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教育.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1066417 上传时间:2024-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技术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技术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技术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技术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技术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名称】 再别康桥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授课学时】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刚升入高一的同学,他们已经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求知欲望强烈,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比以前成熟了很多,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不是特别强,仍然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教学目标。2 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因为所教学生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于此类诗的接触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对于相关具体的分析还不到位。不能非常准确理解作者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1. 认知领域目标:(1) 阅读并能理解这首诗歌。(2) 了解作者的生平、代表作。(3) 了解了这首诗歌的

2、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2.情感领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体会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诗歌的赏析,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难点:诗的欣赏方法。【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演示法作为辅助,中间加以教师对生提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 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教学材料及教学媒体】 教学材料: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教学媒体:教案和投影 【教学内容分析】1. 诗的内容2. 作者的生平与代表3. 诗的大意4. 诗歌的欣赏5. 作者在词中所赋予的思想ta【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 上高中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

3、离别。当然是暂时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历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 (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于“别”的诗歌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师: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 答:徐志摩别康桥 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

4、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到底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第二阶段:讲授新课一、 诗的内容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朔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5、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

6、世界。三、学生齐读。 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1、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 依依惜别的感情,也就是再中的“别”。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2、刚才我们提到了很多关于别离的诗歌,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五、赏析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是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绘画美是指描写的内容方面给人的美;建筑美是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而徐志摩是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的。他的诗歌也具有这种美,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大家初步的了解了徐志摩,也使我们懂得了他的思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去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他们要表达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