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105196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目的:观察心梗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75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35例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支架组),40例行静脉内溶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梗塞相关动脉开通率:冠脉内支架术组100%,显著高于溶栓组的60%,P0.05。90d LVEF: 支架术组(57.56.7)%明显高于溶栓组的(42.04.3)%,P0.05。结论:心梗后冠脉动内植入支架治疗可有效开通梗塞相关动脉,明显改善左心功能。 【关键词】 心肌梗塞;支架;心室功能,左Influenc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on

2、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NING Guoxian,WANG Yongyi,WANG Jianhua,YANG Lianfeng,MAO Hongya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econd Division,Centre Hospital of Jiamusi,Heilongjiang,15400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 on left ventricu

3、lar function (LVEF)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MI).Methods:The 3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stenting(stenting group),4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thrombolysis group),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Patency rate

4、of infarction relate artery was 100% in stenting group, it was more than that of thrombolytic group(60%),P0.05 .The 90th day after therapy LVEF of coronary stenting group was (57.56.7)%,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rombolysis group(60%),P0.05),见表1。表1 两组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注:两组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5、0.05。1.2 方法两组发病后给予阿斯匹林300 mg嚼服。支架植入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辅助硝酸酯类药物等,经患者或家属同意送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一例心源性休克应用升压药维持,即刻行介入治疗,一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床旁临时起搏器安置后行介入治疗。从入院后124 h开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药物等,维持一年。溶栓组:入院后应用国产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 ml,0.5 h内滴完,而后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应用1周。同时口服抗血小板药,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开始治疗时间在胸痛发作后12 h内。溶栓再通标准:于溶栓后2 h胸痛缓解,ST段开始回落大

6、于50%,有再灌注心律失常1。1.3 观察支架植入术后及溶栓后第3 d、30 d、90 d做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评价两组患者左心收缩功能情况。超声仪用西门子acuson SEQUIOA512。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 果支架植入组35例患者中梗塞相关血管完全开通,血管开通率100%,TIMI血流3级,患者术后症状改善,1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术后3 d恢复为窦性心律,在心梗发病后6 h内做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胸

7、痛迅速明显缓解,心电图ST段明显回落,术后再无胸痛发作及心电图的再次ST段抬高。溶栓组,根据心电图判定45例中有27例再通,再通率60%(27/45),两组再通率有显著差异(P0.05)。支架植入组各时间点左室射血分数值均明显高于溶栓组(P均0.05),见表2。表2 急性心肌梗塞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3 讨 论治疗AMI的关键是迅速充分开通梗塞相关动脉血流。血流充分,对终止缺血,挽救濒死心肌,促进冬眠、顿抑心肌收缩功能的恢复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开通梗塞相关血管可阻止梗塞区扩大,防止心室扩大,抑制左室重构,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本研究溶栓组治疗开始时间较支架组早,但支架组

8、血管开通率高,疗效确切。国内报道直接PTCA能有效阻止和逆转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且优于溶栓治疗24。左室重构是心肌梗塞后心脏形态、功能上的一系例动态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对心功能产生不良后果。目前对AMI患者的心功能评价,主要是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治疗后早期支架组LVEF值明显高于溶栓组(P0.05),90 d后支架组LVEF值亦高于溶栓组。支架组早期血管开通迅速,达到TIMI血流3级,梗塞面积缩小,故支架组LVEF值早期明显高于溶栓组5(溶栓成功TIMI血流12级,不能使冬眠心肌完全恢复),且持续时间长,对心源性休克及有溶栓禁忌症的患者急诊

9、PCI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条件者应尽早开始PCI治疗。【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http:/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http:/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

10、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http:/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http:/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

11、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http:/www.xtd-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

12、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http:/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2) 20 杨宏兰. 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04)6佚名.急性心肌梗塞后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中国医学期刊学会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