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5552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1.1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能力目标: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与社会是第一单元的开篇,也是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开篇。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这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他们的成长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学生面临更大的

2、生活半径,逐渐走进社会,开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社会的丰富性以及我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确“我是社会的一员”。 (二)教学内容分析 我与社会分为两目展开,分别为“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第一目“感受社会生活”重点强调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多元,人们在相互影响、彼此关联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第二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重点强调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与社会是“结点与大网”的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

3、关系中确定的。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刚升入新的年级,已经能够感知到自己在身体、智力、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展,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样,这是他们的真实生活体验。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社会经验匮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且缺乏必要方法、难以觉察自身多种身份等困惑与难题,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需要师长引导并协助。 四、教具准备:课本、A4纸、笔、教学课件等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教师:播放视频印度狼孩的故事,问:狼孩与正常人的区别?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教学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

4、的学习兴趣;分析狼孩的成长与正常人的区别可以使学生懂得人与社会是分不开的,从而导入新课我与社会(二)新课学习教学环节1:感受社会生活的多彩教师:展示社会生活场景图片学生:赏析图片,并列举生活中更多的社会场景教师小结: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走出家门和校门,我们能够更多的了解真实的社会,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教学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的社会生活有很多都是来自亲身经历,不难感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多彩。教学环节2: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教师:分

5、享你参与过的具体的社会生活(活动),谈谈感受、收获。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不难感受到,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都是与他人密不可分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积累着各方面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经历,因此有得说。学生表述自己参与到的社会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环节3: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想

6、一想,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小结:人与人之间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按照社会建立的基础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教学设计意图】学生与很多人产生过关系,因此有得说。学生表述自己身边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环节4:探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图教师:展示社会关系网络图,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图学生:和老师一起分析社会关系网络图教师小结:(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7、”。第二部分:绘制社会关系网络图教师:引导学生绘制社会关系网络图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关系网中人的身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同学生:理解人在社会关系中身份的不同教师小结:(人与社会的关系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师生小结: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教学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制作关系图,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而是很多人在身边,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产

8、生影响,意识到人与社会是离不开的。教学环节5:课堂总结(三)课堂检测1.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可以是()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辍学到发达地区打工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开展助人为乐、学习雷锋活动不上学到灾区当志愿者A B C D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3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家里,爸爸是慈父;在学校里,爸爸是耐心的老师;在妈妈家里,爸爸是孝顺的儿子;在路上,爸爸是守法的司机”小明的话说明( )A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血缘关系B没有社会关系才会活得轻松C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D只有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才复杂(四)布置作业1、回顾自己的言行对身边人的影响,努力改正2、预习下一课,进一步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