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10490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设计.doc(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目 录目 录前 言11 建设区域概况11.1 建设区范围11.2 自然地理条件11.3 社会经济情况51.4 森林资源现状82 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102.1 第一阶段与四期工程建设概况102.2 第一阶段与四期工程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103 五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23.1 规划背景123.2 加速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34 五期工程建设基本思路174.1 规划的依据174.2 指导思想194.3 规划原则204.4 建设目标215 总体布局与建设内容235.1 总体布局235.2 建设内

2、容255.3 重点建设项目325.4 建设进度325.5 能力与保障体系建设356 工程管理396.1 经营管理形式396.2 管理机构396.3 计划管理406.4 工程管理416.5 资金管理417 水土平衡分析437.1 土地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37.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438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468.1 投资估算468.2 资金筹措与投资进度安排519 效益评价549.1 生态效益549.2 社会效益549.3 经济效益5510 保障措施5610.1 组织保障措施5610.2 资金保障措施5610.3 科技保障措施5710.4 法律保障措施5710.5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三北防护林建设

3、5810.6 切实抓好种苗工程,夯实基础5810.7 加强管护,巩固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59附表:1 表1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规划范围表2 表2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3 表3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各类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4 表4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土地现状统计表5 表5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森林与林带各龄组现状统计表6 表6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森林各林种面积蓄积现状统计表7 表7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中幼龄林各郁闭度级面积蓄积现状统计表8 表8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生态公益林现状统计表9 表9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建设区商品林现状统

4、计表10 表10 三北防护林工程已完成造林情况统计表11 表11 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已完成造林情况统计表12 表12 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已完成造林情况统计表13 表13 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防护林已完成造林情况统计表14 表14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规划任务表15 表15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防护林造林规划任务表16 表16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年度规划任务表17 表17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退化林分修复规划任务表18 表18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中幼林抚育规划任务表19 表19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封禁保护区建设规划表20 表20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种苗需求量测算表21 表21 三北防护林五

5、期工程林业科技成果及适用技术推广规划表22 表22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新农村建设规划表23 表23 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产业基地建设规划表附图:1 沙雅县森林资源分布图2 三北五期工程造林规划图3 三北五期工程退化林分修复规划图4 三北五期工程中幼林抚育规划图5 沙雅县土地利用现状图6 三北五期工程新农村建设规划图7 三北五期工程产业基地规划图8 三北五期公益林、商品林分布图9 造林典型设计10 围栏典型设计11 标志牌、宣传牌典型设计12 引水渠、支渠、毛渠、引水渠分水闸断面典型设计图4前 言前 言三北地区是我国生态治理最重要、最紧迫、最艰巨的地区之一,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这里,

6、区域内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7。为解决三北地区生态恶化问题,中国政府从1978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谋求在中国北方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将进入第二阶段的五期工程建设期(2011年2020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2%,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

7、有效控制,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新疆作为我国西部战略屏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维护祖国稳定的前沿阵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维护和建设和谐新疆,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新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积极预防和控制土地沙化,加快土地治理步伐,为新疆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三北五期项目建设,开展充分的实地勘察和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内外多方意见,按照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引导和

8、带动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新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人工造林封育343.09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9.42万公顷,封山(沙)育林182.01万公顷,飞播造林1.67万公顷,全区沙化土地扩展速度减缓,由每年384平方公里减少到每年104平方公里,使新疆的森林覆盖率由1.03%提高到2.94%,增加了1.91个百分点。全区12个地州市、82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全区400多万公顷耕地中的95%受到林网庇护,全区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45个县(市)在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平原绿化,一个以农田防护林、大型防风固沙基干林带和天然荒漠林为主体,多林种、

9、多带式、乔灌草、网片带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初步形成,为自治区农牧业连年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沙雅县形成了以防护林为骨架,以营造护路林、经济林、护渠林、薪炭林、封山育林等为网络,构建防护林体系新格局。使沙雅县的防护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带、片、网结合,林、路、渠配套的农防林体系。沙雅县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使防护林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沙雅县防护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

