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1061968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9-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4题;共29分)1.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B.米酿成醋C.消化食物D.剩饭变馊【答案】A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 榨取果汁,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米酿成醋 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消化食物 ,是化学变化;D. 剩饭变馊,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

2、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A + B= C +2D 中,已知2.9克A和4.9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0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40B.58C.29D.86【答案】B 【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答此题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所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和,找出D的质量,再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以及A和D的质量关系,可以求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生成D的质量为2.9g+4.9g-6g=1.8g,设A的相

3、对分子质量为xA + B = C +2D2.9g1.8gx36 x=58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分析,注意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用普通水制蒸馏水B.用二氧化碳气制干冰(二氧化碳固体)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用液态空气制氧气【答案】C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用普通水制蒸馏水的过程中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与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B、用二氧化碳气制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4、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氧气等,属于化学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D、用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分解反应可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分析。4.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D.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答案】B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5、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过滤的操作方法分析,过滤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指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指的是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A.a和b是反应物,

6、d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C.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D.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答案】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质量增加了3.2克,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0.64克,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反应物还少2.56克,所以a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a的质量为3.84g;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

7、量之比为2:1,设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m,2n:m=2.56: 0.64,n:m=2:1,反应物是a和b,生成物是c,所以是化合反应,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6.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的性质是( ) A.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

8、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答案】D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不溶解于水或不易溶解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错误;B、比空气轻,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错误;C、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错误;D、比空气重,难溶于水的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看密度和溶解性,若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密度

9、比空气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密度比空气大,则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7.点燃 W g硫粉与足量空气发生化学反应,W g硫粉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硫粉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 A.1:1B.2:1C.W:32D.32:16【答案】A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S +O2 SO23232wg则参加反应的硫粉与氧气的质量比为:Wg: =Wg:Wg=1:1。【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8.我国最近又启动了“酱油加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 A.分子B.原于C.单质D.元素【答案】D 【考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

10、解答】解:“酱油加铁”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D【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答案】A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花香四溢说明分子不断扩散,食物腐败是食物发生了化学变化,则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酒精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变大了,热胀冷缩

11、是分子间隔变大而导致的体积变大,分子大小本身没有变化故答案为:A.【分析】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是如何从分子的性质中选取适当的性质来解释相应的现象10.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答案】A 【考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正确,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或木炭,因为硫或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12、或二氧化碳,是气体,C、空气氧气的成分是固定的,所以燃烧匙中的红磷再多,消耗的氧气量是固定的,故水位上升也是固定的,不会越高,错误,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 , 不能证明含有CO2和稀有气体,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测定氧气体积分数时选择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物质,且生成物为固体,使得装置内因氧气反应消耗压强变小,再根据补充的水或活塞移动的体积确定氧气的体积。11.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SB.SO2C.H2SD.H2SO4【答案】D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A、S为单质,故化合价为0; B、SO2 , 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