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106015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_T+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13.030.9953CCS Z68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2023 - 04 - 25 发布2023 - 07 - 25 实施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3/T 11622023目次前言II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原则25 源头减量26 垃圾分类3 分类方式3 设施3 设置3 管理47 投放或利用4 可回收物47.1.1 生活源可回收物47.1.2 园林垃圾47.1.3 大件垃圾5 有害垃圾5 厨余垃圾5 其他垃圾5 特别警示58 内部归集与外部转运5 内部归集5 外部转运69 检查与改进6 检

2、查6 改进6附录 A(规范性) 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7附录 B(资料性) 生活垃圾分类8附录 C(资料性) 垃圾收容器集容量和布设类别9附录 D(资料性)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台账11附录 E(资料性)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评分细则12参考文献14IDB53/T 1162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建筑节能协会、云南三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省

3、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云南能投艺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铁新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云南财经大学、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云龙、王丽瑛、李立雄、何 锋、许云龙、杨 辉、王永琼、孔 越、罗建方、乔蓉艳、程俊杰、江淑斌、安文翔。IIIDB53/T 11622023引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的通知(建城20209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等文件的贯彻落实, 2021年1月28

4、日,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再次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管办发20214号),要求强化目标责任,加强业务指导,大力推动地级城市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序推进县级城市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有关工作,逐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及标志、大力推行绿色办公、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进一步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根据国家对固体废物的管理要求,云南发布了云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3年3月1 日),并在云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无废城市建设和固体废物管理的要求。本

5、文件根据上述要求编制,旨在引领云南省公共机构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行工作,为全省全方面开 展生活垃圾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做出示范,助力区域绿色发展。VDB53/T 11622023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投放或利用、内部归集与 外部转运、检查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公共机构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6、文件。GB/T 3181-2008 漆膜颜色标准GB/T 19095-2019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 28018-2018 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GB/T 50337-2018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CJJ/T 125 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T 280-2020 塑料垃圾桶通用技术条件HJ 421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公共机构 public Institutions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来源:GB/T 29149-2012,3.1生活垃圾 municipal solid waste日常生活中

7、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 垃圾的固体废弃物。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第八十八条第(三)小条可回收物 recyclable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废弃物。生活源可回收物 recyclable from living sources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可再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1GB/T 28797 室内塑料垃圾桶大件垃圾 bulky waste用于办公的规格较大、整体性较强,需要拆解后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园林垃圾 garden waste园林植物自然凋落或人工修剪所产生的植物残

8、体。有害垃圾 hazardous waste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家庭源危险废物,包括灯管、家用化学品和电池等。厨余垃圾 food waste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废弃物,包括与餐食加工和餐食食用有关的废弃物。其他垃圾 residual waste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分类投放 classified release将生活垃圾按类别投放至指定的容器、场所的活动。分类收集 classified collection将已按分类要求投放的垃圾进行分类归集的活动。垃圾收集点 garbage collection points按规定设置的收集垃圾的地点。垃圾收集点主要包括

9、两种形式,一种是设有建构筑物的垃圾容器间 的形式,另一种为不设建构筑物仅放置垃圾容器的形式。分类归集点 waste sorting concentration point将分类归集后的生活垃圾集中暂存以待收运的场所。4 基本原则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对生活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应建立对生活垃圾实施分类管理的制度,设立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并定期对制度运行的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应对垃圾分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建设活动,起好对全社会的引领示范作用。应强化对公共机构所属人员垃圾分类行为的监督,增强社会责任,树立源头分类的自觉意识,规范执行

10、垃圾分类要求。鼓励引进或购置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资源化处置设备,实现垃圾智能化分类、资源化处置。5 源头减量2 应对源头减量工作进行策划,建立并细化源头减量工作指南或方案,定期对源头减量要求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 倡导绿色办公。大力推广无纸化办公、纸质材料双面打印、使用环保耗材等绿色办公方式,不应采购和使用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国管办发20214 号,附件一)中所列出的一次性用品,见附录 A。 倡导节俭办公。提倡通用设备(如:打印、复印类设备)统一配置、集中使用,办公用品建立台账,按需发放、以旧换新。可重复使用的办公用具,应重复使用;可修复使用的办公用具,应修复使用。 倡导

11、节约餐饮。餐食按需提供或定量供应,采取“小份菜”“按需取餐”“剩菜打包”等措施, 持续开展“光盘行动”等节约粮食活动,餐厅打包用具均不应使用附录 A 中列出的不可降解材料制做的一次性餐具。6 垃圾分类 分类方式6.1.1 公共机构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含生活源可回收物、园林垃圾、大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细目可参考附录 B 中表 B.1 给出的范围。6.1.2 应在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明显位置处使用 GB/T 19095 给出的标志,以图片形式对投放分类进行提示。 设施6.2.1 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便于投放和转运、环保和安全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2、适宜的垃圾收集点形式。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应固定,垃圾产量预测使用 GB/T 50337-2018 第 3 章给出的方法,服务半径应70 m,垃圾收集点设置的垃圾分类容器的容积,宜根据所设置区域的垃圾产生量,根据 CJ/T 280 要求选择适宜的规格和结构。6.2.2 以建构筑物形式布设的垃圾收集点和归集点,其设计风格和外观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在垃圾收集点的明显位置挂设与其建构筑物规模相适宜,且易于识别的图形标志,标志应清晰、规范、便于识别,符合 CJJ/T 125 的规定,鼓励在垃圾收集点采用绿色装配式垃圾房、垃圾投放智能管理系统。6.2.3 分类垃圾收集容器的外形、颜色及标识应满足下列要求

13、:a) 同一个公共机构内,同类别分类垃圾收集容器的外形应统一,符合 CJ/T 280-2020 第 5 章给出的不同容积对应的结构;b) 垃圾收集容器的颜色应统一使用同一个色标号(宜在 PANTONE 色卡中选取):1) 可回收物,宜选择蓝色;2) 有害垃圾,应选择红色;3) 厨余垃圾,宜选择绿色;4) 其他垃圾,宜选择深灰色或黑色。c) 垃圾收集容器应分类进行规范标识,在正面的明显位置印刷或粘贴,符合 GB/T 19095-2019 中 5.3 对标志配色的要求。1)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大类用图形符号,执行 GB/T 19095-2019 中第 4 章的规定;2)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小类用图形符号,执行 GB/T 19095-2019 中第 6 章的规定。 设置36.3.1 公共机构部分区域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容量和布设类别可参考附录 C。垃圾收集点使用的塑料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