10、的成效,但建设缺少总体规划,水平不高,建设规模还不够,各乡、镇、场发展还不平衡,沙雅县地处偏远,气候恶劣,风沙危害严重,生态脆弱,依靠现有的防护林体系还难以达到防护效果,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任务极其繁重。三北防护林建设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沙雅县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沙雅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抓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三北防护林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必须统一规划,科学设计,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搞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规划设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沙雅县三北防护林建设提

11、高到一个新水平。新疆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2011-2020年)1 建设区域概况1.1 建设区范围沙雅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建设区域分布在全县所辖托依堡勒迪镇、红旗镇、英买力镇、古力巴克乡、海楼乡、努尔巴格乡等3镇3乡,新垦农场、二牧场等2个农牧场,辖147个村,540个村民小组,54个农牧点。1.2 自然地理条件1.2.1 地理位置沙雅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阿克苏地区东偏南,处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渭干河绿洲平原的南端,北靠天山,南拥大漠。地处北纬3931-4125,东经8145-8447之间,东西宽180千米,南北长220千米,总面积31848.17平

12、方千米。北接天山南缘的库车、新和两县,南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与和田地区的民丰、于田两县沙漠相连,西与阿克苏市毗邻,东南和巴州的尉犁县接壤。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西向东从境域中偏北部横穿而过。全境海拔9431050米之间,北高南低,由西向东略有坡降,县城距省府乌鲁木齐市的直线距离486千米,公路里程832千米,距阿克苏市公路里程252千米。1.2.2 地形地貌 沙雅县地形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50-1020米,南北向自然坡降在 1100012000之间,东西向坡降一般甚缓约110000,属冲积扇平原。在平原区地形多呈现间距34公里微度起伏高地,与低洼地形相间存在的地貌特征,

13、由于垦殖是沿高地逐渐发展的,在平原区一般古河道及低洼地则逐渐成为天然排水融泄区,也是积盐地带,呈现盐碱较重的荒地景观,古河道处多以连环状的半固定沙丘地貌存在。因此一般规律高地多为高产田,而坡地和洼地则为中低产田及弃耕地、撂荒地的主要分布地带,它是低产田改造和收复弃耕地、撂荒地的主要对象,在沙丘地带多呈现一些过渡的、地势较为平坦的荒漠地带,它是沙雅县扩大耕地的潜在资源,也是今后开荒造田的主要对象。从地貌上来分,大致分为渭干河洪积、冲积平原,塔里木河冲积、洪积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部分。渭干河冲积平原主要在县域北部,地势由北向南渐低,村落及田园分布于径直南流的渭干河及其支流、干、支渠道两侧,英买力

14、镇、海楼乡中北部、托依堡勒迪镇北部、古力巴克乡、红旗镇、努尔巴格乡的西北部皆为渭干河灌区之内,地形平坦,自西向东稍有波状起伏,渠及耕地、村舍皆布于稍高处;较低处多为盐渍及积盐的荒漠和半荒漠。该平原区东西宽约47公里,近似菱形,是沙雅县的主要农业耕作区。塔里木河谷平原区主要在县域中偏北部。以塔里木河为中轴,南北延伸,本区为河谷槽地,但坡降不大,河床浅低,两岸沙质土壤故溢洪漫流,河道易改,湖泊星布,该区胡杨林密布;红柳丛生,牧草杂间,形成天然的绿色长廊,为主要的林、牧区。南部沙漠区属塔克拉干大沙漠的一部分,本区干燥缺水,沙丘高大形多,植被较少,目前对农业无利用价值。1.2.3 气候沙雅县属大陆性暖

15、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夏委炎热,冬季干冷,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年温差都很大,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10.7C,5C的年积温 4396.6C,持续约 234天,10C的年积温 4105C,持续 200天,全年无霜期 215天,年均日照时数 3029.4小时,平均生理辐射量72.3千卡平方厘米,总辐射量144.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47.3毫米,年均蒸发量2000.7毫米。35月多为东北风,其次为北风。风力一般23米秒,最大风力10米秒,年大风在12天以上。1.2.4 土壤条件 沙雅县土壤共分7个土类、12个亚类,22个大种。农业土壤主要有灌淤土、潮土、灌溉草甸土三个土类;非耕地土壤有草甸土、盐土、沼泽土、风沙土四个土类。土壤分布与微地貌地形密切相关,灌区渠槽相间的地貌呈西北东南走向,土壤分布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