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1052192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关于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 报告 某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4月20日) 2005年8月,某县被省、市确定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后,某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入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充分结合本县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成立组织、摸清底数、外出考察、制订方案、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六步走的方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目前,我县已完成了前五步工作,部分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总体工作居全省前列,以启动早、进度快、谋划细,多次受到省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现将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总体进展情况报

2、告如下: 一、乡镇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乡镇职能、机构编制及人员现状 1、乡镇职能 农业税费减免前,我县乡镇的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完XX县区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征收农业税,抓好计生工作,维持乡村社会治安,发展乡村基础设施,调解民间纠纷,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村政治活动,发展乡村经济。 2、乡镇党政机关情况 2002年机构改革时确定较大乡镇2个,一类乡镇10个,二类乡镇9个。 较大乡镇和一类乡镇设个行政办公室:既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二类乡镇设个行政办公室:既党政办公

3、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经济贸易委员会办公室。 21个乡镇总编制703人,其中。行政编制640人,老干部服务编制21个,工勤编制42个。目前,21个乡镇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有430人,缺编273人,其中,公务员缺编249人,老干部服务缺编21人,工勤缺编3人. 现有的430人中按年龄划分:5155岁的12人,4650岁的44人,4145岁的63人,3640岁的85人,3135岁的135人,30岁及以下的91人;按学历划分:本科100人,大专219人,中专68人,高中41人,初中2人;按开支渠道划分:县财政361人,乡财政69人。 3、乡镇事业单位情况 乡镇下设4个事业单位(即: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

4、、农村经济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编制根据乡镇情况确定,多少不等,最多的有44个,最少的有18个,21个乡镇总编制564个,其中:全额事业编制252个,自收自支编制312个。 21个乡镇下属事业单位现有1417人,其中。全额事业单位现有159人,缺编93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有1258人,超编946人。 现有的1417人按身份划分:干部721人,固定工397人,合同制299人;按年龄划分:56岁以上的7人,5155岁的42人,4650岁的100人,4145岁的108人,3640岁的135人,3135岁的275人,30岁及以下的750人;按学历划分:本科47人,大专229

5、人,中专565人,高中473人,初中及以下103人;按开支渠道划分:县财政159人,乡财政开支1258人。 (以上统计数字不含县直派出机构编制及实有人员数) 4、派出机构情况 21个乡镇都设有卫生院、国土资源所、公安派出所、司法所。 某城镇、双井镇、车往镇另设有物价所、财政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北皋镇另设有物价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牙里镇另设有物价所、财政所、法庭。 德政镇另设有财政所、法庭、动物监督站。 院堡乡另设有财政所。 大辛庄乡、张二庄乡另设有动物监督站。 21个乡镇的派出机构中。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行政机构,编制136人,实有123人,缺编13人。财政所、动物监督站为全额事业单

6、位,编制78人,实有68人,缺编10人;其他派出机构均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编制800人,实有901人,超编101人。 (二)乡镇机构和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乡镇原有职能已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转轨上道,被视为乡镇“中心工作”的农业税费征收、计划生育工作职能理应减弱,应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但是由于过来的传统体制,乡镇职能的转变受到了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职能制约。过去,在以实现gdp、财政收入目标为主的职 能定位下,往往视“催粮催款、超生罚款”为主要任务,这种职能不转变,就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服务;二是机构

7、人员制约。过去,为了完成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目标,不断增机构、添人员(临时机构和人员),使得机构、人员越来越多,导致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干群关系紧张,也导致乡镇政府无力办农民急需的公益事业;三是体制制约。由于条块分割和条条统得死,县里一些派驻到乡镇的机构人员,乡镇政府难以领导、组织、指导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结果是“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种情况反映到群众那里就是办事难。 2、乡镇党政机关及全额事业单位缺编严重 1996年推行公务员制度和2002年机构改革后,我县严格按照公务员制度的要求,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格控制了党政机关人员的增长,加之公务员的到龄离岗、退休等原因,造成乡镇机关工

8、作人员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出现了断档,并已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同时,由于我县财政拮据,严格控制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因此,近几年的全额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增加人员,出现了目前人员缺编。 3、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超编 在机构编制上,我县按上级要求,严格控制编制。目前,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有人员1258人,超编946人。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2002年核减了事业编制。2000年我县乡镇事业单位编制为690人,在2002年机构改革时,在省、市没有要求核减乡镇事业编制的情况下,我县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县里决定重新核定了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核减为564人,核减126人。二是大中专毕业生进入。2000年以来,按

