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72316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Q分解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述本程序是PQ分解法中的BX法,本程序中要紧用到的三个要紧算法概述如下: 1节点优化编号本程序利用 Tinney-2 编号方式,也称为最小度算法,或半动态节点优化编号 方式。该方式利用最为普遍,且简单有效,能够大大减少矩阵因子分解进程中产 生的注入元的数量。2稀疏技术稀疏技术包括稀疏矩阵技术和稀疏矢量技术。本程序利用了稀疏矩阵技术, 利用网络矩阵的稀疏结构,减少了存储量和计算量,提高了求解网络方程的计算 速度。3.潮流计算的快速分解法(FDLF)快速分解法不是求解高维数的修正方程,而是别离交替求解两个低维数且系 数矩阵是常数矩阵的修正方程,因此计算速度快,收敛性好,应用普遍。 二、输入数据

2、格式说明第一行:支路数第二行:节点数 第三行:接地支路数 第四行:发电机数第五行:负荷数 第六行:平稳节点号 第七行:精度 以下是支路数据: 一、支路一端节点号 支路另一端节点号 支路电阻 支路电抗 接地电容 (变压器变比)(节点号为负说明变压器支路,负号的节点侧为变压器的非标准变比侧 ,现在节 点电容换为变压器变比;)二、接地支路号 电阻 电容以下是发电机数据:(最后一行是平稳机,其余发电机看成PV节点节点号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电压为负表示PV节点)以下是负荷数据:节点号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电压(初始为0)三、数据结构介绍/线路数据结构体/struet Lineint I;/线路一端所连的节

3、点号,节点号绝对值ij,i按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列;/节点号为负表示为变压器支路,负号的节点侧为变压器的非标准变 比侧;现在节点电容换为变压器变比int j; /线路另一端所连的节点号double r;/线路电阻double x;/线路电抗double b;/接地电容,假设为变压器节点电容换为变压器变比/那个地址的b为线路导纳的一半b/2int hh; /标记支路号 用于还原输出*line;/接地线路数据结构体/struet Grand_lineint i; /接地支路号double r;/接地支路电阻double b;/接地支路电容int hh; /标记支路号,用于还原输出*grand;发电机数

4、据结构体struct Generatorint i; /发电机节点号,最后一个发电机为平稳节点double P;/发电机有功功率double Q;/发电机无功功率double V;/发电机机端电压,电压为负表示PV节点*generator;struct Pinghengjiint i;/平稳机节点号,最后一个发电机为平稳节点double P;/平稳机有功功率double Q;/平稳机无功功率double V;/平稳机机端电压*pinghengji;/负荷数据结构体/struct Load int i;/负荷节点号double P;/负荷的有功功率double Q;/负荷的无功功率double

5、V;/负荷处的电压(初始为0) *load;/优化结构体struct Youhuaint nn;/记录节点的度 int nn1;int * jd;/记录节点号int *w;*youhua;自导纳结构体struct Yiidouble g,b;*yii;struct Yii1double g,b;*yii1;/互导纳结构体struct Yijdouble g,b;int j;*yij;struct Yij1double g,b;int j;*yij1;/U/struct U_Typedouble value;int j;*U1,*U2,*U;节点电压数组struct NodalVoltage_T

6、ypedouble V,theta;*NodalVoltage;三、程序流程介绍四、程序中重要函数体的说明、读数据函数 read();读入各个原始数据;输入 5,那么为 IEEE5 节点;输入 14,那么为 IEEE14节点;输入30,那么为IEEE30;输入57,那么为IEEE57;输入118,那么为IEEE118; 二、节点优化函数 op();在此函数里实现节点优化和支路、发电机、负荷的重排;3、形成导纳矩阵函数 daona();形成导纳矩阵,在那个函数中同时挪用函数formb(1)形成因子表1;挪用 formbb(2)形成因子表2;4、计算节点电压的迭代函数 Diedai();迭代进程见

7、流程图;五、打印函数 dayin();打印各节点电压的辐值和相位,各个支路的功率和整个网络的网损;五、小结1节点优化编号:节点优化编号直接阻碍到矩阵 A 的因子表矩阵的稀疏度,而稀疏度的大小又 直接阻碍到稀疏技术的利用效率的好坏。本程序利用 Tinney-2 编号方式,也称为最小度算法,或半动态节点优化编号方 式。该方式利用最为普遍,且简单有效,能够大大减少矩阵因子分解进程中产生 的注入元的数量。若是不进行节点优化编号而直接进行潮流计算,尽管也能够收 敛,可是在矩阵因子分解进程中产生的注入元数量就会比较多,如此会使稀疏技 术利用的效率大大降低。2稀疏技术: 稀疏技术包括稀疏矩阵技术和稀疏矢量技术。本程序利用了稀疏矩阵技术,利用 网络矩阵的稀疏结构,减少了存储量和计算量,提高了求解网络方程的计算速度。 程序中没有效到稀疏矢量技术。3.潮流计算的快速分解法(FDLF):这是各类潮流解耦算法中收敛性最好的一种。其大体思想是:把节点功率表 示成电压向量的极坐标方程,抓住要紧矛盾,以有功功率误差作为修正电压相角 的依据,以无功功率作为修正电压幅值的依据,把有功和无功功率叠代分开来进 行,达到了解耦降维的目的。六、计算结果IEEE5节点计算迭代11次收敛;IEEE14节点计算6次收敛;IEEE30节点计算6 次收敛;IEEE57节点计算8次收敛;IEEE118节点计算7次收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