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05477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 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第五单元选择题检测1、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2、近代中国主张或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物有魏源 光绪帝 赵三多 陈独秀A B C D3、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4、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

2、而做过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5、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6、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7、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

3、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8、有人评论辛亥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天下岂有与暴民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A.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B.用暴力推翻清政府C.革命只会导致社会动乱 D.清政府统治一定会灭亡9、中华民族使用的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是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B.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D. “诗界革命”的负面影响10、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

4、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评价A.毛泽东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11.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12.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5、,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 B C D13.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龚自珍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14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

6、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15前期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6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 韩非子 秦始皇 黄

7、宗羲 康有为 孙中山 毛泽东 ( )A B C D 17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 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 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都加速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A B C D18、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编译外国的书籍,重新认识世界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19、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引言论

8、反映出作者: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优长旨在抵御外国侵略ABCD20.十九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振工商,与外人商战”A. B. C. D. 21、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22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矛

9、头所向,最主要的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 B当时北洋军阀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23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指的是: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地介绍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24、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最大特点是:A、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B、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C、国内各民族平等 D、反对民族压迫2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A、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耕者有其

10、田”的内容C、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D、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26、一位同学在解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问题时写了下列观点,请你指出错误之处:A、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和政策27、关于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理解有以下几种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B、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形成的C、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D、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2

1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是:A、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B、怎样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C、运用“一国两制”思想,实现国家统一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的问题29、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的是: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是江泽民同志个人的智慧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A、 B、 C、 D、30、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C新三民主义 D三

12、大政策31、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32.康有为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根源在于:A.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B.封建制度已被推翻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33.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发展和中共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先进

13、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34读右图,为了使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最大理论贡献是A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B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线D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35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A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36“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故其致强也有由。”以此为政治理想的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实业救国D辛亥革命37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社会背景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