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106995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房屋而言,承载力提高不多,而变形能力却大大增加,可以提高砌体房屋的防倒塌能力。本文分析了构造柱在结构中的作用,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总结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实践,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及砌体结构抗震性能。1、设计方面1构造柱的设置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要求,出现漏设和少设现象。如变形缝两侧的墙体未视作外墙而漏设构造柱。2构造柱未与圈梁连通形成封闭暗框架来约束砌体,而单独设置,起不到整体作用。3构造柱埋深不符合现行标准要求,标准规定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根底圈梁相连。4在砌体结构中,

2、构造柱分为一般构造柱和承重构造柱,在设计过程中,一般构造柱不考虑构造柱单独承受荷载而视其承载力等同于砌体材料,其截面和配筋一般也是按照构造柱要求进行设计,但是在需要设置大空间房间的工程中,构造柱支承着横梁,这时构造柱就起着承重和抗震的双重作用,此时的构造柱可仅承受垂直荷载,不考虑水平地震力,通过框架内力计算来确定承重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而实际工程中屡见这些工程不加计算而只按构造配筋。2、施工方面2.1、钢筋1纵向钢筋安装不稳定,错位现象明显。2纵向钢筋随意搭接。3纵向钢筋根部反复弯折留下明显伤痕,强度降低并严重影响锚固作用,构造柱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移位,立即修正,弯折角度不符合标准要求。4箍筋

3、拉筋设置不满足标准规定。构造柱与墙体每隔500mm设26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箍筋在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上述几点如加密区缺乏、分布短筋未作点焊及伸入墙内长度缺乏等现象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构造柱质量。2.2、上下楼层间构造柱错位由于未认真调整钢筋骨架,导致一层砌筑完毕而进行下层砌筑前放线时,发现下层柱偏移,而此时又无法修正回原位,便造成上下不贯穿,轴线错位的现象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其原因在于管理不到位,应加强各工种的责任心。2.3、构造柱断层根据新抗震标准7.3.、2-2,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水平钢筋和4分布短筋焊

4、成钢筋网片,这样构造柱内的箍筋、墙体拉结筋、圈梁钢筋等交织在一起,如果钢筋绑扎又不规那么的话,在浇筑混凝土时会阻碍混凝土的下落,而且浇筑圈梁构造柱的混凝土往往是一些级配不好的砂粒,里面难免混杂有大粒径的石子,这样就卡在中间下不去,造成断层。其原因还是管理不到位,没有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2.4、构造柱根部“夹渣为了加强构造柱与砌体的咬合力,保证带构造柱的组合墙的整体性,通常设计要求构造柱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但当本层墙体砌筑完之后,构造柱的根部往往有一些建筑垃圾如“废弃的砂浆、砖渣等没有及时清理,等到下一工种木工支模时便埋在里面,而且又不容易被发现,浇筑混凝土后便在此形成“夹渣现象。3、保证构

5、造柱质量的技术措施3.1、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构造柱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抗震知识,认真学习研究现行抗震设计标准。如标准中“较大洞口指不小于2.1m、的洞口:“大房间指的是开间大于4.2m的房间;新增的楼梯间要设八根柱;在圈梁的设置上要注意标准中的“构造柱对应部位强调圈梁要与构造柱形成封闭暗框架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3.2、施工方面1确保构造柱钢筋骨架的位置要正确。钢筋骨架应分两阶段来控制:首先是砌墙阶段,我们知道,嵌砌在砌体墙中的构造柱的一般做法是先砌纵横墙,并在构造柱的位置处留出“柱腔,然后往“柱腔内浇筑混凝土,便形成所谓的构造柱。砌筑过程中要不时检查马牙槎的垂直度需符合要求,否那么马

6、牙槎会将构造柱的钢筋骨架推向一边,产生位移。而且构造柱的钢筋骨架一般刚度均缺乏,施工中稍不注意很有可能向另一侧偏移。所以应随着墙体逐步增高通过墙体拉结筋来固定构造柱。其次在混凝土浇筑阶段,构造柱柱腔较小,浇灌混凝土确实不太容易,有些人为方便将钢筋推在另一边然后浇灌,钢筋便出现了偏移,出现这种情况一要强化工人意识,各工种之间不能互相破坏,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二是在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钢筋工要派专人看管,监督混凝土工的行为,同时在构造柱模板支好后要将构造柱的中心位置标在圈梁的模板上,假设发现钢筋位置偏移,要及时修正。2要正确留设马牙槎。构造柱与砌体墙之间要通过马牙槎连接,从每层柱脚开始,严格执行先退

7、后进的原那么,保证柱脚为大断面。每一马牙槎的齿高一般约为30、cm5、层砖高,齿深不小于6、cm.3钢筋骨架的绑扎要正确。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应分柱段施工面分段绑扎,绑扎点要牢固可靠,防止错位和滑移。竖向搭接头长度z、不能一律为35d,而要根据现行标准及钢筋的接头率来取值,构造柱箍筋应在圈梁上下均不小于1、/6、层高或45、cm、高度内,箍筋间距不大于10、cm.根据新的抗震标准拉结钢筋必须是拉结网片,不能随意丢掉4焊接短筋,而且应严格要求砌筑者随砌随放,并保证放入固定在密实的砂浆水平灰缝中。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构造柱钢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通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穿。4构造柱混凝土的配比要正确。严格执

8、行配合比搅拌工艺要求。粗骨料粒径宜选用2cm以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cm、7、cm.切不可用施工中所用砂漏充当石子来拌合混凝土,同时留设同条件的试块。5确保及时清出其内部杂物。首先木工模时应将构造柱内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不可遗留碎砖、木屑、落地灰等杂物。其次应凿去外表松动不密实的混凝土然后用水清洗,再用素水泥浆或同等标号的水泥砂浆作结合层,最后再去浇灌混凝土。6严格控制轴线。每层墙体砌筑前应先对构造柱进行放线定位并留出马牙槎的位置,砌筑时应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将柱中线逐步引至墙及上层圈梁的模板上,以便及时校核,确保钢筋骨架、构造柱和砖墙三者中心线轴线符合施工要求。4、结语在砌体墙中增设构造柱,可改

9、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在正常设计和施工条件下,它与圈梁共同作用约束了砖砌体的开裂,使裂缝不至进一步扩展,即使开裂也不至于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组成的结构获得可观的抗变形能力。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内容总结1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房屋而言,承载力提高不多,而变形能力却大大增加,可以提高砌体房屋的防倒塌能力21、设计方面1构造柱的设置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要求,出现漏设和少设现象32、施工方面2.1、钢筋1纵向钢筋安装不稳定,错位现象明显4首先木工模时应将构造柱内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不可遗留碎砖、木屑、落地灰等杂物内容总结(1)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构造柱对砌体结构的房屋而言,承载力提高不多,而变形能力却大大增加,可以提高砌体房屋的防倒塌能力(2)2.4、构造柱根部“夹渣为了加强构造柱与砌体的咬合力,保证带构造柱的组合墙的整体性,通常设计要求构造柱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