阶段。以唐楷而论,如果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他字体的学习,那么应该考虑在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张旭等书家当选择,而不宜从欧阳询、柳公权、薛稷等入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一些笔法与晋人楷书更加接近,因此他的楷书与晋人行书的接续更加自然。此外,虞世南尚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学习一段时间其楷书后,过渡至虞摹本?兰亭序或者虞世南之甥陆柬之的?文赋

3、来学习行书都是不错的选择。褚遂良亦然。他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而褚遂良也有临本?兰亭序传世,从其楷书转入此帖也顺理成章。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俱佳,楷书从颜入手者,学习行书时自中选择其本人的?祭侄文稿这“天下第二行书或是?争座位帖等其他刻本,也可不必经过“兰亭一路秀美的格调了。欧体、柳体那么不然。这两家虽然也有行书法帖传世,但他们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水准较其楷书大为逊色。尽管从他们的楷书格调来看似乎与?兰亭序相类,但我们却没有见到欧、柳诸家临摹的?兰亭序,原因或许在于这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化起笔和收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是唐人所尚

4、“法度的高峰,而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因此,如果初学者从这两家入手,很可能停留在唐楷装饰性的细枝末节上,从而影响日后对于行书特质的把握。如果说楷书学习是为了通向行书等其他字体,则,是不是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方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更好?其实不然。书法学习学“流更应重“源。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史比作一条长河,从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这些经典书家及其作品大约相当于这条河流的源头。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这些经典,赵孟頫、文徵明等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参加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气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分辨。因此对

5、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他们乃至何绍基等清人的作品只是“流而不是“源,学习“流永远不会超过“流,而欲想取法乎上,还必须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摘编自祝帅?学书当溯源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历朝历代经典的书法范本虽然数量众多,本身存在多元化的格调趋向,但其却为书法的审美评价提供了一个清晰、成熟的规范和参照系。B每一个现代人初学书法时想要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选择最合乎自身气质与审美的且内容是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的文史经典的范本。C并不是每一种格调都适合每一个现代人,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喜好,从教育者给开列的不同审美类型的范本组成的“帖目当选择一种最适合的使用。D学习者如

6、日后能进行专业的书法学习与创作,那么选择的入手时范文就要慎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范本都具有通向行书、草书或者其它字体的可能性。2以下理解不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以学习唐楷而论,应从虞世南入手,主要是因为虞世南的书法尚在唐楷严谨的“法度形成的早期,没有笔法的限制。B褚遂良的楷书灵动飘逸,甚至略有行书的笔意,也有摹本兰亭序传世,初学者从其楷书转入此贴也顺理成章。C欧阳询、柳公权的行书笔画迟滞、连带生硬,摆脱不掉楷书的笔法,因此,日后要进入行书及其它字体的学习的人不宜从这两家入手。D欧、柳两家楷书过多使用提按笔法,强行起笔和手笔处的装饰性,在章法上讲求横有行、竖成列,这恰恰与行书的品性不符。

7、3根据原文的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4A作者认为,直接从元以后的一些行书大家,比方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楷书入手,然后再通向行书等其它字体,并不是更好的做法。B从“宋四家开始,后世无论哪个朝代都要学习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所代表的经典,因为这大约是中国书法史这条河流的源头。C由于后辈名家在他们的书法中会参加自己的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气等,这就使学习者对其书法中传承经典的特点难以分辨。D对于书法史这条长河来说,学习者要分清“流和“源的关系,“源是根底,学习者应取法乎上,回到“源中去寻找智慧。答案1.【参考答案】B“文史经典可能“能够引起阅读和研习的兴趣,但不是入选范本的必要条件。2.【参考答案】A原文“从唐楷而论不是“从学习唐楷而论,虞世南等人不是虞世南一个人。3.【参考答案】C从原文看,“使初学者难以分辨的是“书写习惯、所在时代的审美风气等“这些附加在作品之上的因素而不是“传承经典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