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104477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嵩阳一小 杨丽娟【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一课拉萨的天空【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文笔优美,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日光城”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第二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在白云和草地地映照下越发纯净、明洁;第三自然段写拉萨的天空蓝得令人神往;第四自然段写一年四季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也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五自然段写湛蓝的天空像圣地拉萨的窗帘。课文的语文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因此,上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读好“湛蓝”、“透亮”、“用清

2、水洗过”、“纯净”、“明洁”等词语,让学生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文字感受拉萨天空的“蓝”。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纯净的天空的赞美。 【教学难点】品读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揭示课题。(出示地图)老师游览过许多地方,去过秀美的江南,到过豪情的塞北,然而有一个地方,令我神往,却一直没有机会去。(指到拉萨所在地),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萨。今天

3、,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拉萨,用心去感受拉萨的天空。板书课题:拉萨的天空。(齐读)2 检查读书情况,抽读词语,(个别读,男女生赛读)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2 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交流反馈。(这是全课的重点所在)(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请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2这小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湛蓝透亮)(板书:湛蓝透亮) 理解什么是湛蓝、透亮?(深蓝透明发亮)3发现没有,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拉萨湛蓝透亮的天空比作清水洗过的蓝宝石)。洗过的蓝宝石是什么样的呢?(也是湛蓝透亮的)。我们来看看。(课件出

4、示蓝宝石和拉萨天空的图)瞧,两者都是那么湛蓝透亮,美吗?4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课件: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5为什么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呢?告诉大家,这和拉萨的日照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因为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谁来读好第一个句子?(课件: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6正因为如此,拉萨的天空才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谁再来读第二句,让我们看到总是湛蓝透亮的天空。(重读“总是”)。我们一起读第一小节。(二)第二自然段1请喜欢第二节的读给大家听。2谁来说说,这一节,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纯净、明洁(1)书上哪个句子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是纯净、明洁的?生读。

5、(课件: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2)(课件演示有了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的天空,有了河畔草地对照的天空)师略加讲解:在白、绿的映照下,显得完美无暇。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想?(3)谁来读好这个句子?让人感觉到天空的纯净、明洁。3这一小节,拉萨的天空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离天空很近(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课件: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能摸到蓝天。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2)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在拉萨,我们现在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我们伸出手,哇,能碰到蓝天了,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了,感觉

6、怎样?指名说。是啊,多近哪,而那蓝天就像一池碧水,真是太美了,密老师带大家去掬蓝天洗脸,好吗?闭上眼睛,师范读。(3)谁带大家掬一捧蓝天洗脸?指名读。4喜欢这样的天空吗?是呀,这样的天空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三)第三自然段1请喜欢第三节的读给大家听。2这一节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蓝得让人神往)3我们一起看看这蓝得让人神往的天空。(课件出示拉萨天空的图片)4刚才不少同学在看的时候,眼睛紧紧盯着画面,还不时发出了“啊”的赞叹声,你想说什么呀?指名说。你被深深吸引住了,从心底里向往那拉萨的天空,这就叫“神往”。5所以,书上说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6来这里的游客回去之后,

7、肯定在心里要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在向往着它。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四)第四自然段1请喜欢第四小节的同学读给大家听。2这一节告诉我们拉萨的天空总是蓝晶晶的。3见过布达拉宫吗?学生介绍,师给予补充。 布达拉宫在西藏自治区,古时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宫内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课件出示有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的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然后擦去蓝天,让学生比较)没有了蓝天映衬的布达拉宫怎样?(再恢复)所以说,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没有了这蓝晶晶的天空,布达拉宫定会失去一半的美。4我们一起来读读吧。(五)第五自然段1喜欢第五小节的读一下。2谁发现了,这里有一个什

8、么句?(比喻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湛蓝的天比作圣地的窗帘。) 窗帘有什么作用?(装饰美化房间)3那这湛蓝的天空就是装饰美化圣地拉萨的咯,多形象、贴切的比喻哪!我们一起来读读。四、进行审美欣赏,陶冶审美情趣。1奖励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配音乐朗读。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闭眼睛欣赏。2创设情境,配解说。 同学们,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天空无与伦比的蓝,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纯净明洁。刚才“拉萨的天空”是我们在朗读课文时想象的,现在老师让你们睁开眼,亲自去看一看(教师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和音乐,并伴着动人的屏幕解说,学生欣赏) 过渡:老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得出大家特别想说些什么,我把

9、机会留给大家吧!3请学生再说说感受,师相机评价并作总结。五、课后作业 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附教学板书11 拉萨的天空 湛蓝 透亮 纯净 明洁 (蓝 美) 蓝晶晶 圣地的窗帘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学反思今天上完拉萨的天空一课后,我对这课教学进行了反思:这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细致而且形象。如;对天空的蓝,用湛蓝、透亮、清水洗过、纯洁、明洁等词语的描述,作者用形象化的手法描写拉萨的天空,而这形象化的手法主要有两种:比喻手法和映衬手法。根据我们这里孩子的情况,我借助度多媒体以优美的音乐,精致的画面

10、,帮助学生了解拉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围绕“你眼中的拉萨是怎样的?”来展开,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再抓住天空这一点展开教学,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天空的特点,说说通过这些词语看到了怎样的天空,这时,我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进行引导和拓展,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亲身感受拉萨天空的辽阔、蔚蓝,再次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从而充分地理解、感受拉萨天空的无限美丽。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教育,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不足的地方是:教师上课语速稍快,提出问题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而是急着说出答案,生怕上课时间不够,这样就锻炼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后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本文是一篇散文,应该以读为主,讲解为辅,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稍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目录教学设计.1教学课件.7教学图片.33教学反思38听课教师反馈.39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拉 萨 的 天 空教 学 实 景嵩阳一小 杨丽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