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106187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课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分析一、研究价值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强调要有好心境,要爱好,要快乐。近来,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试教育被人声讨批判。可是,现在不少学生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学习的情绪越来越低。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小学中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表现尤其明显。厌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和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正处于花样年纪,学习的最好时光,学习的状态也是最好的时刻,而且学习也成为了所有人所关注的问题。但总有一些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厌学问题,他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不认真,作业不认真对待

2、,对待考试厌烦、常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出现迟到旷课现象,有的甚至小小年纪就辍学在家。厌学已经成为中小学生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厌学心理产生原因的调查及对策研究非常的重要,也非常有必要二、研究现状(一)造成厌学的原因如刘晓胆、张宝来、林芊芊、周秀菊的、刘明涛、陶欣等认为中小学生厌学超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1)社会因素主要表现为:1、受社会不良文化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上学无用论”在当代中学生中普遍流行,中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习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2、受校外营业性娱乐场

3、所影响或吸引,使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3、受一些社会现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等。(2)家庭因素表现为:1、家长溺爱。这类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使孩子滋生了依赖性与懒惰性,不仅对枯燥的学习毫无兴趣,而且易沾染社会不正之风,贻害终生。2、家长要求过于苛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3、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

4、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3)学校因素:1、教师素质低下。教师是学生第一线的教育者,是影响中学生学习态度的最关键因素。2、沉重的学习负担。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不懂因材施教,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讲课枯燥无味。(4)、自身因素。1、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刻苦,基础差,成绩跟不上。2、学习方法不当,感觉付出没有回报。其实,说到底,自身因素也归属于客观因素,这是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完全可以避免。(二)对于厌学心理的对策如赵大伟、符秋韵、刘久聪、张清、孙文章的认为1、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3、学校要重视

5、激发,培养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4、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5、教育方式与课堂教育方法改革。6、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7、加大力度整治营业性娱乐场所及非法音像图书制品等方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题的目标1、通过对学生厌学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积极寻找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最佳融会处,寻找学生情绪兴趣与奋斗目标之间的最佳契合点,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2、大力进行学校的教学研究,摸索一套与现代教育理念、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3、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培养学

6、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背景与教育方法,分析家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为建造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提供有益的借鉴。5、努力提高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论水平,以科研促教研,推进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方法: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二)研究对象:江门市中小学生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以研究厌学学生为主,以研究家长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班主任的育人之道为辅,多渠道、

7、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1、调查的主要内容(1)有厌学症的学生,主要有什么表现或症状?(2)农村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认知实际的关系?研究重点与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调查普通中小学生厌学心理的现状,探索高中学生常见的厌学问题及其成因。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构建中小学生厌学心理预防与矫正的模式与操作方法。研究的观点:学生厌学的原因除了以上观点以外,我还认为学生的情绪对学生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性格也会对厌学心理有所影响。主要参考文献:1、刘晓胆、张宝来.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J.东别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林芊芊.小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分析及矫正J.中国体卫艺术论坛,2007(z1)3、周秀菊.初中生厌学情况调查分析级矫正J.教育科学,2010(04)4、达文照.农村中小学生厌学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发展学刊,2010(12)5、千崇寿、刘久聪.户县农村中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J.陕西统计与社会2010(03)6、陶欣.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情绪的产生于消除J.湖南教育-综合,20004(18)7、赵大伟农村中小学厌学原因及对策J.湖南教育-综合,2001(07)8、符秋韵.中小学生厌学情况的调查与策J.小学教育参考版2006(01)9、张清.中小学厌学心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0、冯彦胜、孙文章.中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J.新课程,2010(05)主要阶段性成果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作者2012/4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原因的调查调查问卷2012/5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对策的调查调查问卷最终成果最终成果名称完成时间成果形式预计数字参加人中小学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2012/6文章8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