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5782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材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专题材料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集体备课太白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材料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电脑备课已被众多学校采纳,并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因为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试想一个担任班主任的低段语文教师,一天只有二至三节的空课时间,用这时间批改作业、做课前准备、进行班级管理已经勉为其难了,要备课很多时候只有加班加点,因此备课成了应付检查的机械抄写。电脑备课把老师们从无效的机械劳动中解救出来,在拷贝复制他人教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作合理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自己的教案。应该说电脑备课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增强了备课的实效性。但人总是有惰性的,许多老师从此很少备

2、课,拿着别人的教案盲目地走进课堂。老教师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找感觉,那青年教师呢?瞎忙呼!无计划的教学一定是低效的教学,长期这样,误人子弟!许多学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滋生,出台了集体备课的举措。试图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但由于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使集体备课误入了歧途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现象一:备课组为了应付检查,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

3、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成了“挂羊头,卖狗肉”,有形无实。现象二: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实现教师“自我解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没有舍取,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窃为集体所有,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这种

4、做法“简单易行”,“拿来”了他人的成果,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教师参与的成份,有名无份,作假现象更为严重。现象三: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其他教师大凡“出工不出力”,很少发表自己的主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由组长一人把持和“垄断”,组长“包办”了其他成员的思想,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当新课程的东风吹进了太白镇山间的每一所学校。如何借这一东风,让校本教研的主流集体备课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太白镇中心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在思考着。下面谈谈我们低段语文教研在集体备课

5、上的一些尝试。一、借助新课程,重新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新课程改革增强课程的综合性,这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相同年级、相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每位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学科教学,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通过集体备课,做好备课组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使学校整体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需要教师自主、合作、探究。“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的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中还

6、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更是我们教师走进新课标、实践新教材自我成长的有效之路。二、借助新课程,重新把握集体备课的内容(一)由于新课程在教材、教法、学法上有了重大转变,如果备课仅从单篇课文内容微观着手,则很难把握好全局进行教学。因此,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教师在备课内容上作了一些尝试。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新课程要求教学内容要“活”,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同时它又要求教学内容要“宽”,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努力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这样灵活而又合理地处理教材,单凭

7、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它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所以,学期初,我们教研组根据教材体系中学科单元的分布,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梳理;反复研究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整理、重组;安排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或展示活动;有时根据学生认知需要重新安排教学进度等。这样较为宏观的整体认知性备课一方面便于教师快速整体地把握新教材体系,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学生实际成长需要,力求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经验资源充实教材与教学过程。例如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时间特别短,为了保证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识字方面,我们把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作为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鼓励对生字表中的字提前识,主动识。为此,我们在年级组开展识字考级

8、活动,把认识生字表中的个字上升一个等级,学生可自选等级进行考级。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很多时候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识字成果的舞台。在阅读方面,我们把教科书最后编排的五篇选读课文,作为课后拓展材料相应地安排到有关的课文中,并以学生自学为主。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我们安排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第一组课文“多彩的春天”时,我们组织孩子搜集并学习有关春天的十多首古诗,分班分批组织孩子去河边找春天,把口语交际的话题搬到了河边,教师带着孩子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图画,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春天,解读春天。与其他学科做一翻协调的尝试。新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各学科的许多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有

9、些内容甚至是交叉重复的。所以在学期初,我们教研组成员坐下来对整册教材进行梳理,将教材内容与品德与生活、音、体、美学科的内容进行对照,列出学科之间相关的内容,与相应学科老师协商,以语文教学主题为中心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与进度。如一册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许多内容与其他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趣的游戏必须以体育活动为基础,我们的画、我会拼图必须以学生充分完成自己的作品为前提,而在一册的体育、美术教材中也都能找到相关的教学内容。所以,我们与体育、美术老师协商教学任务,调整教学进度,把相关的前提工作或课后的拓展延伸活动安排在其他学科中完成。特别是品德与生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拿本学期二年级的语文

