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104654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制的创新与行政发展的新图式现时代中国政府行政的危机,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体制的危机和体制的失效。这种体制的危机与失效不仅仅来源传统的体制设计,更重要的是来自现实的中国的发展与变化行政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行政体制,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没有一个政府体制,没有一部宪章是永存的。过去的是历史,而我们所要作的是在历史发展所演生的新文明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一个更适宜的政府行政体制。从这个意义上,现时代中国的行政改革,是对政府自身的革命,这种政府革命需要变革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不仅仅是对旧体制的修补或调整,而是一个体制上的创新。 这一体制创新的基本目标在于,建立一种与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相

2、适应的政府行政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行政体制;一种更适应动荡非均衡环境下的行政体制;一种具有更高的政府生产力的行政体制。据此,九十年代以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行政变革与行政发展的目标取向在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1、市场化与亲市场的政府社会中的任何体制(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其基本的功能在于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运行规则的设定,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从而达到效率、公正的目的。在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源的配置方面,始终存在着(无论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政府与市场之争。从理论上讲,在社会化协作性的大生产之中,无论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还是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均是不同的资

3、源配置方式,皆有其优点,也有其失败之处,问题的估计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在于那种资源配置体现更为有效,更富于效率和效益,即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近一年多,世界的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变化的现实表明,市场经济存在着误区和失败之处。但与市场的失败相比,政府的失败(governemrnt faiture)则显得更为明显,传统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便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7)政府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其实现资源配置的核心是由集中化计划统筹宏观的甚至微观的资源配置决策,并以此作为经济活动的标尺。从理论上讲,这种集中化的资源配置也可能是有效的,它可以保证

4、一种均衡的经济体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的合理和一种经济的稳定。但是,要实现集中化的资源配置,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或满足以下假设:完全信息假设。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诸方面拥有完全的,全部的、准确的信息。完全偏好假设。政府必须了解并掌握社会人的一切价值偏好,并且能排出偏好优次程序。利益一致假设。社会中存在单一的利益主体,不同利益的差别不存在。纯粹理性假设。政府能够制定出所有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案,并能从中择取最优的方案。道德人假设。政府是中立的,无偏向的,公正的和无私的,政府官员及其群体没有特殊的利益。交易成本为零。不存在交易成本,只有生产成本。很显然,要实现上述的基本假设在现实中无近乎于“乌托邦”的

5、设想。从中国几十年实行行政权力经济的情况来看,这种集中化的资源配置体制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和错误:目标上的盲目性,决策上的集权性和僵死,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缺乏,大规模的交易成本,政府管理机构的官僚化,寻租与政治腐败,上述缺陷使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波动和低效率的发展状况。 那么,用什么样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或者资源配置方式来取代这种以政府为核心的,行政化的,集中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呢?国外的实践和中国的改革的初步成效证明了市场化和亲市场的政府(market friendiy government)是一种可供寻租的,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政府的管理模式。政府管制的市场化,其涵义不在于放弃政府对社会和

6、经济生活的管理和控制,也并不意味着“管的越少的政府便是最好的政府”,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使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对市场依据一定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宏观管理、行政指导和行政管制。 市场化对于政府而言,它意味着政府的作用和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要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政府要由传统的“全能政府”转向“亲市场的政府”所谓“亲市场的政府”意思是政府作用的力点在于:宏观经济领域和经济总量的平衡;政府比较优势之处,如秩序、规则、公共产品;市场经济的失灵领域,如外部经济;社会利益的公正分配和协调。同样,亲市场的政府意味着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指导是富于弹性的,重实效的(除非很明显需要干预,否则让市场运

7、转),这种干预是公开的,透明的,服从规则的(而不是服从于官员的意志)。从世界范围内的情况来看,市场化不仅是中国以及传统上实行计划体制国家的选择,即使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中,也同样呈现“再市场化”的浪潮。从1980年到1988年间,英国40以上的国营企转为私营。从智利到土尔其,从巴西到孟加拉,大约100个国家采取市场化的政府改革策略。在美国,传统上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国营部门,如铁路、邮政、社(8)会保障,也在试行或者推行私有化。市场化已成为世界性的变革目标选择之一2、行政权力的分散化在政府管理领域,权力资源的集中不足或者过度分散同样是最为危险的事情。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国度,没有一个强大而又

8、权威的政府,没有公认的法律、秩序和正义,无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只有导致群龙无首、一盘散沙、争权夺利、相互争斗,乃至天下大乱和社会的崩溃。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混战与割据,当代世界热点地区的冲突和暴乱得到明显的佐证。同样,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权力资源的过分集中所引起的专制与独裁,对民主自由的扼杀,对基本人权的践踏,社会发展的僵化和活力的缺乏以及其他的社会性灾难,同样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存在从世界范围内的行政发展的状况来看,那种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在世界范围内日趋于被分权化的趋向所代替,代之而起的是有限集权的、分散化的、非集中的、更富于灵活和弹性的分权性权力结构。 二、行政管理发展趋势 现代行

9、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行政管理系统化。把行政管理论文看成是由许多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并有一定功能的各种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总体系统。有效的行政管理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机构、配备适当的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来组织各项行政活动,要求对行政管理活动作定量的系统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逻辑模型,通过分析和评价,选择最优的行政管理方案。(二)行政决策科学化。行政决策是为履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而进行的决策活动。行政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需要采取行动的问题,都要依靠行政决策提出解决办法。行政决策体现国家的

10、意志和利益,不仅对行政组织内部具有约束力,而且对其管辖范围内一切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都具有约束力。行政决策按层次级别可分为国家决策、地方决策和基层决策,按决策性质可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等。行政决策除各级行政机关领导层进行决策外,还可设置专门的决策机构,行政管理论文集中一批有广泛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配备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专门从事决策研究和政策分析。行政管理论文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机、视听设备、通信设备、事务处理设备等硬件系统,给决策者提供丰富的直觉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分析、运筹学、预测技术、行为科学等技术和方法形成软件系统,给决

11、策者以科学决策方法的全面支持。现代行政决策可采用各种决策分析方法,遵照科学决策程序进行。(三)行政管理方法的定量化和最优化。在预测方面有各种预测技术,如特尔斐法、趋势法、时间序列法、回归法、平滑法、弹性系数法等。决策方面有多目标决策、竞争性决策、层次分析法、群决策、模糊决策、随机性决策等。控制和协调方面有计划协调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 (CPM)等。分析和评价方面有系统分析、可行性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灵敏度分析、风险分析等。(四)行政事务工作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机关行政事务工作实质上 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更新。建立电子计算机网络,建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线信息处理,是机关管理现代化和自动化的主要方向。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大踏步前进,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步伐却远远落后,刚刚结束的两会通过的“大部制”改革可以说是一大进步,但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30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和变化之大完全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远远落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那么中国究竟应该怎样推进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