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104816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好财税与科技有机融合文章心得体会财税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意味着政府与市场合力激励科技创新的效应,对此,既要重点研究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政策衔接性问题,使科技成果从萌芽、孵化到形成及转化阶段各项政策紧密结合,也要从科技创新的源头人力资本形成阶段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可见,如何通过财税政策精准施策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财税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意味着政府与市场合力激励科技创新的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要发挥战略引导、弥补市场失灵以及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等作用,而市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

2、体地位,通过市场的经济效率驱动机制及要素优化配置规律,发挥出科技型骨干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并带动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市场主体的科技研发积极性,进而形成企业提升价值创造、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双赢局面在运用财税政策方面,重点在于通过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例如,在政府投资及科技投资方面,根据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弥补市场的短板,既不挤占市场资源,又可及时纠正初次配置的缺陷,保障核心科技技术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及产生良好的自主科技成果产出又如,市场主体在特定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日前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提出,要制定国家鼓

3、励企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指导目录,未来可根据上述目录中规定的重点领域,加大税收优惠支持力度,以攻关“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导向,引导资源流向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夯实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有鉴于此,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财税政策支持机制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短期的财税优惠政策可以使创新主体享受及时的优惠,有利于快速集中资金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保障科技资金的投入但科技创新需要经年累月的投入和积淀,因此需要构建促进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长效机制,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企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生力军例如,近期财税部门颁布的相关财税政策规定,对企业出资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支出,允许税前全额扣除;对现

4、行按75%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统一提高到100%,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这些政策根据基础研究、研发投入、高新技术创新三个不同的研发阶段而制定的针对性政策,将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促进建立长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下一步,还应重点研究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政策衔接性问题,使科技成果从萌芽、孵化到形成及转化阶段各项政策紧密结合,促使自主创新成果源源不断产出,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动能此外,要从科技创新的源头人力资本形成阶段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效应加强财税政策的引导效应,推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保障具体而言,可以结合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和完善,发挥个人所得税吸

5、引人才、鼓励人才创新的作用;根据人才自由流动的特点,完善和落实现行对于人才实施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打造新时代人才强国雁阵格局财政学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并用以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的基本理论财政的基本理论包括:财政是什么?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哪里?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与国家(政府)、与经济的关系如何?财政有哪些职能?财政职能的范围有多大?财政活动的决策机制是什么?等等(二)财政收支财政学是关于政府财政活动的学科,政

6、府的财政活动要具体分为财政的收和支以此,财政学要研究政府如何收、如何支,支出在什么地方,收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以及收支有哪些规律,在收支过程中对经济运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怎样通过收支来影响经济运行,达到政府既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三)财政政策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政策主张必定要通过财政收支活动贯彻到经济运行当中;同样的道理,一定的财政收支活动也必然要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从现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其两大支柱,财政政策的选择和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现代财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政政策的目标、

7、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政策的决策机制、政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效果的评价等都属于财政学的研究范畴(四)财政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财政进行收、支活动时,必然要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框架下进行,所以,研究财政收支活动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研究如,税率的高低、税种的设置要通过税收制度来确定;财政收支安排要通过预算制度来规定,并通过一定的审计程序对其执行结果进行审计和监督;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划分,要通过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来规定;公债的发行、管理及市场活动都要通过相应的制度来规范财政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政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应作为财政学的研究范围财政学是经济学的特殊分支对经济进行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经济

8、学为经济研究提供和了基本的理论方法而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则是在经济学提供的一般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从某一个侧面或领域来研究,从而使经济学更进一步深化的财政学就是运用一般经济理论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门学科,他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财政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就是亚当斯密从经济学的角度全面、系统分析财政问题开始的财政学又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政治学是以国家或政治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其活动是由政府直接具体进行的,因此,财政学与政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入现代市场经济后,政治程序对财政的影响更为直接,财政活动已成为由政治程序直接安排和操作的一种活动,

9、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博弈过程公共选择理论成为财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说明了财政活动中的政治程序和规则得到了充分重视因此,财政学具有经济学和政治学较差学科的性质学习财政学,让我对财政学所研究范围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财政有了一定的体会财政,英文为Finance,其实,现代的Finance含义:可译为财政,也可译为金融,还可译为财务或筹资在我国“财政”一词的使用是近代的事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理财、度支、国用等,意思就是现代所说的财政在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和部落联盟的分配便产生和发展起来这就是原始公共分配,或称为原始社会财政原始财政是以原始公共权力为主体,以满

10、足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集中性分配国家产生之后,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在这里,国家代表着这种公共权力于是,使产生了这种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分配,这就是国家财政国家财政产生以后,伴随着国家形态的发展变化又经历了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财政这种公共分配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本前提,因为如果社会没有剩余产品,就没有可供公共分配的对象二是公共权力的产生公共权力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必要前提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基于财政这一种经济行为产生的客观事实,财政具

11、有以下几个特征一,阶级性与公共性从阶级性来说,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政府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既然是国家或政府的收支分配的经济行为,财政就一定要为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财政所体现的阶级性是不同的,但财政始终是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从公共性来说,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自然具有公共性财政公共性不是因为冠以“公共财政”的名称而存在,而是因为财政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二,强制性与无偿性财政的强制性是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法律法规来实施的与市场等价交换不同,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征税或收取费用,并不是遵循自

12、愿原则,而是采取了强制措施在这里,无论纳税人或缴费者是否自愿,只要发生了应税行为或缴费行为,他们就必须纳税缴费,任何形式的抗税、偷税都是违法行为财政的无偿性来自于财政的强制性正由于财政具有无偿性,政府对纳税人就必须采取强制性征税,因为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归国家所有,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三,收入与支出的依存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即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收入与支出的统一性就是财政分配没有收入不可能有支出,没有支出,收入也将失去意义财政的意义就在于:政府的存在离不开财政只要存在政府,就必然存在财政然而人们并不了解它、认识它,人们为了证明这一基本道理,却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并付出了

13、惨痛的代价就像历史上明末李自成起义,就是由于无法解决财政问题,也就无法约束军队抢劫行为,于是,群众由支持转向反对,这就是导致李自成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政府一旦建立,就必须有自己的财政,其理论依据是:一,政府必须依靠财政手段来统一筹措资金,才能保证政府服务的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二,政府必须通过税收来筹措财政资金由于税收来自当年新创造的财富,比起以前没收累计的财富来,其收入更加广泛,更加及时可见,财政是维持政府存在的物质基础,政府离不开财政,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由财政统一筹措和供给资金,这是社会分工的客观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必要性集中地体现在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

14、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筹集筹集国家财政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通过财政投资,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发展;(3)通过税收调节和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4)通过财政监督,做到依法理财,遵纪守法,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对财政金融学的学习,让我掌握了不少关于财政的相关知识,也让我对国家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有了相当的了解,让我明白了财政对于我们个人的重要性,更让我明白了财政对于整个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财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