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105721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城高三年级文科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 周第 课时高三历史学案3.3098答案:C4.3099答案:A5.3100答案:D6.3101答案:C7.3102答案:C8.3103答案:C9.3104答案:A10.3105答案:B11.3106答案:C12.3107答案:C13.3108答案:B14.3109答案:C15.3110答案:B16.3111答案:A17.3112答案:D18.3113答案:D19.3114答案:D20.3115答案:D21.3116答案:B22.6494答案:B23.6495答案:B24.6498答案:C高一历史学

2、案考点5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城【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4隋唐(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4隋唐(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长安和洛阳的国际地位人员往来、唐文化对新罗的影响人员与贸易往来、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交往情况、与印度交往的纽带注意经济文化交流情况【自主复习】一、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特点及方式1、对外交往频繁(发展)的原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既为对外交往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发达的对外交通和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使中

3、外交往有了可能。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往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及欧洲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唐政府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交往,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读书、做官,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尊重他们的习俗与宗教信仰。隋唐时期,周边国家的社会形态正值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急需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2、对外交往的特点对外交往的 更加 ,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且具有 。同亚洲国家的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是亚洲文化的中心。交往领域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4、、宗教等方面。交往是 的,但内容不同,中国外传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艺术。对外交往的 ,有使节、留学生、民间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从唐对外贸易来看, 贸易与 贸易并举;对外贸易与外交同时进行等。3、主要形式:使节往来、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二、对外友好交往的表现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交往的表现: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留学生多,以 最有名; 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 ”“新罗馆”以接待其商人;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 教授儒学;引入 、 和 、制铜技艺等技术,日常生活等都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交往的影响:加强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丰富

5、了两国人民的生活,中华文化在朝鲜得到进一步传播,促进了朝鲜半岛教育的发展和朝鲜社会的封建化进程,推动了朝鲜社会的进步。2、隋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及影响政治:隋朝时,中日互遣使臣;贞观起,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 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 。(影响:使日本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体制,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文化经济:京都仿 ;学校教授儒学,祭孔礼仪隆重,文字仿 ;贸易频繁。日本出土大量“ ”,中国也出土了日本 时的银币。(影响:丰富了日本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唐朝的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人物:日本的 ;唐朝的 。(影响:传播了佛教,加强了中日两国的友谊。)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

6、东南亚: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隋炀帝派人出使 天竺:以佛教为纽带贞观时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及 传入中国;中国 计数法传入天竺;玄奘西游天竺, 译为梵文; 从海路到天竺。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中亚:往来密切,中亚一些国家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西亚:隋朝与波斯已互派使节;唐朝时波斯遭到 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唐 时起,大食与中国通使,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 。欧洲: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节来往,东罗马的 、 传入中国非洲:唐朝与非洲也有来往 到达非洲;史书记载唐太宗时 使者来华,非洲出土唐陶瓷。唐朝对外交往的影响和启示影响:促进了唐代经济进一步繁荣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亚、

7、欧、非洲诸国土特产品输入中国;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外来宗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摩尼教等,唐朝允许它们在中国建寺传教,对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大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以及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唐与各国遣使往来,接纳外商和留学生。民间贸易交往不断,玄奘和义净到天竺探求佛学,鉴真东渡日本,波斯王及其子客死唐朝都城,成为中外友好交往史上的佳话。扩大了唐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有利于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华文化圈的形成。a新罗参用唐朝制度,行科举、设国学、教授儒学;从唐朝引入茶种和制瓷、制铜等

8、手工业技艺,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中华文化色彩。b日本大化改新是由留唐使回国策动的。其中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是以唐制为蓝本;律令大体采用唐律;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材;佛教受到中国影响;文字、建筑、生活风尚都留有唐文化风范。c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算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传人大食;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启示:唐朝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

9、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对待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对外交往。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外国的经济技术合作。【重点知识】1、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概念:所谓“文化圈”,是指某一大的地区以某种特定民族的文化为母体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衍生。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各国的文化虽然各具民族特色,但最初的文化源是相同的。人们习惯上讲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中东伊斯兰教文化圈以及印度文化圈等,就是这个意思。范围: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特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

10、,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汉唐对外交往的共同点、不同特征及原因 共同点:朝鲜、日本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对外都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政府是对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对外交往都以陆路为主。不同特征: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西汉张骞沟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欧洲的商贸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唐

11、朝“丝绸之路”仍然是中西重要商道。而且新开辟了登州、扬州,东至朝、日,广州至西亚、欧洲的海上商道。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西汉没有使臣交往。东汉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未成功。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才有了中西使臣的往来。唐朝时与朝鲜、日本、印度、大食都互有使者往来通好。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不同的原因:汉代江南经济较为落后,还不具备大规模进行海上通商条件。唐朝南北统一,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12、,南方经济繁荣,造船业发达。因此,中外交往出现前所未有盛况。【巩固练习】1、(02全国16)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2、(02全国17)下列各项,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缀术唐乐熬糖法班田制A B C D3、(04全国四13)日本大化改新期间向唐朝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制度 建筑样式 中国姓氏 儒学 A B C D4、(2006年上海)在观看日本书法乐志论屏风时,参观者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以下说法中,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甲:这幅书法作品应该是日本最早的。乙:从书法笔墨来看,日本书法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丙:据我所知,日本书法是独自

13、发展起来的。丁:这是19世纪的作品,我想日本书法应该是明末遗民传过去的。A甲 B乙 C丙 D丁5、(08上海综合7)2008年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当初是为从唐朝来的鉴真和尚建的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中最不可靠的是A查阅历史文献 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专家学者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6、有一名中国显要贵族,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身,诵佛经以养性。此贵族最有可能生活在A西汉 B南北朝 C隋朝 D唐朝7、唐玄宗派使者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以讲论,故选使充此。”这反映了 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新罗和唐朝关系密切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大 新罗已学会印刷术A B C D8、唐朝时期,我国同周边国家往来的特点有 互派使节往来 互相交流科学技术互派留学生 互相传播各自的宗教A B C D9、隋唐文化对日本的最大影响是A建造都市城郭,建筑业发展迅速 B货币发生了巨大变革C进行了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 D儒学传入,促进了日本文化的革新运动10、唐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和中国人通婚,其目的是A为了改变中华血统 B促进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