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1051381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面的旋转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5页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年级、课题: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3、课时数:1课时4、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面对的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知识系统上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对于圆柱和圆锥学生已经能够直观辨认,但本课学生对平面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几何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不仅是对几何体形成过程、面和体的关系的学习,也是发展空间观念的

2、重要途径。如:认识圆柱,见过生活中的点、线、面运动的情况,但是这些也只是停留在直观的表面上,本课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使学生深切体会几何体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低年级时对圆柱已有初步地感知,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柱圆锥的特征的知识还是比较困难。由认识点到认识平面的直线图形到认识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是学生认识发展的一次次飞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体会圆柱、圆锥等几何体的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特点。2、通过操作,多角度地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从而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境,联系

3、生活,会在生活中辨认类似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并从中抽象出几何体图形的形状,感受到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过程,掌握其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分析:教材呈现了几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点到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知识。首先让学生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然后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并在“练一练”中强化表象,进一步了解其组成和特征,形

4、成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难点:通过具体情境,体会由平面图形旋转成几何体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步骤设计意图一、回顾旧知识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还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生:长方体、正方体。课件出示:通过回忆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引出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先有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点,从而引出更复杂的立体图形。二、探索交流,引出问题活动一: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优酷视频 http:/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