9、照充实基层锻炼的要求,县里将98、99年两届大中专毕业生391名分配到各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三是复退军人安置进入。2000年以来,按照政策,安置185名城镇退伍军人进入各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工作。由于县委、政府严格控制全额事业财政供养人员的增长,上述人员不得不进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是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超编的主要原因。 4、乡镇应付性工作太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机构需承担县直多个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上级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较多,有些部门动辄就执行“一票否决权”,致使乡镇不得不全力应付,牵涉了大量精力。 (三)乡镇机构改革拟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农村发展的

10、要求和全省乡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结合某县实际,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设置乡镇机构,精简编制,合理分流超编人员,使乡镇机构改革稳妥进行。 1、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根据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工作任务的变化,围绕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社会进步的目标,乡镇政府要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现代政府运行模式,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具体职能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在职能转变过程中,乡镇政府工作重点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对股份合作农业、农

11、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支持和保护,切实做好财政、信息、信贷、加工、贮运等方面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和社会发展;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 改革后,县里要严格控制面向乡镇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原县政府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任务,不得转移给乡镇承担;需要乡镇政府协助完成的工作,乡镇政府只提供服务,不承担责任;需县里和乡镇共同完成的工作,县里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证并赋予必要的权力。 2、重新进行乡镇类别划分 我县所辖乡镇21个,按照乡镇人口及农业生产总值的多少重新划分为三类。其中:某城镇、北皋镇、张二庄乡、牙里镇、回隆镇为一类乡镇,边马乡、沙口集乡、双井镇、泊口乡、南双庙乡、车往镇、大辛庄乡为二

12、类乡镇,东代固乡、前大磨乡、北台头乡、德政镇、棘针寨乡、院堡乡、仕望集乡、野胡拐乡、大马村乡为三类乡镇。 3、设置精干的行政机构 21乡镇统一设置3个综合性工作机构,规格为股级,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调控办公室。某城镇、北皋镇人口超过5万人,根据实际需要增设两个行政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承办党委、人大、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农村、共青团、妇联、武装工作;承办党委交办的其他事项,协调各办公室的工作关系;负责农业生产的指导、管理、协调、服务和镇村建设工作;政府日常事务和机关后勤工作,承办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编制乡镇财政预决算计划,统管乡镇财务;

13、协调工商所、税务所等部门工作;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乡村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发展;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抓好农、林、水、牧等行业的行政管 理及农田基本建设;指导和管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协调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其他工作。 社会调控办公室。协调本辖区法庭、公安派出所等执法部门工作;负责司法的调解、法制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族宗教、计划生育、信访工作;协调管理乡镇土地所工作;指导和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工作。 4、撤销乡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设为全额综合性事业机构 乡镇事业机构设置所两中心,规格为股级,即。财政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财政所:编制、登记、填报各种财务报表;制定村集体财

14、政管理制度;村集体资产的清查、登记;农村财务管理及审计; 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及农业技术推广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抗旱防涝、打井配套及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业承包合同的签定及农业服务工作。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负责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的指导和服务;负责民政、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指导和服务;负责文化广播、卫生院、中小学等事业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负责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5、重新核定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及领导职数 21个乡镇行政编制608人,其中一类乡镇编制41人,二类乡镇编制28人;三类乡镇编制23人。每乡镇工勤人员编制2人。 21个乡镇核定事业编制共608

15、人。其中一类乡镇某城镇41人,北皋镇40人,张二庄乡、牙里镇、回隆镇各37人;二类乡镇28人;三类乡镇23人。 乡镇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叉任职。领导职数按9-11名掌握。非领导职数按4-5名掌握。 一类乡镇设领导职数11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兼乡镇长1名,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副乡镇长3名(党员副乡镇长为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长各1名,人大正、副主席各1名。非领导职数5名,其中:主任科员2名,副主任科员3名。 二、三类乡镇设领导职数9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兼乡镇长1名,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名,副乡镇长2名(1名党员副乡镇长为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武装部长各1名,人大主席1名。非领导职数名,其中:主任科员2名,副主任科员名。 6、按编制定岗定员 各乡镇严格按照编制数额定岗定员。可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通过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