10、和品德与生活两本教材看,它们有许多互相融合的地方。语文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技的世界,这两个单元的主题相关,并且它们都与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我们和大师交朋友”有许多互通之处。目标上有融合,内容上可互补,方法上能迁移。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身边的科学完全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的了解身边的大师的活动结合起来教学。这样,既可以减少语文学科中过多的教学内容,避免各学科教学的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各学科相互合作,凝成一股合力,使整个学校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由于新教材信息量大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所以“资源库”的积累与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资源

11、库”可以吸收各种“信息源”,主要分三大类的信息资源:拓展辅助类的:包括文字阅读材料、图案图片、音像资料及课件等。成果展示类的:包括学生作品、活动痕迹、精品教案、优秀论文等。教学心得类的:包括案例分析、课后随笔等。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作“信息库”的搜集整理,逐步积累起较为丰富的新课程“资源库”。这样,既可以使年级组内的教师资源共享,又记录了我们教学的痕迹,为下一轮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二)集体备教案的尝试。备教材:把握课程标准,分析课文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理解课文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研究教学难点;做好“用教材”教的研究与设计。备教学方法:依据新课程

12、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下面简单介绍我们学校集体备教案的流程:1、自主探究:我们备课组十二位语文教师,假期中明确责任,每人准备一个单元的教案,要求备课者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与方法、作业设计与评价、资料搜集等。由于新课程的课文与老课程的课文相比较,篇幅长,韵味深,而低段老师习惯重视对教学技巧的推敲,而忽视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所以我们特别要求备课者反复研读文本,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说明自己设计的理由和意见,列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为了使这个过程不留于形式,我们由主备教师先提前尝试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好课后随笔

13、,为集体的讨论提供第一手资料。同伴合作:就个体的案例,采用“说课、提问、讨论”相结合的动态议课形式和“说课、议论、研究”一体化的主题思路,教师间相互交流意见、看法,完善个案。反思修改:交流后的教案是对教师、学生的共性而言的,每位教师都应从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本班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反思和修改,重构符合实际的方案,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体现个人的风格,突出创新。集体听课:每学期有50%的主备教师上课,其他教师集体听课、评课,教师反思修改,使每位教师感受集体备课的作用和效果,增强集体备课意识,提高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个体水平。总结评估:分析这次集体备课的作用、效果,总结出课的优点、缺点及改进方法

14、,总结出实践课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三、借助新课程,逐步完善集体备课的管理。 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学校教导处加强了对我们教研组集体备课的管理,做到“四定”、“两结合”。一是确定了集体备课的周期为两周一次,确定了周五下午固定的两个小时时间专门用于讨论交流;二是确定了集体备课五步流程;三是确定了主备、辅备人的职责,确定了分线主任检查制度和主持人制度;四是

15、确定了集体备课的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对教师集体备课状况的考核从三方面入手:出勤及集体交流情况,由各组主持人考核;优秀教案评比,主要考核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质量;学校行政每周对两位老师进行不通知的随堂听课与备课检查,考核教师对集体备课教案的执行及个性处理的情况。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严格地讲集体备课这项工作是最难管理也最需要管理的,但过去那种管理一管就死。“你要资料,我来抄,你要我来,我谈闲”。怎样克服各种消极因素,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呢?学校探索着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并逐步由钢性的制度管理向弹性化的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学校处处尊重老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备课环境,例如淡化资料的要求,教导

16、主任跟教师讲,我们集体备课为的是什么?不是来做样子给别人看,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要的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其次是减轻教师的笔头抄教案的负担。教导处还提出只要有益于这个目的的任何形式学校都不反对。包括集体备课过程资料的呈现形式都不作硬性要求。在主备人的备课量上,放手给教研组自行决定。两周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组内教师自行申报决定,也可以是组长协调安排等等都行。每学期学校还进行备课竞赛和评选最佳备课组等激励活动。备课和培训相结合集体备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吸取的过程,这本身也是一种师培的过程。另外,在每次集体交流中,我们不仅讨论备课的教案,就教师的困惑反思或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式的研讨,通过自主讨论、请专家进行讲座、进行确定主题的学术沙龙等形式,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真正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新课程实施一年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